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小麦硒含量控制基因的QTL定位及遗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7-01 07:29

  本文关键词:小麦硒含量控制基因的QTL定位及遗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人体需要22种元素来维持身体需要,硒是其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之一,硒的缺乏与克山病、肌营养不良、食道癌等疾病发生成正相关关系。硒主要从膳食中获取,相比于动物性食品,植物性来源膳食中的硒相对含量较低,而小麦是人类的主要膳食来源,因此小麦籽粒中的硒含量与健康息息相关。开展富硒小麦选育被认为是克服硒元素缺乏的最经济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急需加强对控制籽粒硒含量基因的鉴定和研究。小麦是硒的非富集植物,籽粒中硒的含量普遍偏低,但在前期的研究工作中发现了一份来源于人工合成小麦的高硒含量材料SHW-L1,其籽粒硒含量是普通小麦的4-9倍。小麦籽粒中硒含量和根系形态学指标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因此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进行小麦性状的基因定位,有助于开发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实用性标记,进行利于相关基因的挖掘和利用。为了研究小麦籽粒中硒含量的遗传特点,本研究利用富硒人工合成小麦SHW-L1与普通小麦Chuanmai32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在贫硒和富硒条件下分析造成籽粒硒积累和吸收差异的遗传机制以及在不同组织中积累情况,找到控制籽粒硒含量的限制因子;系统监测不同基因型在贫硒、富硒和田间硒含量条件下的根系形态学变化,分析根系形态特征与硒营养效率的关系;探讨小麦籽粒中硒元素含量的动态累积规律,动态分析影响硒吸收、积累的QTL,阐明不同QTL的时空表达方式,了解籽粒发育过程中控制硒元素含量的QTL效应及基因作用方向,揭示籽粒硒积累和吸收的差异机制。结果表明:1.对重组自交系(SHW-L1Chuanmai32RILF9)171份小麦遗传群体进行两年一点的株高、分蘖数、扬花期等农艺性状的调查统计,表明外源施硒可以增加株高,显著提前扬花期和减少分蘖数,方差分析表明该遗传群体农艺性状受到供硒水平的显著影响。根据构建好的遗传图谱,运用软件WinQTL2.5,对2013年和2014年温江点的农艺性状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农艺性状相关QTL24个,其中在不同的环境中均表达的QTL有2个。在2D检测到1个“一因多效”QTL位点,贫硒和富硒条件检测到控制扬花期的相同位点,贡献率为7.19-17.11%。2.对171个株系及其亲本两年一点的籽粒中的Se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年测得的亲本SHW-L1Se含量均高于亲本川麦32的Se含量。根据所构建的图谱,对重组自交系(SHW-L1Chuanmai32RILF9)171份小麦遗传群体在贫硒和富硒2种浓度下籽粒中硒含量进行QTL分析,共检测到6个硒含量相关QTL,分布在3D、5A上,并且在3D (wPt-733447~wPt-667315区段,贡献率为R2=0.5582)可检测到不同环境中均表达的QTL位点,这些位点可用于小麦育种的遗传改良研究工作中。3.对171份小麦遗传群体群体进行富硒、贫硒和正常供硒条件下的水培试验,方差分析表明根系性状均受到供硒水平的显著影响。相关分析表明,重组自交系(SHW-L1Chuanmai32RILF9)群体根系性状与供硒水平均有较紧密的联系,并且在幼苗期(培养6周)较分蘖期(培养9周)更为显著,大都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对重组自交系群体(SHW-L1×Chuanmai32RILF9)在3个浓度下的12个水培根系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共检测到245个QTL,其中60个主效QTL,32个加性QTL位点,贡献率在5.42-30.41%之间,71个“一因多效”位点。其中,检测到在不同的环境中均表达的QTL,而且检测到控制总投影面积(PA)、跟总面积(SA)、根总体积(RV)的位点基本一致。4.