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抗轮纹病相关基因4CL、COMT、EDS1、EDS2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发布时间:2021-02-09 11:15
我国是苹果栽植大国,产量居世界首位。由于我国主栽品种富士为苹果轮纹病的易感品种,使得该病在我国广泛且严重发生,制约我国苹果产业的发展。本研究所用基因是实验室前期对苹果响应轮纹病侵染的转录组分析筛选而来,分别为4CL、COMT、EDS1和EDS2。本研究以苹果品种“鸡冠”和“富士”的杂交后代中选择的抗病株系“1-1-46”和感病株系“1-1-40”的叶片为试材接种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a dothidea)后,进行病情的调查和4个抗性相关基因表达量的测定,同时也对4个抗病相关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苹果4CL基因进行了异源遗传转化,为后期深入研究其在抗苹果轮纹病中的作用做准备,主要研究如下:1.采用室内人工接种轮纹病菌后的整个时期内,抗病株系“1-1-46”叶片病斑面积均显著小于感病株系“1-1-40”。病斑增长高峰均发生在接菌后4 d-5 d。根据6 d时病斑面积,可以得出抗病株系“1-1-46”为中等抗性,感病株系“1-1-40”为高度感病。2.对4CL、COMT、EDS1、EDS2进行基因相对表达量的测定,发现接种轮纹病菌后,抗性植株内4CL...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不同抗性苹果砧木叶片处理后病斑的生长动态??注: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P<〇.〇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3.2.2.4轮纹病菌侵染对苹果[1十片五DS2基因表达的影B向??如图6所示,Od时,在接菌和接种空白培养基2种处理下,抗病株系“1-1-46”??叶片中基因表达量低于感病株系“1-1-40”,达到显著水平(P<0.05)。抗病株??系“1-1-46”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整体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接菌处理五AS2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除4d时,接菌处理下抗病株系“1-1-46”叶片中基因表达量??高于接种空白培养基(P<〇.〇5)。在0.5?d、2?d、4?d时,接种空白培养基感病株系“1-1-40”??叶片中五AS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接菌处理,其他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接菌??处理下,在0.5?d时,抗病株系“1-1-46”叶片中五D幻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感病株系??“1-1-40”(P<0.05),之后抗病株系“1-1-46”叶片中五Z)幻基因表达量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ld-4d时,感病株系“1-1-40”叶片中五AS2基因表达量不断上升,并在??2d、4?d时显著高于抗病株系“1-1-46”中的表达量(P<0.05)?;?6d时抗病株系“1-1-46”??叶片中五基因表达量迅速增加达到最大值。在接种空白培养基处理下,感病株系??“1-1—40”叶片中五仍2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抗病株系“1-1-46”(P<0.05)。??,?□感病接菌??3?n?一??a?■丨几病接囷??CM?7?5?-?fjl?u?□感病未接菌??_議一???d?喊病雜菌??2-?H?a??m?B?1?:?i?T??II?1.5-?::1??if:ii?a
ee£?獻以^??KNCYAALPDNGKVIVAECILFVAPDSSLATK6WHIDAIMLAHNPG6KERTEKEFEALAKGSQFQ6FRW??hhhhhhcctttceeeeeeececcccccccctteeeehheeeescttcccchhhhhhhhhttttccrteeee??CSAFNTYAIEFLKKN??ehhtchhhhhhhhh??58?100?158?260?258?300??59?180?159?260?258?388??图16苹果COMr蛋白二级结构??Fig.?16?secondary?structure?of?apple?COMT?protein??(3)苹果基因编码蛋白二级结构??利用SOPM对£以^蛋白二级结构预测,可以得出(图17)五AS7主要由四个结??构模块组成,有(X螺旋348个,占全结构的56.31%;延伸链70个,占全结构的]1.33%;??P-转角4]个,占全结构的6.63%;无规则卷曲159个,占全结构的25.73%。??3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苹果空间分布格局及年际动态变化分析[J]. 王利民,刘佳,高建孟. 中国农业信息. 2019(04)
[2]苹果轮纹病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J]. 闫文涛,岳强,冀志蕊,周宗山,仇贵生,王雅偲.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9(08)
[3]MdWRKY40介导提高苹果与拟南芥对轮纹病菌的免疫抗性[J]. 周茜茜,邱化荣,何晓文,王宪璞,刘秀霞,李保华,吴树敬,陈学森. 中国农业科学. 2018(21)
[4]2017年国内水果市场形势分析与2018年展望[J]. 窦晓博,邵娜. 农业展望. 2018(06)
[5]玉米抗病相关基因ZmEDS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王艳,王新涛,杨青,代资举,张莹莹,安素妨,姜军,李保全. 玉米科学. 2018(06)
[6]抗病与感病苹果叶片应答轮纹病菌侵染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分析[J]. 孙天骅,李佳,王涛,牛宁,徐继忠. 园艺学报. 2018(03)
