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两份玉米CMS-C恢复系恢复力的测定及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发布时间:2022-08-08 21:49
  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玉米自交系Z16、7250-14-1对C黄早四和C478表现为育性恢复,本研究通过将自交系Z16、7250-14-1分别与同核异质、同质异核的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测交,鉴定测交F1育性表现,探究两份自交系对各不育系的恢保关系,通过构建F2、BC1分离群体,对两份自交系进行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并利用F2群体进行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结果如下:1、本研究通过将自交系Z16、7250-14-1分别与同质异核不育系CMo17、C698-3、C黄早四、C478以及C48-2进行测交,鉴定测交F1育性表现。结果表明,Z16和7250-14-1能完全恢复CMo17、C698-3、C黄早四和C478,而对C48-2均表现为育性部分恢复。通过与一套48-2背景下的C胞质不同亚组不育系进行测交鉴定发现,Z16对RB48-2(CII)、ES48-2(CIII)、G48-2、EC48-2及类48-2均表现为不育性保持;而7250-14-1对ES48-2(CIII)、G48...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玉米雄性不育的分类及研究进展
    1.2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败育机理的研究进展
    1.3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机理的研究进展
    1.4 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研究
    1.5 基因定位
        1.5.1 图位克隆的原理
        1.5.2 定位群体的类型
        1.5.3 常见分子标记的类型
2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3 材料和方法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材料种植及组合配制
        3.3.2 育性鉴定
        3.3.3 玉米叶片总DNA的提取
        3.3.4 PCR扩增反应体系及程序
        3.3.5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3.3.6 琼脂糖凝胶电泳
        3.3.7 分子标记的筛选
        3.3.8 分子标记的开发
        3.3.9 遗传图谱的构建
4 结果与分析
    4.1 恢保关系测定
        4.1.1 自交系Z16的恢保关系测定
        4.1.2 自交系7250-14-1的恢保关系鉴定
    4.2 遗传分析
    4.3 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4.3.1 自交系Z16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4.3.2 自交系7250-14-1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4.4 等位性检测
    4.5 候选基因的分析
5 讨论
    5.1 自交系Z16、7250-14-1对CMS-C的恢复力分析
    5.2 自交系Z16、7250-14-1所含恢复基因的遗传分析
    5.3 自交系Z16、7250-14-1恢复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5.4 恢复系Z16、7250-14-1及CR所含恢复基因的等位性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水稻温敏型叶片白化突变体tsa1的表型鉴定和基因定位[J]. 刘钰龙,刘峰,周坤能,苏晓妹,方先文,张云辉,鲍依群.  作物学报. 2016(12)
[2]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相关bHLH转录因子研究进展[J]. 刘永明,张玲,周建瑜,曹墨菊.  遗传. 2015(12)
[3]玉米雄性不育机制及其产业化应用研究进展[J]. 祁显涛,杨海龙,谢传晓.  作物杂志. 2014(06)
[4]玉米S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Rf3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预测[J]. 李鹏,肖森林,王淑霞,刘娟,赵贤容,陈化榜.  山东农业科学. 2014(08)
[5]DNA分子标记的发展及主要技术[J]. 李文,王陶.  科技资讯. 2008(30)
[6]作物QTL定位常用作图群体[J]. 蒋洪蔚,刘春燕,高运来,李灿东,张闻博,胡国华,陈庆山.  生物技术通报. 2008(S1)
[7]玉米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编辑位点研究[J]. 汪静,曹墨菊,朱英国,潘光堂,荣廷昭.  遗传. 2007(06)
[8]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进展[J]. 巩养仓,邢朝柱.  分子植物育种. 2006(S2)
[9]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J]. 胡滨,陈观平,施农农,卢江杰,王慧中.  浙江林学院学报. 2006(06)
[10]SSR标记技术在植物遗传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J]. 杨进.  中国农学通报. 2006(07)

博士论文
[1]玉米C型胞质败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D]. 黄玲.四川农业大学 2012
[2]玉米S组CMS育性不稳定现象遗传与基因定位[D]. 铁双贵.华中农业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水稻颖壳退化突变体degenerated hull 3(dh3)的表型分析与基因定位[D]. 龙珏臣.西南大学 2016
[2]玉米C型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主基因Rf4的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D]. 邵可可.河南农业大学 2011
[3]玉米C型胞质雄性败育与育性恢复遗传机理的研究[D]. 黄玲.四川农业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6722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6722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963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