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k173株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及K13基因多态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6 15:01
目的:疟疾是一种虫媒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可经雌性按蚊叮咬传播。感染疟疾后会出现高热、大汗、神昏头痛等症状,且发作呈现周期性,反复多次发作可能会导致脾肿大或者贫血,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疟疾在全球尤其是东南亚和非洲等地流行,造成每年数亿的发病和数十万的死亡,对抗疟疾的脚步不容放松。在消除疟疾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是疟原虫对各类抗疟药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青蒿素复方疗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方案,由一种青蒿素类药物如青蒿素或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蒿甲醚配伍一种半衰期较长,发挥作用较缓慢的药物如哌喹组成复方,既能提高疗效,又可以延缓耐药性的产生。青蒿素是我国医药工作者挖掘中医药宝藏的成果,青蒿素配伍哌喹制成的Artequick(ATQ)治疗疟疾是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成功实践。然而,近年来,东南亚部分地区陆续出现了疟原虫对青蒿素复方敏感性下降的情况,使得对青蒿素及青蒿素复方中的组分药物的抗性机制研究显得更为迫切。本课题以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产生抗性的分子机制为目的,在鼠疟模型上进行疟原虫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观察不同药物耐药性产生的先后及抗性程度的差异;对具有一定抗性的青蒿素和哌喹抗...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疟疾的流行及抗疟药的使用
1 概述
2 疟疾流行现状
3 抗疟药的使用
第二章 抗药性的出现和疟原虫的抗性培育
1 概述
2 疟原虫抗性的出现
3 疟原虫的抗性培育
第三章 抗性相关基因研究
1 概述
2 青蒿素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
第四章 抗性相关机制研究
1 概述
2 青蒿素结合位点的探索
3 青蒿素的作用方式
4 PI3K和PI(3)P与青蒿素抗性的关系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伯氏疟原虫K173株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章 伯氏疟原虫K173对青蒿素和哌喹抗性株的K13片段基因多态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小鼠PI3K及疟原虫PI(3)P水平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蒿素与疟疾:药物激活、作用机理及抗药性的研究进展[J]. 苏新专,李剑. 科学通报. 2017(18)
[2]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性与延缓抗性的建议[J]. 杨恒林. 中国热带医学. 2017(06)
[3]《温病条辨》脾疟病证探讨[J]. 张磊,李海波. 河南中医. 2014(06)
[4]伯氏疟原虫哌喹抗性系的建立及其抗性表型特征观察[J]. 郭虹,周利民,潘在用,黄宪希,薛伟玲,吴金燕,易国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07)
[5]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机制研究进展[J]. 胡晶莹,沈利,潘卫庆. 中国热带医学. 2009(12)
[6]脑疟佳伍用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对鼠疟原虫抗药性的延缓作用[J]. 李国福.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993(01)
[7]论《温病条辨》关于疟疾的辨证论治[J]. 朱云龙. 福建中医药. 1992(01)
[8]青蒿素及蒿甲醚抗药性伯氏疟原虫系的培育[J]. 李国福,周义清,焦岫卿.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990(02)
[9]伯氏疟原虫K173株对喹哌抗药性的实验研究[J]. 李高德. 药学学报. 1985(06)
博士论文
[1]温病病名概念研究[D]. 蔡秋杰.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鼠疟湿热证与青蒿素哌喹抗性培育相关性的初步观察[D]. 薛林路.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62731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第一章 疟疾的流行及抗疟药的使用
1 概述
2 疟疾流行现状
3 抗疟药的使用
第二章 抗药性的出现和疟原虫的抗性培育
1 概述
2 疟原虫抗性的出现
3 疟原虫的抗性培育
第三章 抗性相关基因研究
1 概述
2 青蒿素抗性相关基因的研究
第四章 抗性相关机制研究
1 概述
2 青蒿素结合位点的探索
3 青蒿素的作用方式
4 PI3K和PI(3)P与青蒿素抗性的关系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第一章 伯氏疟原虫K173株对青蒿素和哌喹的抗性培育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章 伯氏疟原虫K173对青蒿素和哌喹抗性株的K13片段基因多态性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章 小鼠PI3K及疟原虫PI(3)P水平研究
1 实验材料
2 实验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青蒿素与疟疾:药物激活、作用机理及抗药性的研究进展[J]. 苏新专,李剑. 科学通报. 2017(18)
[2]恶性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性与延缓抗性的建议[J]. 杨恒林. 中国热带医学. 2017(06)
[3]《温病条辨》脾疟病证探讨[J]. 张磊,李海波. 河南中医. 2014(06)
[4]伯氏疟原虫哌喹抗性系的建立及其抗性表型特征观察[J]. 郭虹,周利民,潘在用,黄宪希,薛伟玲,吴金燕,易国辉.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1(07)
[5]恶性疟原虫氯喹抗性机制研究进展[J]. 胡晶莹,沈利,潘卫庆. 中国热带医学. 2009(12)
[6]脑疟佳伍用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对鼠疟原虫抗药性的延缓作用[J]. 李国福.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993(01)
[7]论《温病条辨》关于疟疾的辨证论治[J]. 朱云龙. 福建中医药. 1992(01)
[8]青蒿素及蒿甲醚抗药性伯氏疟原虫系的培育[J]. 李国福,周义清,焦岫卿. 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1990(02)
[9]伯氏疟原虫K173株对喹哌抗药性的实验研究[J]. 李高德. 药学学报. 1985(06)
博士论文
[1]温病病名概念研究[D]. 蔡秋杰.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
硕士论文
[1]鼠疟湿热证与青蒿素哌喹抗性培育相关性的初步观察[D]. 薛林路.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627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6627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