[7]长期施药果园中的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和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J]. 安久栋,国立耘,朱小琼,宋月凤. 植物保护. 2016(02)
[8]中国苹果病害发生与分布现状调查[J]. 胡清玉,胡同乐,王亚南,王树桐,曹克强. 植物保护. 2016(01)
[9]梨轮纹病的防治方法[J]. 柴全喜,宋素智. 山西果树. 2015(04)
[10]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丁丽娜,杨瑞英,杨国兴. 微生物学通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西北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的抗晚疫病性评价及致病疫霉菌候选核心RXLR效应基因的鉴定[D]. 尹军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苹果轮纹病的寄主应答反应研究[D]. 肖龙.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3]苹果MdWRKY33基因在轮纹病抗性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张芮.山东农业大学 2015
[4]苹果轮纹病防御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D]. 柏素花.湖南农业大学 2012
[5]拟南芥4CL3基因在类黄酮合成代谢中的功能分析[D]. 林建中.湖南大学 2009
[6]番茄与白粉菌互作的细胞学和转录组学分析[D]. 李成伟.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7]木质素合成调控及其与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和抗倒伏性关系研究[D]. 杨向东.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8]水稻苗/穗瘟防卫反应相关基因的分离与鉴定[D]. 胡海燕.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酚类物质及酚类合成相关酶与苹果灰霉病抗性的关系[D]. 马利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苹果轮纹病菌对醚菌酯的抗性风险评估[D]. 成世杰.山东农业大学 2017
[3]香豆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Ghpal、Ghc4h和Gh4cl在棉花抗链格孢菌中的作用分析[D]. 张珊珊.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4]不同苹果砧木对枝干轮纹病的抗性及对红富士苹果防御酶活性的影响[D]. 郭兴科.河北农业大学 2015
[5]在小麦—叶锈菌互作过程中TaEDS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牛宏伟.河北农业大学 2014
[6]苹果砧木抗轮纹病鉴定方法及抗性砧木初选[D]. 孙月丽.河北农业大学 2012
[7]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枝干致病力分化与遗传多样性[D]. 彭斌.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8]陕西省苹果轮纹病菌的致病性分化及其对果实的侵染过程研究[D]. 林月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9]苹果主栽品种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及抗病性状检测[D]. 王英.河北农业大学 2009
[10]氮素营养对甜菜根中蔗糖代谢的调控[D]. 王晔.东北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25549
【文章来源】: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不同抗性苹果砧木叶片处理后病斑的生长动态??注:不同的小写字母表示P<〇.〇5水平上差异显著,下同
?河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3.2.2.4轮纹病菌侵染对苹果[1十片五DS2基因表达的影B向??如图6所示,Od时,在接菌和接种空白培养基2种处理下,抗病株系“1-1-46”??叶片中基因表达量低于感病株系“1-1-40”,达到显著水平(P<0.05)。抗病株??系“1-1-46”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整体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接菌处理五AS2基因??表达量高于对照。除4d时,接菌处理下抗病株系“1-1-46”叶片中基因表达量??高于接种空白培养基(P<〇.〇5)。在0.5?d、2?d、4?d时,接种空白培养基感病株系“1-1-40”??叶片中五AS2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接菌处理,其他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接菌??处理下,在0.5?d时,抗病株系“1-1-46”叶片中五D幻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感病株系??“1-1-40”(P<0.05),之后抗病株系“1-1-46”叶片中五Z)幻基因表达量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ld-4d时,感病株系“1-1-40”叶片中五AS2基因表达量不断上升,并在??2d、4?d时显著高于抗病株系“1-1-46”中的表达量(P<0.05)?;?6d时抗病株系“1-1-46”??叶片中五基因表达量迅速增加达到最大值。在接种空白培养基处理下,感病株系??“1-1—40”叶片中五仍2基因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抗病株系“1-1-46”(P<0.05)。??,?□感病接菌??3?n?一??a?■丨几病接囷??CM?7?5?-?fjl?u?□感病未接菌??_議一???d?喊病雜菌??2-?H?a??m?B?1?:?i?T??II?1.5-?::1??if:ii?a
