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构建、表达及酶学性质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融合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构建、表达及酶学性质的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β-甘露聚糖酶 催化域 碳水化合物结合域 热稳定性 底物亲和力
【摘要】:宇佐美曲霉(Aspergillus usamii)YL-01-78的糖苷水解酶5家族β-甘露聚糖酶(Au Man5A)是一种仅含催化域(CM)的单结构蛋白。为改善其酶学性质,基于理性设计将海栖热胞菌(Thermotoga maritima)MSB8的27家族碳水化合物结合域(CBM27)融合至Au Man5A的C-端,并采用重叠PCR技术构建融合酶基因Auman5A-cbm27。分别将Auman5A-cbm27和Auman5A在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表达,对重组表达产物re Au Man5A-CBM27和re Au Man5A进行纯化和酶学性质测定。结果表明,re Au Man5A-CBM27和re Au Man5A的最适温度均为68℃;两者分别在68和60℃及以下稳定。同时,前者较后者具有更广泛的p H稳定范围。re Au Man5ACBM27对角豆胶的Km值由融合前的1.7 mg/m L降至0.7 mg/m L,表明Au Man5A的底物亲和力得到了提高。
【作者单位】: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
【关键词】: β-甘露聚糖酶 催化域 碳水化合物结合域 热稳定性 底物亲和力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271811)
【分类号】:Q55;Q78
【正文快照】: Analysis of a Fusionβ-Mannanaseβ-甘露聚糖酶是内切β-1,4-D-甘露聚糖酶(endo-β-1,4-D-mannanase,EC 3.2.1.78)的简称,根据其一级结构和疏水簇分析,几乎所有β-甘露聚糖酶可归为糖苷水解酶5、26和113家族(http://www.cazy.org/fam/acc_GH.html)[1]。β-甘露聚糖酶广泛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勇;王艳;;一种酸性β-甘露聚糖酶作用特性的分析研究[J];饲料工业;2010年08期
2 唐卫华;王瑞明;肖静;李丕武;曲丽娜;孙红梅;杨亚威;;β-甘露聚糖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J];生物技术;2013年02期
3 张莹莹;张会;李杰;;构建β-甘露聚糖酶的黑曲霉工程菌[J];生物技术;2013年03期
4 史益敏,沈曾佑,张志良,颜季琼;魔芋球茎中的β-甘露聚糖酶[J];植物生理学报;1990年03期
5 龙健儿,陈一平;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现状[J];微生物学杂志;1998年03期
6 王素静;夏国威;;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现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8期
7 程立忠,张理珉,丁骅孙,沙涛,张汉波;丙酮沉淀法提取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条件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4期
8 熊惷,干信;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R_(10)的产酶特性研究[J];工业微生物;2005年02期
9 陈小兵;丁宏标;乔宇;;β-甘露聚糖酶的酶学性质、工农业应用及基因工程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5年S1期
10 蒙海林;张云开;凌敏;陈桂光;梁智群;;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选育[J];现代食品科技;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酸性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A];饲用酶制剂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史宝军;;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及其在猪营养中的应用[A];2009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潘明;;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进展[A];2010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艳丽;许少春;柳永;许尧兴;;微生物发酵生产β-甘露聚糖酶的最适条件研究[A];饲用酶制剂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峻;何志敏;;地衣芽孢杆菌中性β-甘露聚糖酶的分离纯化[A];第三届全国传质与分离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熊惷;干信;;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R_(10)的产酶特性研究[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7 韩健;齐崴;何志敏;刘朝辉;赵宏巍;;β-甘露聚糖酶发酵液絮凝条件的统计学筛选[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8 周鹏;PritiKatrolia;闫巧娟;杨绍青;张盼;江正强;;米黑根毛霉β-甘露聚糖酶的晶体结构研究[A];中国晶体学会第五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大会(大分子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12年
9 何志敏;;β-甘露聚糖酶水解魔芋粉制取低聚甘露糖[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10 皮雄娥;费笛波;王龙英;冯观泉;袁超;;饲用酸性β-甘露聚糖酶酶学性质的研究[A];浙江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桂科;β-甘露聚糖酶研究项目验收[N];中国化工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剑芳;黑曲霉酸性β-甘露聚糖酶及制备魔芋低聚糖研究[D];江南大学;2007年
2 李雅楠;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新基因的快速筛选、克隆及表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3 李慧玲;高产β-甘露聚糖酶菌株选育、构建及其酶学特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年
4 唐存多;β-甘露聚糖酶的基因克隆、分子改造及低聚甘露糖的酶法制备[D];江南大学;2013年
5 孙中涛;苹果渣与棉粕固态发酵生产NSP酶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鑫;芽孢杆菌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分子克隆及高效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年
2 毛绍名;枯草杆菌β-甘露聚糖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6年
3 张晓龙;毕赤酵母高效表达β-甘露聚糖酶的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5年
4 高会战;日粮中添加β-甘露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肠道健康的影响[D];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
5 靖德军;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株的分离鉴定、产酶条件优化及其酶学性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年
6 杨苗;β-甘露聚糖酶产生菌的筛选鉴定、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特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7 董运海;改造loop结构提高β-甘露聚糖酶耐热性和催化效率[D];江南大学;2016年
8 王春娟;β-甘露聚糖酶与27家族CBM的融合及连接肽的优化[D];江南大学;2016年
9 盛金萍;黑曲霉酸性β-甘露聚糖酶液体发酵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10 张树飞;黑曲霉酸性β-甘露聚糖酶高产菌株的诱变育种及固态发酵[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21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621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