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斑马鱼前肾突变体的遗传筛选及致变基因的克隆

发布时间:2020-12-07 11:12
  肾脏是人体内重要的器官,研究其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与人的亲缘性很近,小鼠是用于研究肾脏发育最常用的模式动物,并取得了很多成果;然而它也存在一些限制,如肾脏结构复杂、胚胎体内发育不便体外观察等。斑马鱼作为经典的脊椎模式动物,具有易于饲养、性成熟周期短、产卵数量多、胚胎体外发育且发育迅速、胚胎透明便于观察及便于体外操作等优点,是目前脊椎动物中最适合大规模遗传筛选的模式动物。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的三种不同形式的肾脏,前肾、中肾和后肾。哺乳动物中前肾和中肾存在时间很短,后肾才是其真正的功能器官。鱼类胚胎期的前肾具有生理功能,在幼年期会进一步发育成中肾,并直至成年。斑马鱼前肾结构简单,由两个肾单位组成,它在细胞类型与调控机制上与小鼠的后肾非常相似,加上斑马鱼本身的优势,是研究肾脏发育的理想模型。为系统地研究斑马鱼前肾发育,我们进行了前肾缺陷突变体遗传筛选。本筛选运用ENU诱变在斑马鱼基因组随机引入突变,采用经典的F2代家系自交产生F3代胚胎筛选隐性突变的策略,首次使用碱性磷酸酶底物染色的方法对肾管进行染色,筛选出具有前肾管缺陷的候选突变体。目前有关斑马鱼肾脏筛选的报道主要是基于显微镜下... 

【文章来源】:西南大学重庆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斑马鱼前肾突变体的遗传筛选及致变基因的克隆


帽状间质(CapMesenchyme,CM)的结构及相关信号分子引自Definingandredefiningthenephronprogenitorpopulation,见参考文献[21]

后肾,形成模式


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管聚集体(PretubularAggregates, PA),PA 分化形成肾小泡(Renal Vesicle, RV),肾小分化成逗号小体(Comma-shaped Body),逗号小体分化成 S 小体(S-shaped Body),体最终分化成肾小囊和肾小管,然后背部血管系统侵入肾小囊,形成滤过系统,形成能的肾单位,UB 不断分支延伸与肾间质相互作用形成成千上万个肾单位共同构成功能小鼠肾脏;哺乳动物中肾结构并非完全消失,中肾残余部分不参与后肾的形成,而参系统形成,中肾诱导米勒氏管(Mullerian Duct)形成,米勒氏管将发育为雌性输卵管及子宫等器官,在雄性中没有米勒氏管,肾导管的部分将发育成雄性的输精管、精囊等器官[21-29]。

肾管,前肾管,细胞类型,斑马鱼


但是前肾管具有与其相同的功能和相似的细胞类型,斑马鱼前肾管节段化形成不同部分(图1.3),哺乳动物肾脏也有与之相似的分段,这些分段中的细胞类型也都相似[8, 12, 37]。前肾不同区段由 IM 对应的部分发育而来,经研究发现肾小球及与之相连的部分由第 3-4 体节的 IM分化而来,PCT(Pronephros Convoluted Tubule)部分由 5-8 体节的 IM 分化而来,PST((Pronephros Straight Tubule)及其它部分来自 IM 的后面部分[12, 38]。斑马鱼前肾的发生也是肾间质细胞经 MET 转变成肾管上皮细胞,这些细胞形成管状结构,同时分化成为各节段的细胞,在 19hpf 左右用特异标记基因可以检测到肾管已经形成管腔[39]。24hpf 肾管上皮极化完成[40],肾管的快速形成开始于 25hpf-28.5hpf 时期,这时肾管细胞大量迁移、快速分化形成不同部分。大约在 4dpf 肾管的形成变得缓慢而肾管结构形成加速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rimary glomerular diseases in the elderly[J]. Abdullah Sumnu,Meltem Gursu,Savas Ozturk.  World Journal of Nephrology. 2015(02)



本文编号:29031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29031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4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