ee£?獻以^??KNCYAALPDNGKVIVAECILFVAPDSSLATK6WHIDAIMLAHNPG6KERTEKEFEALAKGSQFQ6FRW??hhhhhhcctttceeeeeeececcccccccctteeeehheeeescttcccchhhhhhhhhttttccrteeee??CSAFNTYAIEFLKKN??ehhtchhhhhhhhh??58?100?158?260?258?300??59?180?159?260?258?388??图16苹果COMr蛋白二级结构??Fig.?16?secondary?structure?of?apple?COMT?protein??(3)苹果基因编码蛋白二级结构??利用SOPM对£以^蛋白二级结构预测,可以得出(图17)五AS7主要由四个结??构模块组成,有(X螺旋348个,占全结构的56.31%;延伸链70个,占全结构的]1.33%;??P-转角4]个,占全结构的6.63%;无规则卷曲159个,占全结构的25.73%。??30??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苹果空间分布格局及年际动态变化分析[J]. 王利民,刘佳,高建孟. 中国农业信息. 2019(04)
[2]苹果轮纹病的诊断与防治实用技术[J]. 闫文涛,岳强,冀志蕊,周宗山,仇贵生,王雅偲.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9(08)
[3]MdWRKY40介导提高苹果与拟南芥对轮纹病菌的免疫抗性[J]. 周茜茜,邱化荣,何晓文,王宪璞,刘秀霞,李保华,吴树敬,陈学森. 中国农业科学. 2018(21)
[4]2017年国内水果市场形势分析与2018年展望[J]. 窦晓博,邵娜. 农业展望. 2018(06)
[5]玉米抗病相关基因ZmEDS1的克隆及表达分析[J]. 王艳,王新涛,杨青,代资举,张莹莹,安素妨,姜军,李保全. 玉米科学. 2018(06)
[6]抗病与感病苹果叶片应答轮纹病菌侵染的蛋白质表达差异分析[J]. 孙天骅,李佳,王涛,牛宁,徐继忠. 园艺学报. 2018(03)
[7]长期施药果园中的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和甲基硫菌灵的敏感性[J]. 安久栋,国立耘,朱小琼,宋月凤. 植物保护. 2016(02)
[8]中国苹果病害发生与分布现状调查[J]. 胡清玉,胡同乐,王亚南,王树桐,曹克强. 植物保护. 2016(01)
[9]梨轮纹病的防治方法[J]. 柴全喜,宋素智. 山西果树. 2015(04)
[10]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J]. 丁丽娜,杨瑞英,杨国兴. 微生物学通报. 2016(02)
博士论文
[1]西北地区马铃薯主栽品种的抗晚疫病性评价及致病疫霉菌候选核心RXLR效应基因的鉴定[D]. 尹军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苹果轮纹病的寄主应答反应研究[D]. 肖龙.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3]苹果MdWRKY33基因在轮纹病抗性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D]. 张芮.山东农业大学 2015
[4]苹果轮纹病防御相关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D]. 柏素花.湖南农业大学 2012
[5]拟南芥4CL3基因在类黄酮合成代谢中的功能分析[D]. 林建中.湖南大学 2009
[6]番茄与白粉菌互作的细胞学和转录组学分析[D]. 李成伟.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7
[7]木质素合成调控及其与甘蓝型油菜抗菌核病和抗倒伏性关系研究[D]. 杨向东.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8]水稻苗/穗瘟防卫反应相关基因的分离与鉴定[D]. 胡海燕.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6
硕士论文
[1]酚类物质及酚类合成相关酶与苹果灰霉病抗性的关系[D]. 马利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
[2]苹果轮纹病菌对醚菌酯的抗性风险评估[D]. 成世杰.山东农业大学 2017
[3]香豆素合成途径关键酶基因Ghpal、Ghc4h和Gh4cl在棉花抗链格孢菌中的作用分析[D]. 张珊珊.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
[4]不同苹果砧木对枝干轮纹病的抗性及对红富士苹果防御酶活性的影响[D]. 郭兴科.河北农业大学 2015
[5]在小麦—叶锈菌互作过程中TaEDS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 牛宏伟.河北农业大学 2014
[6]苹果砧木抗轮纹病鉴定方法及抗性砧木初选[D]. 孙月丽.河北农业大学 2012
[7]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枝干致病力分化与遗传多样性[D]. 彭斌.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
[8]陕西省苹果轮纹病菌的致病性分化及其对果实的侵染过程研究[D]. 林月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0
[9]苹果主栽品种β-1,3-葡聚糖酶基因转化及抗病性状检测[D]. 王英.河北农业大学 2009
[10]氮素营养对甜菜根中蔗糖代谢的调控[D]. 王晔.东北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025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0255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