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基因型和环境互作的食用菌育种技术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07 02:32
为了培育出优良栽培品种,食用菌育种需要将菌株和种群天然表型变异有效结合,借助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实现食用菌新品种的育种,降低菌株退化,创造出可以满足不同地区、环境、生态栽培需求的食用菌品种。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基因特性
2 食用菌的育种基础
3 育种技术特征及防治工作
3.1 育种技术特征
3.2 病害防治
3.3 环境管理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孢蘑菇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李正鹏,李文,李巧珍,陈明杰,黄建春,王金斌. 上海蔬菜. 2019(02)
[2]不同保藏方法对金针菇“上研1号”栽培特性的影响[J]. 王瑞娟,尚晓冬,杨慧,刘建雨,张丹,徐珍,宋春艳,章炉军. 食用菌学报. 2019(01)
[3]杏鲍菇液体菌种应用工艺参数的优化[J]. 王涛,谭琦,李玉,李正鹏,郭力刚,周峰. 上海农业学报. 2019(01)
本文编号:371207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基因特性
2 食用菌的育种基础
3 育种技术特征及防治工作
3.1 育种技术特征
3.2 病害防治
3.3 环境管理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孢蘑菇育种技术研究进展[J]. 李正鹏,李文,李巧珍,陈明杰,黄建春,王金斌. 上海蔬菜. 2019(02)
[2]不同保藏方法对金针菇“上研1号”栽培特性的影响[J]. 王瑞娟,尚晓冬,杨慧,刘建雨,张丹,徐珍,宋春艳,章炉军. 食用菌学报. 2019(01)
[3]杏鲍菇液体菌种应用工艺参数的优化[J]. 王涛,谭琦,李玉,李正鹏,郭力刚,周峰. 上海农业学报. 2019(01)
本文编号:37120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37120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