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转基因玉米“双抗12-6”草甘膦耐受性、生存竞争力及其对杂草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7 09:08

  本文关键词:转基因玉米“双抗12-6”草甘膦耐受性、生存竞争力及其对杂草多样性影响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转基因玉米“双抗12-6” cry1Ab/cry2Aj epsps 草甘膦耐受性 生存竞争力 杂草多样性的影响


【摘要】:转cry1Ab/cry2Aj融合基因和G10evo-epsps基因抗虫耐草甘膦玉米“双抗12-6”是一种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经过优化的抗虫基因cry1Ab/cry2Aj和草甘膦抗性基因epsps导入到受体而获得的玉米新品种。本试验所用的cry1Ab和cry2Aj的融合基因是同时利用两种在玉米中具有相同表达量的抗虫Bt基因,两个不同类型的抗虫基因同时表达有可能减缓害虫抗性的发生,有利于抗虫转基因玉米的长期有效利用。抗草甘膦基因是一种来自于叶绿体的5-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合成酶(epsps)的基因。在以前的室内试验、大田试验中,转基因抗虫耐草甘膦玉米“双抗12-6”抗虫和耐草甘膦能力均为良好。我们于2014-2015年在浙江大学转基因试验农场进行了生产试验,研究了转基因玉米“双抗12-6”的草甘膦耐受性、生存竞争力及其对杂草多样性的影响,结果如下:1)大田喷施草甘膦(农达)试验表明:在不喷施除草剂、喷施推荐量除草剂、推荐量2倍除草剂的3个处理中,转基因玉米“双抗12-6”对草甘膦(农达)除草剂耐受性很强,不管是在喷药1周、2周还是4周后,草甘膦(农达)对其生长发育均无明显影响,而对照的非转基因玉米郑单958对农达除草剂非常敏感,在一周后就被全部杀死。另外,喷施草甘膦对转基因玉米的产量不会造成明显的影响。2)对转基因玉米的田间竞争力试验结果表明:在荒地条件下,转基因玉米“双抗12-6”与对照的非转基因玉米在生存竞争方面无显著差异。而在栽培地条件下,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在株高、覆盖度以及产量方面均无显著差异。3)对田间杂草多样性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转基因玉米田与对照的非转基因玉米田内,杂草种类、密度等均无明显差异,即转基因玉米对田间杂草多样性并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双抗12-6” cry1Ab/cry2Aj epsps 草甘膦耐受性 生存竞争力 杂草多样性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S513;S451
【目录】:
  • 致谢6-8
  • 摘要8-9
  • Abstract9-13
  • 1、文献综述13-41
  • 1.1 转基因作物研究进展14-19
  • 1.1.1 全球转基因作物研究进展14-17
  • 1.1.2 我国转基因作物研究进展17-19
  • 1.2 转基因抗虫玉米研究进展及应用19-29
  • 1.2.1 杀虫晶体蛋白(ICPs)20-22
  • 1.2.1.1 Cry蛋白的分类及杀虫范围20-21
  • 1.2.1.2 Cry蛋白的杀虫机理21-22
  • 1.2.2 营养期杀虫蛋白(VIPs)22-29
  • 1.2.2.1 VIPs蛋白的分类与杀虫活性22-28
  • 1.2.2.2 VIPs的杀虫机理28-29
  • 1.3 转基因抗草甘膦作物研究进展及应用29-34