培养6周时,富硒处理下地下部和地上部的硒含量分别是贫硒处理下的6.85倍和5.82倍,培养9周,富硒处理下地下部和地上部硒含量是贫硒处理下的2.05倍和2.10倍。小麦外源施硒,从根部到地上部分有很高的转移率,随着培养周期的延长,硒从地下部向地上部转运的速率降低,硒在作物体内的积累规律为根部茎叶籽粒。利用已构建好的遗传图谱,运用软件WinQTL2.5,对水培条件下根部和地上部的硒含量进行了QTL定位,共检测到18个硒含量相关QTL,在其中,在不同的环境中均表达的QTL2个。QTL在3D上有最大的贡献率(R2=0.5157);控制硒含量的位点随着培养周期的不同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小麦RIL群体 形态学性状 QTL 生物强化 遗传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1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文献综述10-18
  • 1.1 小麦10
  • 1.2 硒10-12
  • 1.2.1 硒的重要性10-11
  • 1.2.2 硒含量和分布11
  • 1.2.3 富硒小麦选育的必要性11-12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6
  • 1.3.1 硒的吸收和转运14
  • 1.3.2 根系与微量元素吸收的关系14-16
  • 1.4 QTL定位16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6-18
  • 第二章 RIL群体农艺性状和籽粒硒含量的QTL定位18-31
  • 2.1 材料与方法18-19
  • 2.1.1 植物材料和作图群体18
  • 2.1.2 技术路线18-19
  • 2.1.3 不同土壤施硒处理的RILs的种植19
  • 2.2 性状测定19-20
  • 2.2.1 群体农艺性状的调查19
  • 2.2.2 籽粒硒含量的测定19-20
  • 2.3 数据处理20-21
  • 2.4 结果分析21-28
  • 2.4.1 RIL群体农艺性状分析21-26
  • 2.4.1.1 RIL群体农艺性状表型调查21-22
  • 2.4.1.2 RIL群体农艺性状表型方差分析22
  • 2.4.1.3 RIL群体农艺性状表型QTL定位22-26
  • 2.4.2 RIL群体籽粒硒含量分析26-28
  • 2.4.2.1 RIL亲本籽粒Se含量表型分析26
  • 2.4.2.2 RIL群体籽粒Se含量方差分析26-27
  • 2.4.2.3 RIL群体籽粒Se含量QTL定位27-28
  • 2.5 讨论28-31
  • 2.5.1 作图群体和亲本的选择28-29
  • 2.5.2 农艺性状分析29-30
  • 2.5.3 硒在小麦籽粒中的含量和分布30-31
  • 第三章 根系形状硒含量的动态QTL定位和遗传分析31-61
  • 3.1 材料与方法31-34
  • 3.1.1 植物材料和作图群体31
  • 3.1.2 技术路线31
  • 3.1.3 表型鉴定试验设计和幼苗培养31-32
  • 3.1.4 根系性状测定32-33
  • 3.1.5 地上部和根部硒含量的测定33-34
  • 3.1.6 数据处理34
  • 3.2 结果与分析34-55
  • 3.2.1 RIL群体根部和地上部Se含量统计分析34-35
  • 3.2.2 RIL群体根部和地上部Se含量方差分析35-36
  • 3.2.3 RIL群体根部和地上部Se含量QTL定位36
  • 3.2.4 RIL群体根系性状表型分离及其相关性36-48
  • 3.2.6 RIL群体根系性状的QTL定位及效应分析48-55
  • 3.2.6.1 根系性状定位结果48-52
  • 3.2.6.2 QTL有效性分析52-53
  • 3.2.6.3 “一因多效”QTL53
  • 3.2.6.4 加性QTL53-55
  • 3.3 讨论55-61
  • 3.3.1 作图群体和亲本的选择参照第一章55
  • 3.3.2 硒在根部和地上部的分布和含量55-56
  • 3.3.3 定位结果分析56-61
  • 3.3.3.1 QTL有效性分析56-57
  • 3.3.3.2 QTL的“一因多效”57
  • 3.3.3.3 加性QTL57-58
  • 3.3.3.4 动态QTL58
  • 3.3.3.5 QTL聚集区58-61
  • 参考文献61-65
  • 致谢65-66
  • 附录66-9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翠;张涛;蒋开锋;杨莉;郑家奎;;水稻QTL定位研究进展[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09年03期

