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甘蓝种荚白化基因alb1的遗传分析及其定位

发布时间:2021-06-30 12:29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var.capitata L.)是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一种重要的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甘蓝种荚一般呈绿色,种荚白化是一种有害突变,其可直接影响其正常结实。但是甘蓝种荚白化突变体可作为研究叶绿素合成、光合作用机制和白化基因功能的材料。本研究以甘蓝白荚突变体16S569-4为材料,对其种荚表型特征、遗传规律进行研究,并利用BSA-Seq结合InDel标记构建了该基因的遗传连锁图谱。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16S569-4在开花前均生长正常,但在结荚期种荚出现白化,植株其余部分均正常。通过对白荚材料16S569-4及绿荚材料TO1000的种荚的色素含量进行测定发现,16S569-4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显著低于TO1000;利用石蜡切片观察细胞结构,结果发现突变体细胞壁畸形、细胞界限不明显、轮廓不清晰;利用电镜切片观察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发现,突变体16S569-4叶绿体内噬锇颗粒明显增多。2.将突变体16S569-4和TO1000进行杂交。F1植株的种荚均表现绿色,F2群体中绿荚与白荚符合3:1分离比...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甘蓝种荚白化基因alb1的遗传分析及其定位


被子植物叶绿素合成途径示意图(张琨,2017)

甘蓝,突变体


?幼庞?%磷酸缓冲液冲洗,再用不同浓度梯度的乙醇溶液(v/v)逐级脱水处理,利用Epon812环氧树脂进行包埋和聚合。电镜切片设备使用LKB2088型超薄切片机(LKB公司,瑞典),因为种荚组织较硬,普通玻璃刀片无法顺利切割,改用金刚石刀片,因此切片上会有不影响观察的划痕。对样品用醋酸双氧铀和柠檬酸铅双染色,样品在H-765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日立,日本)下进行观察、拍照。2.2结果与分析2.2.1白荚突变体16S569-4形态特征突变体16S569-4于2017年在569自交后代群体中发现,其种荚出现白化,可以正常开花,结少量种子(图2-1)。突变体16S569-4自交后代种荚会完全白化(图2-2)。突变体16S569-4自交后代和TO1000种荚杂交产生F1,F1种荚生长正常,种荚为绿色,结实正常。F2分离群体中出现绿荚和白荚两种表型。白荚植株在开花前期生长正常,叶片呈绿色,现蕾后,花序中花萼为白色或浅绿色,花序顶端发育异常,花蕾较小,花薹大小与569材料相比无差异(图2-3)。授粉成功后,白荚植株的种荚会长成正常大小,并产生少量的种子,种荚内部分种子能正常发芽,结荚后期少部分角果会干瘪皱缩(图2-4)。图2-1甘蓝种荚白化突变体Fig.2-1Albinopodmutantinbrassicaoleracea

花序,突变体,性状,野生型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第二章结球甘蓝白荚突变体16S569-4生物学特性研究12图2-2白荚突变体16S569-4、绿荚的花序和种荚性状特征a:16S569-4花序;b:野生型花序;c:16S569-4种荚;d:野生型种荚;Fig.2-2Inflorescencesandseedpodof16S569-4andwildtypea:Inflorescencesof16S569-4;b:inflorescencesofwildtype;c:seedpodsof16S569-4;d:seedpodsofwildtype图2-3F2分离群体中白荚花序(a)、绿荚花序(b)和F1种荚(c)Fig.2-3InflorescencesofalbinoandgreenpodsinF2segregationpopulationandseedpodsofF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普通小麦根系建成相关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J]. 陈贵菊,靳义荣,刘彩云,贾德新,樊庆琦,刘金栋,刘鹏.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04)
[2]甘蓝型油菜角果特异白化种质的遗传和生理特性[J]. 江莹芬,吴新杰,费维新,李强生,荣松柏,初明光,陈凤祥.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20(01)
[3]高等植物叶绿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 李佳佳,于旭东,蔡泽坪,吴繁花,罗佳佳,郑李婷,楚文清.  分子植物育种. 2019(18)
[4]木本植物非均质化组织石蜡切片制作方法[J]. 周乃富,张俊佩,刘昊,查巍巍,裴东.  植物学报. 2018(05)
[5]基因组测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J]. 李国治,邓卫东.  安徽农业科学. 2018(22)
[6]整合GWAS和WGCNA分析挖掘甘蓝型油菜黄籽微效作用位点[J]. 鲜小华,王嘉,徐新福,曲存民,卢坤,李加纳,刘列钊.  作物学报. 2018(08)
[7]三倍体香蕉优良品种‘Grand Nain’全基因组变异挖掘[J]. 邵秀红,胡春华,盛鸥,毕方铖,邓贵明,杨乔松,易干军.  植物生理学报. 2018(04)
[8]基于GWAS的6个免疫相关基因在大蒲莲猪和长白猪群体内的表达分析[J]. 赵雪艳,王彦平,呼红梅,王继英,郭建凤.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8(02)
[9]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鹿茸重量相关基因[J]. 胡鹏飞,徐佳萍,艾成,邵秀娟,王洪亮,董依萌,崔学哲,杨福合,邢秀梅.  遗传. 2017(11)
[10]水稻白化转绿突变体albg的鉴定和基因精细定位[J]. 简磊,王仲康,曾冬冬,秦冉,石春海,金晓丽.  核农学报. 2017(12)

博士论文
[1]白菜黄化突变体pylm遗传及突变基因定位[D]. 张琨.沈阳农业大学 2017
[2]新梢白化茶树生理生化特征及白化分子机理研究[D]. 李娜娜.浙江大学 2015
[3]小麦黄绿突变体特性研究与遗传分析[D]. 李宁.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硕士论文
[1]甘蓝杂种致死基因BoHL1和BoHL2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D]. 肖志亮.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8
[2]玉米太空诱变矮秆突变体sil与返绿白化突变体wtg的遗传分析及基因初步定位[D]. 胡朝勇.四川农业大学 2017
[3]乳酸链球菌素、ε-聚赖氨酸和壳聚糖的联合使用对鲜切胡萝卜白化现象的研究[D]. 宋遵阳.山东农业大学 2016
[4]甘蓝叶色黄化突变体YL-1的形态、生理、遗传和分子标记的研究[D]. 杨冲.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4
[5]拟南芥白化突变体pde191加糖变绿现象机制初步研究[D]. 袁新博.上海师范大学 2014
[6]大麦白化颖壳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D]. 金婷.浙江师范大学 2013
[7]小麦叶绿素缺失突变体的遗传特性与叶绿体基因表达分析[D]. 夏家平.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8]油菜生态型核不育系373S及叶片黄化突变体研究[D]. 李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577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2577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90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