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ClHSP70与ClHSP9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本文关键词:甘菊ClHSP70与ClHSP90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摘要】:该研究以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为实验材料,通过RT-PCR方法从甘菊转录组数据中分离出热激蛋白合成相关基因,命名为ClHSP70和ClHSP90。序列分析表明,ClHSP70基因ORF全长为2 559bp,编码852个氨基酸,蛋白功能区预测表明含有典型的HSP70蛋白NBD和SBD保守结构域;ClHSP90基因ORF全长为2 094bp,编码697个氨基酸,含有HATPase结构域和HSP90保守结构域。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甘菊ClHSP70与大豆(Glycine max)和烟草(Nicotiana tomentosiformis)HSP70蛋白有较高的一致性,ClHSP90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HSP90高度相似;实时荧光定量表达分析表明,在42℃处理不同时间,甘菊叶片中ClHSP70和ClHSP90基因表达均在0.5h时显著增加,1h达到最大值,2h后缓慢下降;不同组织表达分析表明,甘菊在42℃处理1h后,ClHSP70在成熟叶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嫩叶和根等其他组织;ClHSP90在成熟茎中的表达量最高。研究说明,ClHSP70和ClHSP90基因具有热激蛋白特征,参与了甘菊热胁迫应答过程,该研究结果为以后深入研究其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作者单位】: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北京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甘菊 ClHSP ClHSP 热胁迫
【基金】: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专项(KJCX20140109)
【分类号】:S682.11
【正文快照】: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s)是在热激条件下被诱导且表达增加的一部分特异蛋白质,在植物应对外界环境压力,如干旱、盐、低温及高温等时起着重要的作用[1]。HSPs的积累与生物耐热性呈正相关,也就是说,在热胁迫下HSPs的积累可以提高植株的耐热性。HSPs种类存在范围很广,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林,黄佩卿,王颖,郑文华,刘东;深圳发现有害杂草—微甘菊[J];植物检疫;2000年04期
2 王琳琳;孙荣生;戴思兰;;甘菊无土栽培基质试验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9期
3 张运晖;王秋云;吴亚妮;姚雷;;德国甘菊蒸馏水有机成分分析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彭玉华;黄河;戴思兰;;野生植物资源甘菊的研究进展[J];中国园艺文摘;2010年10期
5 庞雄飞;李丽英;;恶性杂草 微甘菊[J];大自然;2000年03期
6 牛雅静;黄河;杨可;王斌;戴思兰;;甘菊水培体系的建立[J];中国园艺文摘;2011年11期
7 丁焱;付建新;戴思兰;;甘菊种子萌发特性及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规律[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8 莫南;张林;李咏梅;王根权;赵剑锋;于学安;;德宏州微甘菊危害农作物情况及防除措施[J];中国植保导刊;2007年11期
9 刘占磊;黄丛林;张秀海;于荣;吴忠义;;甘菊遗传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4期
10 马炜梁;热带美洲来的“入侵者”[J];大自然探索;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莫南;王根权;赵剑锋;于学安;;荒地微甘菊防除方法研究简报[A];植物保护与现代农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姚雷;黄健;池强;陈玲;;两种甘菊生长习性及精油成分差异性分析[A];2004年中国香料香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付建新;杨艳婷;王琳琳;戴思兰;;光周期途径诱导甘菊成花特性研究[A];中国观赏园艺研究进展2012[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生态入侵[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2 实习记者 信紫微;环保,我们在行动[N];珠海特区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河;甘菊响应盐诱导的分子机理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付建新;短日照诱导甘菊成花转变的分子机理[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3 丁焱;DFL基因在甘菊中的转化与表达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4 马月萍;甘菊LEFAY同源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曹华雯;甘菊BADH基因启动子功能鉴定及诱导型启动子的分离[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6 刘振林;甘菊BADH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瞬时表达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7 董凤丽;甘菊NAC基因的功能研究及对露地菊花的遗传转化[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彭玉华;甘菊耐盐性分析及DlBADH基因启动子转化菊花试验[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刘占磊;甘菊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用TPS1基因进行遗传转化的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朱凯;甘菊NAC同源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4 刘杰;甘菊ClCBF家族基因分离及其对拟南芥的转化[D];东北林业大学;2013年
5 王春花;甘菊精油肝经循经按揉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研究[D];湖南中医学院;2003年
6 王琳琳;光周期诱导甘菊成花中ClFT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李芳;LFY同源基因DFL对甘菊成花的影响[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186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518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