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拟南芥HECT类泛素蛋白连接酶家族基因表达和功能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26 20:48
【摘要】:HECT类泛素蛋白连接酶(HECT E3s)作为一种主要的泛素连接酶类型存在于几乎所有真核生物的细胞中,这类酶在其羧基端包含有一个由约350个氨基酸组成的HECT结构域。HECT E3s通过选择性地识别细胞内的活性蛋白并通过26S蛋白酶体介导的降解途径来调控许多重要的生物过程。HECT E3s的功能目前在动物中已经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发现其在与疾病相关的各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植物中这一家族中的某些成员在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的过程如衰老、毛状体的发育、非生物胁迫等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其中所涉及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在拟南芥中含有7个HECT E3s,仅UPL3和UPL5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有初步的研究。为此,本研究通过克隆拟南芥中HECT家族其中6个成员UPL1、UPL2、UPL3、 UPL4、UPL口UPL7的启动子并连接到GUS报告基因的上游,构建ProUPLs-GUS启动子活性分析载体,通过农杆菌浸染野生型拟南芥获得转基因植株;通过GUS组织化学染色对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器官的材料进行染色,从而系统地认识这6个HECT类泛素蛋白连接酶家族基因的表达模式。同时,通过对UPL基因家族的T-DNA插入突变体进行筛选和鉴定,对这些UPL基因单突变情况下的植株表型和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具体获得的实验结果如下:(1)在转基因拟南芥种子萌发的早期,除了UPL6基因启动子驱动的GUS报告基因仅在萌发后2天(2 DAG)的小苗子叶中检测到表达外,其它UPLs基因的启动子驱动的GUS基因在2 DAG和5 DAG时在下胚轴、子叶和根尖成熟区的中柱鞘中均有表达;UPL2和UPL4基因的启动子还在根尖分生区和根毛中有活性;UPL4的启动子在根尖伸长区的中柱鞘中有活性;7DAG之后整个UPL家族基因的启动子在新生部位真叶和毛状体中均有活性;(2)系统地对ProuPLs-GUS启动子转基因拟南芥植株在营养和生殖阶段的莲座叶进行染色,发现UPL1和UPL4启动子在老叶中活性高于年轻叶;而UPL2和UPL3启动子在中间龄叶片的活性高于老叶和嫩叶;UPL6基因的启动子则在老叶和嫩叶中活性相当,且高于中间龄叶片活性;UPL7基因的启动子在不同叶龄莲座叶中活性无明显差异。(3)对转基因植株花序进行GUS组织化学染色,发现这六个基因的启动子在茎、花梗、花托和花萼等组织中均有活性。除UPL1基因在花丝和柱头上没有启动子活性外,其他基因的启动子都有活性;且UPL2基因的启动子在花药中的活性较高。(3)对转基因植株的角果进行染色,发现这六个UPL家族成员的启动子在角果柄中都有活性;UPL2、UPL3、UPL4、UPL6和UPL7的启动子还在角果的果皮上有活性;在角果发育的早期UPL3、UPL4和UPL6基因的启动子还在角果的顶端有活性;UPL2的启动子在种子中有特异活性;(4)利用三引物法鉴定拟南芥UPL基因家族成员的T-DNA插入突变体并获得纯合体植株,通过qRT-PCR鉴定所筛选纯合体的转录水平,并对获得的UPL2、UPL3、UPL4和UPL6基因的纯合突变体植株进行包括叶绿素含量、黄绿叶统计、光合效率等衰老表型的观察和下游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表明:从植株生长的25 DAG到67 DAG的观察期内,各突变体在60 DAG时都表现出轻微的衰老延缓表型,在53 DAG的各突变体的莲座叶中检测下游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发现衰老负调控相关的NEET基因都有不同程度的上调表达,进一步证实UPL2、UPL3、UPL4和UPL6基因可能跟衰老调控有一定的关系。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9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白凤莲;化学奖 泛素调节蛋白质 细胞控制化学过程的分子层认知[J];国外科技动态;2004年11期

2 聂晶;田春艳;张令强;;泛素蛋白连接酶MDM2活性及稳定性调控的研究进展[J];遗传;2009年10期

3 马上上;韩莹莹;潘晓利;康志琼;郝丽娟;姚勤;陈克平;;杆状病毒泛素蛋白研究进展[J];蚕业科学;2014年02期

4 李小婷;江阿沛;冯晴;;类泛素蛋白ISG15及其共价酶修饰系统与肿瘤[J];生命的化学;2011年05期

5 宋素胜;谢道昕;;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及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J];植物学通报;2006年05期

6 郭艳利;马延超;;运动与泛素蛋白连接酶MAFbx和MuRFl[J];内江科技;2014年02期

7 叶晓峰,吴乔;类泛素蛋白——SUMO[J];细胞生物学杂志;2004年01期

8 刘畅;乔文涛;王琛;耿运琪;;类泛素蛋白ISG 15及其在先天免疫中的作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6年11期

9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常永刚;宋爱新;施燕红;胡红雨;林东海;;人BMSC-UbP蛋白的UBA结构域结构及其与泛素的复合物结构[A];第十四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吴焱秋;柴家科;杨红明;陈敏亮;陈宝驹;;严重烧伤后大鼠不同类型骨骼肌泛素蛋白水平的变化及意义[A];全国危重烧伤患者早期复苏对策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3 袁磊;吴国豪;张波;;肌肉细胞特异性泛素蛋白连接酶(E3)在恶性肿瘤病人肌肉中的表达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营养支持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仇逸邋闵建颖;我国科学家发现类泛素蛋白酶调控机制[N];医药经济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磊;肌肉细胞特异性泛素蛋白连接酶在癌性恶液质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余新;酵母双杂交技术鉴定FAT10新的结合蛋白:真核翻译延伸因子-1a1[D];南昌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欣欣;淀粉结合结构域AmyP-SBD的结构研究及类泛素蛋白SAMP2的嗜盐机制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2 邱士优;拟南芥HECT类泛素蛋白连接酶家族基因表达和功能的初步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3 李爽;不同年龄阶段泛素蛋白在神经组织表达特征[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4 刘艳雷;Ubiquitin和p53在胆道系统肿瘤中的表达和意义[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466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466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8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