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

发布时间:2017-08-07 16:01

  本文关键词: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克隆


  更多相关文章: 芋头 过氧化物酶基因 hiTAIL-PCR 克隆


【摘要】:根据芋头的密码子使用频率,用i CODEHOP设计简并引物扩增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序列,待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非侧翼序列扩增成功后,依据其序列合成hiTAIL-PCR引物扩增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的两侧序列。结果从芋头基因组DNA中克隆出1 165 bp序列,经同源性分析为过氧化物酶基因的部分序列;再利用hiTAIL-PCR技术可以扩增出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的两侧序列,扩增序列为689 bp,测序结果能与1 165 bp序列拼接到一起,长1 854 bp。与已知的过氧化物酶进行序列比对,发现两侧还有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因此进行第2次hiTAIL-PCR,扩增出165 bp芋头过氧化物酶基因的侧翼序列,拼接后得到2 019bp。用Softberry上的基因预测软件分析后,发现包含过氧化物酶4个外显子,同源性分析表明,此过氧化物酶基因为含血红素的第三类过氧化物酶。
【作者单位】: 广东海洋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芋头 过氧化物酶基因 hiTAIL-PCR 克隆
【基金】: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子课题分项目(200903017-08)
【分类号】:S632.3;Q943.2
【正文快照】: 芋头(Colocasia esculenta)主要种植于热带地区,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2016年国际粮农组织报告,2004—2014年期间,我国的芋头年均生产量居全球第在大多数情况下获得的主要产物片段为1~3kb[12]。hi TAIL-PCR技术非常实用[13-16]。例如,郭翠等[14]通过一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远明,张媛媛,刘均洪;利用苯胺检测过氧化物酶活力的方法[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5期

2 战广琴,李耀亭,黄有凯;对过氧化物酶鉴定实验的改进[J];生物学杂志;2003年02期

3 孙立水;高强;;过氧化物酶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工技术与开发;2006年12期

4 王刊;王菊芳;;辣根过氧化物酶在亲水性离子液体中的活性与稳定性研究[J];分子催化;2009年01期

5 王志兵;赵杨;邱志举;赵立冬;邱芳萍;;豆壳过氧化物酶的酶学性质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5期

6 潘家秀;何慕璋;蒋传葵;杨佩娟;;高活性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制备[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0年05期

7 颜丽英,朱天玑,陈家汉;硫酸厂的空气对植物叶片中过氧化物酶的影响[J];环境科学;1985年02期

8 方林求;;唾液过氧化物酶[J];生命的化学(中国生物化学会通讯);1987年06期

9 朱遐;;过氧化物酶作植物细胞培养物生长指示剂[J];生物技术通报;1991年07期

10 胡嗣基;毛祖芬;;“过氧化物酶的定性反应”实验的改进[J];生物学杂志;199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吴元喜;郑海;;利用双水相萃取方法提取纯化过氧化物酶[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八届第十七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史晓儒;李玉英;张政;王转花;;苦荞麸皮中一种过氧化物酶的纯化及部分性质研究[A];2004年全国生物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宋永海;汪莉;任春波;刘志国;魏刚;王丽;孙兰兰;朱果逸;李壮;;基于固定在DNA网络膜中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的新型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制[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4 刘建忠;王腾利;宋海燕;周少君;计亮年;;改善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催化活性的分子工程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酶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5 丁宝莲;张孝琪;颜季琼;;共价结合于壁的过氧化物酶的调节作用[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6 毛亮;高士祥;;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失活机理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7 操小栋;钱静;刘松琴;;大孔二氧化硅泡沫中葡萄糖氧化酶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化及催化活性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中华;细胞色素c向过氧化物酶结构—功能的转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波;辣根过氧化物酶的超滤分离及性质表征[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2 王贤慧;大黄鱼过氧化物酶Ⅳ的抗氧化活性与其互作蛋白的初步研究[D];集美大学;2014年

3 徐芝勇;大豆过氧化物酶的酶学特性与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汪立群;一种新型染料脱色过氧化物酶的鉴定及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5 韩凤;番薯过氧化物酶的纯化及其催化鲁米诺化学发光特性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1年

6 魏池泉;云南白芸豆过氧化物酶的提取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7 周嘉裕;辣椒多倍体诱导研究及其过氧化物酶同功酶的初步分析[D];四川大学;2002年

8 钟凤;重组ZEN降解酶A4-Prx的纯化、酶学特性和降解产物初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李瑜;大豆过氧化物酶-H_2O_2-KI体系的抗菌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10 阙瑞琦;莲藕过氧化物酶的分离纯化、性质研究及固定化初探[D];西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35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635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4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