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结荚习性控制基因的遗传定位
发布时间:2020-07-21 08:37
【摘要】: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世界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也是人类优质蛋白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既是我国主要作物之一,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产品,其延长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扮演着不可估量的重要角色。因此培育优质高产的大豆品种是至关重要的,而分子育种是当今世界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和国际大豆种业竞争的核心技术。目前,在大豆生殖发育、营养生长阶段,发现了很多相关基因,而大豆结荚习性却鲜有突破。本课题以经X射线诱导突变的黑农35突变体ZK1917为研究材料,前期通过对已知相关基因测序鉴定和表达量监控以及用无限结荚习性的黑农35突变体ZK1917和亚有限结荚习性大豆品种黑河43杂交构建F_2群体的表型分离比,发现其表型分离比为3:1(亚有限:无限),故将隐性纯合个体DNA构建无限结荚习性池,利用BSA(Bulked Segregation Analysis)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进行重测序分析,取得以下研究成果:1.突变体ZK1917和黑农35在Dt2和GmSOC1 CDS区未发生变异,通过对Dt1/Dt2/GmSOC1表达量的监控,发现目的基因可能在V2期生长点通过影响GmSOC1与Dt1的结合作用,从而释放Dt1的表达,进而影响结荚习性;2.通过BSA测序分析初步得到九个候选区间,并结合公共数据库数据对九个区间进行QTL共定位和基因表达量分析,发现其中有四个区间存在株高、生殖生长阶段等相关QTL共覆盖区间;3.通过利用重测序数据和848对In Del Markers对这九个区间进行逐一筛选,并利用SPSS 20.0对有多态性分子标记进行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分析,得到两个表型和基因型极显著相关的分子标记ID14200和ID14215,并通过Permutation检验和Bootstrap检验确定分子标记相关性的准确性;4.最终通过F_2群体后代基因型,将目的基因定位在14号染色体6283563到6324987的41Kb区间内。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65.1
【图文】:
ax(L.) Merr.]是世界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也是国主要作物之一,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础性 战略性物资,又是最具经济效益的作大的发展潜力,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扮演着举已达到总需求量的 80% 因此培育优质适宜的育种是当今世界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相比较于传统育种,分子育种能显著提高育养生长阶段,发现了很多相关基因,而大豆结称茎生长习性,是指大豆开花和结荚的方式,是大豆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育种习性 目无限 3 种结荚类型如图 1.1(Bernard,1972)
技术路线
大豆结荚习性控制基因的遗传定位2.3.2.2 BSA 混池的构建根据 F2代表型的检测,在结荚习性分离比为 3:1,且无限结荚习性为隐性的群体中,选择所有无限结荚习性个体,将其 DNA 进行等量混合,得到 IDHF2无限结荚习性性状池,将其送到古奥基因公司进行 BSA 测序,具体步骤如下:
本文编号:2764177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S565.1
【图文】:
ax(L.) Merr.]是世界重要的粮油兼用作物,也是国主要作物之一,也是我国进口量最大的农础性 战略性物资,又是最具经济效益的作大的发展潜力,在农产品贸易领域扮演着举已达到总需求量的 80% 因此培育优质适宜的育种是当今世界大豆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相比较于传统育种,分子育种能显著提高育养生长阶段,发现了很多相关基因,而大豆结称茎生长习性,是指大豆开花和结荚的方式,是大豆的一种重要的形态和育种习性 目无限 3 种结荚类型如图 1.1(Bernard,1972)
技术路线
大豆结荚习性控制基因的遗传定位2.3.2.2 BSA 混池的构建根据 F2代表型的检测,在结荚习性分离比为 3:1,且无限结荚习性为隐性的群体中,选择所有无限结荚习性个体,将其 DNA 进行等量混合,得到 IDHF2无限结荚习性性状池,将其送到古奥基因公司进行 BSA 测序,具体步骤如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胡国玉;李杰坤;黄志平;胡晨;于国宜;王大刚;张丽亚;吴倩;张磊;;不同结荚习性夏大豆种质的农艺表现及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年02期
2 温学发,王海英,张惠君,杨艳琴,谢甫绨;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综合生产力的分析评价[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苏黎,宋书宏,孙满柱,黄卫东,刘晓丽,王文斌,孟宪国;不同结荚习性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比较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1997年03期
4 常汝镇;中国大豆遗传资源的分析研究 Ⅲ.大豆生育习性和结荚习性分布特点[J];作物品种资源;1990年02期
5 李永忠;东北春大豆区一些主要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J];大豆科学;1989年01期
6 祝其昌;大豆结荚习性的研究——1.不同结荚习性的本质区别及其分类[J];大豆科学;1984年04期
7 盖钧镒;有限与无限习性夏大豆开花结荚特性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4年04期
8 曹大铭;大豆结荚习性的研究——不同结荚习性大豆的主要区别与识别[J];作物学报;1982年02期
本文编号:27641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7641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