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FLA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
【图文】:
BianKun,ShaoJiarong,XuLiwei,,ShenZiming,ChenWei,YangZhenfeng.BioinformaticandexpressionanalysisofFasciclin-likearabinogalactanproteins(FLAs)genefamilyinpeach.658ActaHorticulturaeSinica,2017,44(4):653 663.图1桃(Pp)和拟南芥(At)FLA蛋白成束区域序列比对结果Fig.1Alignmentofmultiplesequencesencodingthefasciclin-likedomainsofPpFLAsandAtFLAs图2桃FLA蛋白结构简图Fig.2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FLAsinpeach
BianKun,ShaoJiarong,XuLiwei,ShenZiming,ChenWei,YangZhenfeng.BioinformaticandexpressionanalysisofFasciclin-likearabinogalactanproteins(FLAs)genefamilyinpeach.658ActaHorticulturaeSinica,2017,44(4):653 663.图1桃(Pp)和拟南芥(At)FLA蛋白成束区域序列比对结果Fig.1Alignmentofmultiplesequencesencodingthefasciclin-likedomainsofPpFLAsandAtFLAs图2桃FLA蛋白结构简图Fig.2SchematicrepresentationofFLAsinpeach
【作者单位】: 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71866)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Q15C200004) 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学生创新项目(1740002979)
【分类号】:S6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宋春波;晁青青;梁敏华;邵佳蓉;陈伟;杨震峰;;桃果实PpOAT和PpP5CS的克隆及其对外源GABA处理的响应表达[J];园艺学报;2015年11期
2 陈克明;陈伟;杨震峰;;桃果实采后可溶性糖和果胶类物质的变化与低温冷害的关系[J];核农学报;2013年05期
3 金昌海;索标;阚娟;王红梅;汪志君;;桃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细胞壁多糖的变化(英文)[J];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学报;2006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卞坤;邵佳蓉;徐利伟;沈子明;陈伟;杨震峰;;桃FLA家族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及表达分析[J];园艺学报;2017年04期
2 邵佳蓉;宋春波;卞坤;陈伟;杨震峰;;桃果实PpSIZ1基因对低温和外源褪黑素处理的响应[J];园艺学报;2016年07期
3 宋春波;方怡楠;吴哲铭;邵佳蓉;梁敏华;陈伟;杨震峰;;γ-氨基丁酸对低温胁迫下桃果实多胺代谢的影响[J];果树学报;2016年05期
4 宋春波;晁青青;梁敏华;邵佳蓉;陈伟;杨震峰;;桃果实PpOAT和PpP5CS的克隆及其对外源GABA处理的响应表达[J];园艺学报;2015年11期
5 孙志栋;田方;张仁杰;马建芳;陈惠云;史婷婷;李共国;;1-MCP和温度处理对采后芋头贮藏品质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5年09期
6 梁敏华;雷建敏;邵佳蓉;苏新国;杨震峰;陈伟;;UV-C处理对桃果实酚类物质代谢和贮藏品质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5年06期
7 刘春泉;宋江峰;王远;李大婧;;外源精胺对菜用大豆贮藏冷害及蔗糖代谢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5年08期
8 贺帆;王涛;武圣江;徐成龙;宫长荣;;密集烘烤烤烟不同品种烟叶质地和颜色变化[J];核农学报;2014年09期
9 王俊宁;吕庆芳;丰锋;谢江辉;魏长斌;李映晖;叶春海;;湿包类型菠萝蜜采后呼吸跃变和主要成分的变化[J];园艺学报;2014年02期
10 刘景安;何洪巨;郭绍贵;张海英;任毅;宫国义;许勇;;西瓜果实成熟软化的生理生化机制[J];果树学报;2013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陈伟;苏新国;郜海燕;杨震峰;;低温对桃果实采后冷害及其内源激素的影响[J];核农学报;2013年08期
2 陈克明;陈伟;杨震峰;;桃果实采后可溶性糖和果胶类物质的变化与低温冷害的关系[J];核农学报;2013年05期
3 张海英;王有年;韩涛;李丽萍;许丽;;外源甜菜碱对黄瓜果实冷藏期间延缓冷害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年08期
4 ;Methyl Jasmonate Reduces Chilling Injury and Maintains Postharvest Quality in Peaches[J];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2003年11期
5 冯磊,郑永华,汪峰,张兰;茉莉酸甲酯处理对冷藏水蜜桃品质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3年09期
6 茅林春,张上隆;间歇低温胁迫对桃果实细胞壁代谢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2001年02期
7 胡小松;丁双阳;;桃采后呼吸和乙烯释放规律及多效唑的影响[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3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成;生物信息学的现状与未来[J];生物技术通报;2000年02期
2 庞洪泉 ,樊龙江;有关生物信息学的几点误解[J];生物技术通报;2002年02期