  • 1.3.1 草甘膦以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29-31
  • 1.3.2 草甘膦的性质及其作用机理31-32
  • 1.3.3 转基因抗草甘膦玉米研究进展32-34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34-41
  • 1.4.1 转基因抗虫耐除草剂玉米品种双抗12-6概况34
  • 1.4.2 受体植物的安全性34-35
  • 1.4.3 基因操作安全性35-36
  • 1.4.4 转基因玉米遗传物质向其他植物、动物或者微生物发生转移的可能性36
  • 1.4.5 转基因玉米转变成杂草的可能性36
  • 1.4.6 转基因玉米的抗虫性及其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36-37
  • 1.4.7 转基因玉米的食用安全性37
  • 1.4.8 试验目的及意义37-41
  • 2、转基因抗虫耐草甘膦玉米除草剂耐受性鉴定41-45
  • 2.1 试验目的41
  • 2.2 试验地点41
  • 2.3 试验材料41
  • 2.4 试验方法41-42
  • 2.4.1 田间设计41-42
  • 2.4.2 播种以及田间管理42
  • 2.5 调查与记录42-43
  • 2.5.1 转基因玉米“双抗12-6”草甘瞵耐受性调查42-43
  • 2.5.2 玉米产量性状测定43
  • 2.6 数据分析43
  • 2.7 结果与分析43-44
  • 2.7.1 转基因玉米除草剂耐受性43-44
  • 2.7.2 转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产量测定44
  • 2.8 结论44-45
  • 3. 转基因抗虫耐草甘膦玉米生存竞争力检测45-53
  • 3.1 试验目的45
  • 3.2 试验材料45
  • 3.3 试验地点45
  • 3.4 试验设计45-46
  • 3.4.1 荒地试验设计45-46
  • 3.4.1.1 小区排列45
  • 3.4.1.2 播种时间、方式与播种量45-46
  • 3.4.2 栽培地试验设计46
  • 3.4.2.1 小区排列46
  • 3.4.2.2 播种时间、方式与播种量46
  • 3.5 调查方法46
  • 3.5.1 荒地调查46
  • 3.5.2 栽培地调查46
  • 3.6 数据分析46
  • 3.7 结果分析46-52
  • 3.7.1 荒地生存竞争力检测46-49
  • 3.7.2 栽培地生存竞争能力检测49-52
  • 3.7.2.1 栽培地玉米株高调查结果49-50
  • 3.7.2.2 栽培地玉米覆盖度调查结果50-51
  • 3.7.2.3 裁培地玉米产量调查结果51-52
  • 3.8 结论52-53
  • 4. 转基因抗虫耐草甘膦玉米对田间杂草多样性的影响53-57
  • 4.1 试验目的53
  • 4.2 试验地点53
  • 4.3 试验材料53
  • 4.4 试验方法53-54
  • 4.4.1 试验设计53-54
  • 4.4.2 播种以及田间管理54
  • 4.5 调查与记录54
  • 4.6 数据分析54
  • 4.7 结果与讨论54-57
  • 4.7.1 转基因抗虫耐草甘膦玉米对2014年田间主要杂草多样性的影响54-55
  • 4.7.2 转基因抗虫耐草甘膦玉米对2015年田间主要杂草多样性的影响55-57
  • 5、讨论57-61
  • 6、参考文献61-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美发现转基因玉米产生的毒物可渗入土壤[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00年02期

