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BRAP基因rs3782886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相关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24 12:05

  本文关键词:BRAP基因rs3782886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相关性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背景在皮肤病领域里,银屑病(psoriasis)作为一种常见的以红斑,鳞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复发性复杂性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20世纪人类皮肤病领域的三大顽症之一。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多见于青壮年,在我国有300多万银屑病患者,并以每年净增10万病例的速度递增。该病容易复发、难以根治,约10%-40%的患者具有关节损伤,常伴发肿瘤、自身免疫等其他系统性疾病,且多数患者终身患病,生存质量极差。银屑病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尚无根治的药物。普遍认为银屑病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多基因病,其中遗传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国际上对于银屑病易感基因定位研究已经持续了10多年。迄今为止,国内外不同研究者应用遗传连锁分析原理,通过全基因组扫描共发现了12个银屑病易感基因位点。自2008年以来,国际上主要有15篇关于银屑病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的论文相继发表,发现了一系列与银屑病发病机制可能相关的易感基因。本研究团队先前开展的银屑病大规模全外显子关联分析提示BRAP基因rs3782886可能和银屑病相关。本次基因型表型相关性研究将进一步分析BRAP基因rs3782886的遗传模式、基因型、等位基因与中国汉族人群银屑病临床表型的关系。研究目的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型按照发病年龄、家族史、疾病类型和疾病严重程度等可分为不同的临床亚型,本文分析探讨ERAP基因rs3782886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寻常型银屑病患者临床表型的关系。实验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中的16876例寻常型银屑病病例和22920例健康对照均来自于本研究团队先前全基因组外显子芯片分析中的样本,患者血样由合肥、芜湖、上海、沈阳、广州、杭州、北京等省市与本单位有合作的医院皮肤科门诊抽取。所有患者均为汉族人口,诊断标准均根据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诊断标准,每位患者均有两位临床皮肤科医师诊断为寻常型银屑病。通过结构化的问卷调查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和临床表型信息。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病例组间和病例组与对照组间不同临床表型的基因型-临床表型之间的差异。结果遗传模式分析显示BRAP基因rs3782886在显性模型下对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作用影响最大(P=4.90×10-5,OR=0.92,95%CI:0.88-0.96),rs3782886等位基因G在寻常型银屑病组中的频率低于对照组(18.2%vs.19.4%,P=1.90×10-5,OR=0.93,95%CI:0.89-0.96)。分层分析的结果表明BRAP基因rs3782886多态性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类型相关。在点滴型-斑块型两组间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37×10-4,OR=0.90,95%CI:0.84-0.95)。发病年龄≤40岁和发病年龄40岁的病例组相比,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6.20×10-2,OR=1.07,95%CI:1.00-1.16)。家族史阳性与家族史阴性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8.10×10-2,OR=0.93,95%CI:0.86-1.01);轻度与中度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间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5.19×10-1,OR=0.98,95%CI=0.92-1.04)。重度患者与中度患者组之间比较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3.03×10-1,OR=1.07,95%CI=0.94-1.21)。结论本次研究表明,BRAP基因多态性位点rs3782886在中国汉族人群中不仅与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风险有相关性,而且还与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表型相关,特别是与点滴型银屑病相关。
【关键词】:BRAP 寻常型银屑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型-表型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58.63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5-6
  • 中文摘要6-8
  • Abstract8-11
  • 1 前言11-19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19-26
  • 3 结果26-33
  • 4 讨论33-38
  • 5 结论38-39
  • 6 参考文献39-47
  • 附录47-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青林,常开齐,司本辉,闫韵洪,李积荣;银肤欣系列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2000年02期

2 耿晓兰,潘树伟,郭景春;消u曇瘟蒲俺P鸵疾

本文编号:3241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241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15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