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转2mG2-epsps基因水稻种子蛋白质非预期变异分析

发布时间:2019-07-09 18:06
【摘要】:以转2mG2-epsps基因抗草甘膦水稻为材料,根据实质等同性原则,分析转基因(genetically modified,GM)水稻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和组分的非预期变异。结果表明:与非转基因亲本相比,GM水稻种子的总可溶性蛋白含量极显著降低,主要受谷蛋白含量变异影响。但清、球、醇、谷4种蛋白含量的最高变异幅度(9.12%)低于P1和P2两亲本之间的最大差异幅度(14.67%)。说明GM水稻种子的可溶性蛋白含量非预期变异在安全范围内,但营养品质可能与亲本品系存在差异。SDS-PAGE分析发现,GM水稻株系T12和T22分别有12和14个蛋白谱带发生了非预期变异,涉及4种可溶性蛋白的组分,多数表现为含量变化。突出的是,2个GM水稻株系中均新增加了41 ku和56 ku谷蛋白组分,需要进一步通过毒理学分析评价其食品安全性。
[Abstract]:2mG2-epsps transgenic glyphosate resistant rice was used as material to analyze the unexpected variation of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and components in transgenic (genetically modified,GM) rice seeds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substantive equival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of GM rice seed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non-transgenic parents, which was mainly affected by the variation of gluten content. However, the highest variation range of protein content among Qing, ball, alcohol and valley (9.12%) was lower than that between P1 and P2 parents (14.67%).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nexpected variation of soluble protein content in GM rice seeds was within a safe range, but the nutritional quality might b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parent lines. SDS-PAGE analysis showed that 12 and 14 protein bands of GM rice lines T12 and T22 had unexpected variation, involving four soluble protein components, most of which showed content changes. It is prominent that 41 ku and 56 ku glutelin components have been added to the two GM rice lines, which needs to be further evaluated by toxicological analysis.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511) 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2011ZX 08010-003)
【分类号】:S51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ZHAO Xiang-xiang;TANG Tang;LIU Fu-xia;LU Chang-li;HU Xiao-lan;JI Li-lian;LIU Qiao-quan;;Unintended Changes in Genetically Modified Rice Expressing the Lysine-Rich Fusion Protein Gene Revealed by a Proteomics Approach[J];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2013年11期

2 赵艳;李燕燕;;组学技术评价转基因农作物的非预期效应[J];遗传;2013年12期

3 魏鹏娟;王鲁峰;徐晓云;潘思轶;;α-淀粉酶蛋白类抑制剂的研究进展[J];食品科学;2011年09期

4 梁帝允;强胜;;我国杂草稻危害现状及其防控对策[J];中国植保导刊;2011年03期

5 朱德峰;程式华;张玉屏;林贤青;陈惠哲;;全球水稻生产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03期

6 袁云香;张莹;;水稻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1期

7 孙鹤;郎志宏;陆伟;林敏;黄大f ;;转2mG2-epsps基因烟草的草甘膦耐受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9年04期

8 吴伟;程方民;刘正辉;;我国江浙地区粳稻品种间的植酸与蛋白质组分差异及其相关性[J];中国水稻科学;2007年03期

9 朱玉,于中连,林敏;草甘膦生物抗性和生物降解及其转基因研究[J];分子植物育种;2003年04期

10 江绍玫,朱速松,刘世家,江玲,徐朗莱,万建民;水稻谷蛋白突变体的筛选及遗传分析[J];遗传学报;2003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春雨;;浅谈北方水稻抛秧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7年03期

2 李燕燕;赵艳;;转2mG2-epsps基因水稻种子蛋白质非预期变异分析[J];中国粮油学报;2017年01期

3 姜心禄;李旭毅;池忠志;王少华;叶利;杨福明;郑家国;;水稻穴盘精播钵苗对秧苗生长和插秧质量的影响[J];中国稻米;2017年01期

4 冯建国;沈亚明;袁小勇;冒慧颖;董帆;袁树忠;;我国稻田除草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药;2017年01期

5 王俊梅;叶胜海;翟荣荣;余鹏;朱国富;金庆生;张小明;;耐草甘膦水稻种质资源的创制和鉴定[J];核农学报;2017年03期

6 张岩;许兴;朱永兴;;不同水稻品系芽期耐盐性比较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6年36期

7 柏超;吕进;宁国云;祝增荣;;长兴县稻田杂草稻的发生、预防与防治[J];浙江农业科学;2016年12期

8 胡志华;李大明;徐小林;余喜初;柳开楼;叶会财;周利军;胡惠文;黄庆海;;不同有机培肥模式下双季稻田碳汇效应与收益评估[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7年02期

9 朱克明;陶慧敏;徐硕;端礼钦;杨艳华;;水稻愈伤分化和再生研究进展[J];种子;2016年11期

10 曾林;苏文斌;陆顺生;张朝钟;赵应平;宋云飞;戈芹英;万卫东;王勤;田文伟;;粳稻隆科16不同栽插密度对其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6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旭;焦睿;杨琳;吴莉萍;李英睿;王俊;;基于新一代高通量技术的人类疾病组学研究策略[J];遗传;2011年08期

2 金良;陈尚武;马会勤;;葡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0年10期

3 胡正青;林夏珍;郭明;;代谢组学研究技术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0年06期

4 刘文芝;郭德军;衣海龙;何晶龙;;粘玉米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9年06期

5 赵修南;贾启燕;单俊杰;;α-淀粉酶抑制剂筛选方法的优化[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8年05期

6 赵蓉;李多伟;沈晓东;王乐;;白芸豆中α-淀粉酶抑制剂的研究[J];中成药;2008年09期

7 袁云香;万志刚;石丹;白建江;孙丙耀;;Ca~(2+)对水稻Ac/Ds愈伤组织增殖·分化及生根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7期

8 耿鹏;石倩;张奇;白钢;;一株新的α-淀粉酶抑制剂生产菌株ZG0656及其产物的发酵、分离、性质与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08年06期

9 马国兰;刘都才;刘雪源;;杂草稻的发生及其控制措施[J];杂草科学;2008年01期

10 郑文静;张燕之;王昌华;赵家铭;李晶;;水稻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的差异性及其后代变异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毛新志;“实质等同性”原则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J];科学学研究;2004年06期

2 孙彩霞;沈平;刘信;厉建萌;张志恒;;欧盟转基因微生物风险评估[J];浙江农业科学;2010年06期

3 卓勤,杨晓光;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评价策略、现状及发展[J];卫生研究;2005年02期

4 ;各国转基因标志 政策各不相同[J];种子世界;2008年01期

5 李欣;黄昆仑;朱本忠;唐茂芝;罗云波;;利用“组学”技术检测转基因作物非期望效应的潜在性[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5年06期

6 董燕;易浪;朱丹丹;华贵煌;周联;;转基因中药前期安全性评价技术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年03期

7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杨月欣;;实质等同性原则在评价转基因食品中的缺憾[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一期):转基因食品及相关问题专题[C];2001年

2 陈淑蓉;;大豆球蛋白基因修饰大米喂养大鼠研究的安全评估[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十一期):转基因食品及相关问题专题[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本报特派记者 黄鹭 王子阳;确保“舌尖上的安全”[N];吉林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华清;转Bt基因水稻糙米营养成分实质等同性评价及检测方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123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5123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1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