2 黎裕,王天宇,石云素;转基因玉米的研究现状与未来[J];玉米科学;2000年04期

3 ;美发现转基因玉米产生的毒物可渗入土壤[J];饲料广角;2000年01期

4 毛磊;;转基因玉米产生的毒物可渗入土壤[J];农药市场信息;2000年02期

5 ;美国农民慎重种植转基因玉米[J];中国农业信息快讯;2001年03期

6 ;美最新研究怀疑转基因玉米抗害虫的能力[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1年05期

7 汪重;;美发现转基因玉米产生的毒物可渗入土壤[J];农药市场信息;2001年04期

8 未名;美国环保局重行批准使用转基因玉米[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年03期

9 ;法美科学家为转基因玉米“平反”[J];种子世界;2002年05期

10 冯俊扬;;墨西哥野生玉米受到转基因玉米威胁[J];农药市场信息;2002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悦冰;郎志宏;黄大f ;;利用瞬时表达体系检测不同内含子在转基因玉米中的增强效应[A];中国农业生物技术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韩庚辰;;我国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的机遇与挑战[A];创新生物经济环境,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第四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2010海峡两岸重大生物技术产业化论坛会刊[C];2010年

3 张士龙;贺正华;黄益勤;;抗虫、耐渍转基因玉米种质的创制[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4 曹修岭;路银贵;邸垫平;张志燕;刘贺;田兰芝;张爱红;张艳敬;石林丹;徐进;段西飞;韩成贵;苗洪芹;李大伟;于嘉林;;rnc70基因介导的高抗RBSDV转基因玉米新品系的创制[A];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威;王坤;王学永;刘丽;番兴明;;高赖氨酸转基因玉米的鉴定和检测[A];2012年全国玉米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暨新品种展示观摩会论文及摘要集[C];2012年

6 张红伟;张红梅;郑祖平;陈刚;王国英;谭振波;;Bt转基因玉米的获得及其对玉米螟的抗性分析[A];2003年全国作物遗传育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红伟;谭振波;刘欣洁;杨华;;Bt转基因玉米株系T123抗螟性和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分析[A];2004全国玉米种质扩增、改良、创新与分子育种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张红伟;刘欣洁;谭振波;;Bt转基因玉米株系T123的培育及其抗螟性和农艺性状的鉴定分析[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海滨;张晓霞;李芳;王国英;刘允军;;Cry1Ie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等同性鉴定[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07年第1期[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龙云;欧盟拟对转基因玉米发“通行证”[N];经济参考报;2004年

2 郑晓春;英拟对转基因玉米种植开绿灯[N];科技日报;2004年

3 记者 张亮;大批转基因玉米流入美国市场[N];科技日报;2005年

4 记者柴世宽、熊思浩;赞拒绝美转基因玉米[N];人民日报;2002年

5 记者 卢苏燕 王艳红;科学家为转基因玉米平反[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6 卢苏燕;就转基因玉米上市 欧盟未能达成一致[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本报记者 张桂敏;转基因玉米种子在菲律宾喜忧参半[N];农资导报;2006年

8 记者 张之简;法国暂停种植转基因玉米[N];经济参考报;2008年

9 记者 刘钢;长期吃某种转基因玉米,可能影响老鼠生育[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10 胡军华;孟山都:转基因玉米影响生育缺乏依据[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周宏专;猪病毒性腹泻病转基因玉米疫苗的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年

2 路兴波;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性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技术[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3 赫福霞;抗虫/耐草甘膦多价转基因玉米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8年

4 王柏凤;转基因玉米对跳虫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4年

5 马金霞;非编码基因zm401对玉米小孢子发育的影响[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6 李京;新型转基因抗草甘膦玉米的培育及转基因玉米安全控制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7 孙鹤;连接肽2A和LP4/2A在玉米中的剪切分析及抗虫耐除草剂转基因玉米的获得[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8 白云凤;利用不同策略获得抗SCMV转基因玉米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霞;赤霉菌Gibberella sp.F75来源的α-半乳糖苷酶转基因玉米的培育[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2 任珍静;转mAM79基因玉米的获得及草甘膦抗性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年

3 李玲;转NJB(Cry1Ab/Cry2Aj)和G10evo基因玉米“12-5”的营养学评价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4 杨欢;富维生素E转基因玉米对0~3周龄肉仔鸡生产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D];甘肃农业大学;2015年

5 王兆明;转基因玉米检测的内参基因筛选与鉴定[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6 杨丽丽;Bt-mCry1Ac基因在抗虫转基因玉米中的表达及其对斑马鱼毒性效应的初步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4年

7 王江;两种代表性生物对转基因玉米响应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王清华;转基因玉米BT11和T-25品系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的建立[D];大连工业大学;2014年

9 赵思楠;转基因玉米“双抗12-6”草甘膦耐受性、生存竞争力及其对杂草多样性影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10 沈雨萌;转基因玉米质粒标准分子的构建与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295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5295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f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