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触角转录组的飞蝗P450基因鉴定及CYP6FD5和CYP6MU1功能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5 18:47
昆虫的嗅觉感受主要通过覆盖于触角表面的大量嗅觉感器来完成。气味分子通过感器表面的孔进入感觉淋巴液,在感器内与气味结合蛋白和气味受体相互作用后,将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使昆虫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气味分子与受体相互作用后,须在短时间内变为失活状态,使信号终止,恢复感器的敏感性,才能保障受体神经对随后的气味刺激做出及时和准确的反应。目前认为,气味分子的失活主要由气味降解酶来完成。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s,简称为CYPs或P450s)是一类重要的气味降解酶,在昆虫的嗅觉行为中发挥重要作用。飞蝗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农业害虫,对农作物尤其对小麦,玉米及高粱等禾本科作物为害极大,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飞蝗能够不断地接受外界信息,气味降解酶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通过转录组、RT-qPCR等方法系统地研究了飞蝗触角P450的特性,并采用RNA干扰方法结合触角电位和行为测定,研究了触角P450在飞蝗嗅觉行为中的生理功能。研究结果如下:一、飞蝗触角转录组的构建及分析本文构建了飞蝗触角转录组数据库,共获得11.07 Gb碱基序列,15,3792个转录本。...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昆虫的嗅觉感器及嗅觉感受机制
1.2 昆虫触角细胞色素P450研究进展
1.2.1 细胞色素P450
1.2.2 昆虫触角P450研究进展
1.3 飞蝗嗅觉感受机制研究进展
1.3.1 飞蝗概述
1.3.2 飞蝗嗅觉感受机制研究进展
1.4 RNAi技术
1.5 触角电位技术
1.6 行为实验技术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飞蝗触角转录组构建及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1.4 转录组样品制备
2.1.5 RNA提取
2.1.6 飞蝗触角转录组数据来源
2.1.7 序列的拼接和组装
2.1.8 与各数据库的功能注释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飞蝗触角转录组测序产量与数据组装统计
2.2.2 转录组单基因功能注释
2.3 讨论
第三章 飞蝗触角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搜索及筛选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2 研究方法
3.2.1 飞蝗触角转录组中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搜索
3.2.2 细胞色素P450基因全长验证、命名和理化特性分析
3.2.3 聚类树构建
3.2.4 飞蝗不同组织部位样品制备
3.2.5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3.2.6 RT-PCR和RT-qPCR所用引物设计
3.2.7 RT-PCR检测P450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
3.2.8 RT-qPCR检测P450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飞蝗触角细胞色素P450搜索结果分析
3.3.2 聚类树分析
3.3.3 基于RT-PCR的P450组织部位表达特性分析
3.3.4 基于RT-qPCR的细胞色素P450组织部位表达特性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飞蝗触角CYP6FD5和CYP6MU1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虫源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主要试剂
4.2 研究方法
4.2.1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全长cDNA序列验证
4.2.2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序列分析
4.2.3 飞蝗CYP6FD5和CYP6MU1的聚类分析
4.2.4 飞蝗不同组织部位样品制备
4.2.5 飞蝗触角不同发育阶段样品制备
4.2.6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4.2.7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RT-qRCR引物设计
4.2.8 RT-qRCR检测及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cDNA序列分析
4.3.2 飞蝗CYP6FD5和CYP6MU1的聚类分析
4.3.3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特性分析
4.3.4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在触角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性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CYP6FD5和CYP6MU1基因在飞蝗嗅觉行为中的功能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虫源
5.1.2 主要仪器
5.1.3 主要试剂
5.2 研究方法
5.2.1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dsRNA引物设计及体外合成
5.2.2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沉默效率检测
5.2.3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沉默后对气味物质的触角电位检测
5.2.4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沉默后对气味物质的行为反应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的沉默效率
5.3.2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沉默后对气味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
5.3.3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沉默后对气味物质的行为反应
5.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019403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8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昆虫的嗅觉感器及嗅觉感受机制
1.2 昆虫触角细胞色素P450研究进展
1.2.1 细胞色素P450
1.2.2 昆虫触角P450研究进展
1.3 飞蝗嗅觉感受机制研究进展
1.3.1 飞蝗概述
1.3.2 飞蝗嗅觉感受机制研究进展
1.4 RNAi技术
1.5 触角电位技术
1.6 行为实验技术
1.7 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飞蝗触角转录组构建及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虫源
2.1.2 主要仪器设备
2.1.3 主要试剂
2.1.4 转录组样品制备
2.1.5 RNA提取
2.1.6 飞蝗触角转录组数据来源
2.1.7 序列的拼接和组装
2.1.8 与各数据库的功能注释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飞蝗触角转录组测序产量与数据组装统计
2.2.2 转录组单基因功能注释
2.3 讨论
第三章 飞蝗触角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搜索及筛选
3.1 实验材料
3.1.1 供试虫源
3.1.2 主要仪器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2 研究方法
3.2.1 飞蝗触角转录组中细胞色素P450基因的搜索
3.2.2 细胞色素P450基因全长验证、命名和理化特性分析
3.2.3 聚类树构建
3.2.4 飞蝗不同组织部位样品制备
3.2.5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3.2.6 RT-PCR和RT-qPCR所用引物设计
3.2.7 RT-PCR检测P450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
3.2.8 RT-qPCR检测P450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
3.3 结果与分析
3.3.1 飞蝗触角细胞色素P450搜索结果分析
3.3.2 聚类树分析
3.3.3 基于RT-PCR的P450组织部位表达特性分析
3.3.4 基于RT-qPCR的细胞色素P450组织部位表达特性分析
3.4 讨论
第四章 飞蝗触角CYP6FD5和CYP6MU1基因的表达特性分析
4.1 实验材料
4.1.1 供试虫源
4.1.2 主要仪器设备
4.1.3 主要试剂
4.2 研究方法
4.2.1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全长cDNA序列验证
4.2.2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序列分析
4.2.3 飞蝗CYP6FD5和CYP6MU1的聚类分析
4.2.4 飞蝗不同组织部位样品制备
4.2.5 飞蝗触角不同发育阶段样品制备
4.2.6 总RNA提取及cDNA合成
4.2.7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RT-qRCR引物设计
4.2.8 RT-qRCR检测及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cDNA序列分析
4.3.2 飞蝗CYP6FD5和CYP6MU1的聚类分析
4.3.3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在不同组织部位的表达特性分析
4.3.4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在触角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特性分析
4.4 讨论
第五章 CYP6FD5和CYP6MU1基因在飞蝗嗅觉行为中的功能研究
5.1 实验材料
5.1.1 供试虫源
5.1.2 主要仪器
5.1.3 主要试剂
5.2 研究方法
5.2.1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dsRNA引物设计及体外合成
5.2.2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沉默效率检测
5.2.3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沉默后对气味物质的触角电位检测
5.2.4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沉默后对气味物质的行为反应检测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的沉默效率
5.3.2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沉默后对气味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
5.3.3 飞蝗CYP6FD5和CYP6MU1基因沉默后对气味物质的行为反应
5.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本文编号:3019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0194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