2 苏成付;邱新棉;李付振;;棉花QTL定位原理、方法和研究进展[J];中国棉花;2012年08期

3 刘宾;赵亮;张坤普;朱占玲;田宾;田纪春;;小麦株高发育动态QTL定位[J];中国农业科学;2010年22期

4 任永哲;徐艳花;白娇娇;王文静;张庆琛;马原松;裴冬丽;;调控小麦株高的QTL定位[J];种子;2014年03期

5 杨晓军;路明;张世煌;周芳;曲延英;谢传晓;;玉米株高和穗位高的QTL定位[J];遗传;2008年11期

6 章珍;翟洪翠;王华忠;;小麦株高性状的QTL定位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7 郝转芳;李新海;张世煌;;玉米耐旱QTL定位研究进展[J];玉米科学;2007年02期

8 林冬枝;张永娟;张俊芝;罗利军;董彦君;;水稻苗期生长对缺磷响应的QTL定位(英文)[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年01期

9 张国宏;杨德龙;栗孟飞;李兴茂;倪胜利;幸华;;小麦株高发育动态QTL定位及其与水分环境互作遗传分析[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12年09期

10 左海龙;肖珂;张永娟;张俊芝;巩迎军;董彦君;;控制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其离体叶片叶绿素降解速度相关的QTL定位(简报)[J];分子细胞生物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正伟;王志春;林鸿宣;矢野昌裕;;水稻耐碱性QTL定位分析[A];2005年全国植物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2 王晓明;蒋锋;刘鹏飞;张姿丽;陈青春;;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研究[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3 万建林;;水稻耐亚铁毒的QTL定位及遗传分析[A];湖北省遗传学会、江西省遗传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冯跃;曹立勇;吴伟明;沈希宏;占小登;翟荣荣;王汝慈;陈代波;程式华;;水稻苗期耐低氮胁迫的QTL定位[A];2009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景蕊莲;杨德龙;昌小平;;小麦几个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QTL定位分析[A];2006年中国植物逆境生理生态与分子生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6 刘文欣;;玉米多分离群体的QTL定位方法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7 岳兵;薛为亚;邢永忠;靳德明;张启发;;水稻后期抗旱性QTL定位[A];湖北省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8 吴海滨;张淑玲;赵德刚;李迪;;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及一个极度偏分离分子标记的分析[A];海南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绍波;章志宏;段世华;李绍清;付彬英;李阳生;朱英国;;水稻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QTL定位[A];湖北省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0 陈美霞;祁建民;危成林;谢增荣;林培清;兰涛;;红麻6个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A];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菁;九刺鱼适应性进化中形态变化及形态学数量性状的QTL定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2 崔阔澍;彩色马铃薯高密度分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花青素等重要性状QTL定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5年

3 张永虎;向日葵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抗旱相关农艺性状QTL定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4年

4 刘立盘;大麦旗叶重要性状的QTL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5 龚文兵;香菇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D];华中农业大学;2014年

6 陈志德;水稻不同品种耐镉性鉴定及耐镉胁迫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7 魏昕;玉米丝裂病遗传效应分析及其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07年

8 刘丽华;罗汉果遗传图谱构建及农艺性状QTL定位[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9 白斌;普通小麦条锈病成株抗性QTL定位与白粉病成株抗性QTL聚合[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0 毛双林;小麦重要性状QTL元分析及光合功能与耐湿性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萍;小麦氮高效材料筛选及氮效率相关性状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2 蒋云峰;西藏半野生小麦强休眠性状的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3 田凡;利用高代自交系构建小麦的SSR标记遗传图谱与分蘖数的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唐昊;1RS.1BL易位对小麦品质特性及地域稳定性的影响及其QTL定位[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5 李冬梅;饲草型小黑麦的遗传图谱构建及草产量和抗锈病相关基因的QTL定位[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6 胡雅君;小麦花后不同器官WSC积累转运相关性状QTL定位及元分析[D];甘肃农业大学;2016年

7 连俊方;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小麦遗传图谱构建及株型相关性状的QTL定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8 李祥孔;牙鲆家系建立和生长、性别相关性状数量遗传分析及QTL定位[D];大连海洋大学;2016年

9 石广丽;山葡萄分子遗传图谱构建及霜霉病抗性QTL定位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6年

10 王嘉;甘蓝型油菜株高、第一分枝高度和分枝数的QTL定位以及株高候选基因的克隆[D];西南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小麦硒含量控制基因的QTL定位及遗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5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505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5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