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双齿围沙蚕诱导型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及Cu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发布时间:2017-08-31 08:45

  本文关键词:双齿围沙蚕诱导型热休克蛋白70基因的克隆及Cu胁迫下的表达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双齿围沙蚕 热休克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重金属胁迫


【摘要】:本研究主要评估了双齿围沙蚕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的分子特征,记录了其对于液态Cu~(2+)胁迫的基因表达情况,并通过测序获得的HSP70 cDNA序列与其他沙蚕及无脊椎动物HSP70同源性比对来判定蛋白特性.结果表明:该HSP70基因全长cDNA序列共2161bp,包括5'非翻译区48 bp,3'非翻译区142 bp,一个多聚腺苷酸信号序列(AATAAA)和Poly A尾巴以及开放阅读框1971 bp.阅读框共编码656个氨基酸,总分子量为71.43 kD,理论等电点为5.15.该氨基酸序列中含有HSP70家族的3个签名序列——IDLGTTYS、IFDLGGGTFDVSIL和IVLVGGSTRIPKIQK,以及细胞质特异性调控基序EEVD,C端重复序列GGMP.同源性分析表明,本研究所获双齿围沙蚕HSP70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序列相似性高达94%,与其他无脊椎生物的HSP70相似性也高达79%以上.荧光实时定量PCR分析表明,Cu~(2+)(0.2~5.0mg·L~(-1))胁迫能够显著诱导沙蚕HSP70 mRNA表达,并于1d后达到峰值.本研究系统描述了双齿围沙蚕HSP70的分子特性,其可被液态Cu~(2+)诱导表达,具备作为环境污染分子生物标记物的潜力.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污染生态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辽宁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双齿围沙蚕 热休克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重金属胁迫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202;31470552) 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17B04)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2232)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
【分类号】:X503.22;Q78
【正文快照】: 学环境学院,沈阳110036)本文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1202,31470552)、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C17B04)、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2232)和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清良,赵强;饵料对双齿围沙蚕生长发育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1992年04期

2 蒋福兴,王维中,黄耀生,赵清良,徐家铸;大米草-双齿围沙蚕相关性初探[J];生态学报;1992年01期

3 赵清良,赵强;启东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资源状况及开发对策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4 邓锦松;马u!;牛化欣;董双林;苏跃朋;;投放双齿围沙蚕养殖中国明对虾实验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07年02期

5 石小平,赵清良;几种生态因子对双齿围沙蚕早期生活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1993年05期

6 赵清良,赵强,徐家铸;启东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生物量变化规律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1期

7 岳宗豪;樊鑫;赵欢;任洪伟;张旭峰;周一兵;;双齿围沙蚕Cu/Zn-SOD cDNA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4年04期

8 吴建新,邵营泽,李信书;双齿围沙蚕的早期发育[J];生物学通报;2005年06期

9 邓锦松;马u!;牛化欣;田相利;苏跃朋;;投放双齿围沙蚕对虾池底质的修复作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S2期

10 汪靖超;赵峰;李荣贵;王斌;;双齿围沙蚕蛋白酶的纯化及其性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威;黄翔鹄;李长玲;;无土养殖条件下温度对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的影响[A];2010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蒋霞敏;林少珍;王春琳;;双齿围沙蚕营养成分分析[A];中国海洋生化学术会议论文荟萃集[C];2005年

3 姜光域;钱冬萌;宋旭霞;闫志勇;王斌;;双齿围沙蚕消化道D2菌株胞外蛋白酶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初步探讨[A];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0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4 谭烨辉;江小桃;柯志新;黄良民;;大亚湾养殖水域底栖生物+藻类立体修复体系的初步研究[A];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水环境分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海洋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猛;怎样养双齿围沙蚕[N];中国海洋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志勇;双齿围沙蚕消化道菌群的分析和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达;不同环境条件对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幼体发育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2 杨威;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1年

3 刘莹;双齿围沙蚕的分子系统地理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4 岳宗豪;双齿围沙蚕雌激素受体和卵黄蛋白原基因的克隆及在苯并(a)芘诱导下的表达特征[D];大连海洋大学;2014年

5 张柏东;双齿围沙蚕消化道降油细菌的分离鉴定及菌群多样性分析[D];大连海洋大学;2013年

6 邓锦松;投放双齿围沙蚕和毛蚶对虾池的生物修复作用[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田雨露;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形态学研究及其对Pb~(2+)的毒性响应[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8 盖珊珊;山东沿海不同地理群体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 aibuhitensis)的早期发育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9 高t,

本文编号:7646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7646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4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