3 ;《生物信息学导论》出版[J];遗传学报;2005年01期
4 刁雪涛;张小芳;宋洁;金梅;;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22期
5 M.泽瓦勒贝;JO.鲍姆;;理解生物信息学[J];新疆农业科学;2012年02期
6 施季森,何祯祥;21世纪的生物信息学述评[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7 郑国清,张瑞玲,段韶芬,徐丽敏;生物信息学的形成与发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11期
8 郑国清,段韶芬,徐丽敏;生物信息学研究领域概述[J];河南农业科学;2002年12期
9 郑国清,黄静,段韶芬,徐丽敏;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河南农业科学;2003年01期
10 郑珂晖;生物信息学的背景、现状及前景[J];农业网络信息;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一源;沈钧贤;徐志敏;;生物信息学与神经信息学数据库的整合[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2 高亚梅;韩毅强;余丽芸;;生物信息学本科教学研究初探[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3 杨剑;;生物信息学在新发再发传染病研究中的应用[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潘洁;;生物信息学对中药现代化的作用[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葛剑徽;李成;谢迅雷;;生物信息学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A];2008年中华临床医学工程及数字医学大会暨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湘军;;生物信息学的研究现状[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7 孙金立;李路路;王栋;;生物信息学多媒体教学系统结构框架[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8 陆文聪;钮冰;;基于数据挖掘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5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康晓东;;生物信息学及其研究对象[A];2003年全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10 吕晖;;生物信息学与个体化医学[A];第九届全国遗传病诊断与产前诊断学术交流会暨产前诊断和医学遗传学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义;生物信息学产业浮出水面[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0年
2 张雅丽;加强交流 立足中国生物信息学最新进展[N];科技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白毅;生物信息学院士谈[N];中国医药报;2002年
4 刘丽丽;高性能计算为生物信息学加速[N];计算机世界;2007年
5 中科院生物学部 张春霆;对生物信息学的展望[N];北京科技报;2000年
6 魏中文;生物信息学是开启后基因组时代的“金钥匙”[N];北京科技报;2002年
7 记者 王雪飞;我国科学家向政府建议——加强生物信息学学科建设[N];健康报;2000年
8 白毅;加强生物信息学建设推动人类基因组研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王雪飞 吴黎;中国生物信息学研究快速发展[N];健康报;2002年
10 春晓;国外生物信息学的发展与现状[N];中国医药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杨帅;面向组学大数据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6年
2 乔立安;基于网格的生物信息学计算流程系统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赖煦卉;基于生物信息学的抗结核药物靶点的筛选与验证[D];复旦大学;2008年
4 张成岗;基于本地和WEB的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体系的建立及部分新基因的初步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0年
5 朱英杰;药用植物基因资源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6 王娴;蛋白残基可溶性预测及基因表达数据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中辉;Ⅱ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佘曾溧;生物信息学科学论文中的非文献资源引用行为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书欣;生物信息学若干问题研究报告[D];吉林大学;2012年
4 刘维;生物信息学中的并行处理[D];扬州大学;2007年
5 张景祥;关于生物信息学的几个问题[D];江南大学;2008年
6 雷国庆;面向生物信息学结构预测领域的算法加速器设计[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7 刘丙强;生物信息学中的若干组合问题[D];山东大学;2006年
8 周萍;生物信息学多序列比对及种系生成树的几种技术和算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9 汤思捷;蛋白质可溶性预测的生物信息学模型及应用[D];苏州大学;2014年
10 黄金;聚类和分类技术在生物信息学中的应用[D];黑龙江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298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529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