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TCR-CD3 zeta基因多态性及其mRNA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3 08:42

  本文关键词:TCR-CD3 zeta基因多态性及其mRNA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类风湿关节炎 CD247 TCR-CD3 zeta 单核苷酸多态性 信使RNA


【摘要】:目的最近有研究表明TCR-CD3 zeta(也称作CD247,以下统称CD247)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此篇研究我们探讨CD247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RA易感性以及抗体状态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也检测和分析了RA患者和健康对照PBMCs中的CD3ζm RNA表达水平,从基因转录表达水平探讨CD247基因与RA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在612例RA患者和848例健康对照检测了CD247基因3位点(rs704853,rs1214611 and rs858554)的基因多态性,采用Fluidigm 192.24 Dynamic Array?Integrated Fluidic Circuit(IFC)进行基因分型实验;采用RT-PCR技术检测RA患者和健康对照PBMCs中的CD3ζm RNA表达水平;用SPSS 11.5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位点rs858554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RA的易感性在所有模型中均存在显著相关;此外,我们还发现rs858554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和等位基因频率与ACCP、RF抗体状态显著相关;然而,我们没有发现另外两个位点(rs704853,rs1214611)的基因多态性与RA的易感性和抗体状态存在相关。基因表达研究显示,CD3ζm RNA表达水平在RA患者的PBMCs中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21);此外,ACCP抗体阳性的RA患者PBMCs中CD3ζm 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CCP抗体阴性的患者(P=0.038);我们还发现高活动组患者的CD3ζm 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低活动组患者(P=0.005);RA患者的CD3ζm RNA表达水平与DAS28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s=-0.535,P=0.001)。我们还分析了易感位点rs858554的基因型和(A/G G/G)是否会影响CD3ζm RNA的表达水平,然而,我们并没有发现两组间的表达水平有任何差异(A/G vs.G/G,P=0.114)。结论我们第一次在中国汉族人群报道了CD247基因多态性(rs858554)与RA的易感性存在相关,表明CD247基因在RA的发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今后还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对该结果进一步验证,并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在RA中的具体作用机制。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CD247 TCR-CD3 zeta 单核苷酸多态性 信使RNA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93.22
【目录】:
  • 英文缩略词表5-7
  • 中文摘要7-9
  • Abstract9-11
  • 第一部分 TCR-CD3 zeta基因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11-32
  • 1. 前言11-13
  • 2. 材料方法13-21
  • 3. 结果21-29
  • 4. 讨论29-31
  • 5. 结论31-32
  • 第二部分 TCR-CD3 zeta m RNA水平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32-45
  • 1. 前言32-33
  • 2. 材料方法33-39
  • 3. 结果39-43
  • 4. 讨论43-44
  • 5. 结论44-45
  • 参考文献45-51
  • 附录51-53
  • 致谢53-54
  • 综述54-68
  • 参考文献61-68
  • 附表 1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江;以咳嗽为首发症状的类风湿关节炎一例[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2 陆丽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激素撤减期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年24期

3 艾脉兴,曾小峰;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一例[J];中华医学杂志;2002年14期

4 田新平,林星,余建华,费贵军,唐福林;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一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4期

5 冯梅,段怀玉;以类风湿肺为首发表现的类风湿关节炎一例[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5期

6 王金铠,孙丽霞,颉玉欣,赵柱军;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5期

7 王天,刘复强,唐福林,吴轶苹,叶进,崔晶,杨磊,杨光燃;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测定[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2年06期

8 劳惠兰 ,余有志;综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60例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8期

9 Alan J Silman,张文;评论:基因或环境是否影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2年04期

10 李景怡,方勇飞,王勇;类风湿关节炎合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兴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思考[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风湿病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6年

2 张艳敏;姜莉;;类风湿关节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届全国间质性肺病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3 滕玉芬;刘晖;库尔班江;刘芳;武丽君;;几种实验室指标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中的评估[A];中华医学会全国风湿病学年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孙晓云;蔡莉萨;王怀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贫血的临床分析[A];首届全国中青年风湿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李芳;李小峰;胡学芳;王小霞;许珂;;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及意义的探讨[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6 武丽君;滕玉芬;阿迪娜;;新疆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肺部受累初探[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陈海英;顾光;魏平;李薇;王俊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首次确诊时应用慢作用药治疗现状分析[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8 陈仁利;苏茵;栗占国;;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A];中国免疫学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6年

9 冯兴华;;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思考[A];第六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刘喜德;张全禄;刘风云;;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A];浙江医学会2007年风湿病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天舒;类风湿关节炎有望从源头治起[N];健康报;2008年

2 记者 韩璐 吴刚;近八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首诊“进错门”[N];健康报;2010年

3 记者 韩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四成多被误诊[N];健康报;2011年

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要自行选药[N];保健时报;2004年

5 黄冈市康泰医院中医针灸科主治医师 赵俊;类风湿关节炎的饮食疗法[N];黄冈日报;2005年

6 提莲英;治类风湿关节炎技术创新[N];健康报;2002年

7 上海光华医院风湿科主任医师 倪立青;类风湿关节炎病人要不要“忌口”[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8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风湿免疫科 吴东海;类风湿关节炎可以早期诊断[N];保健时报;2007年

9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风湿病科 张英泽;类风湿关节炎是种慢性消耗病[N];保健时报;2007年

10 田静;类风湿关节炎能根治吗?[N];大众卫生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锐;预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TNF-α拮抗剂治疗反应性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2 马丽辉;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制和相关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3 孙莉萍;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孙建;河南省漯河地区中老年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D];郑州大学;2013年

5 刘玮;中国汉族人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基因表达谱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3年

6 王勇;马玉琛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贫血的经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年

7 李萍;调节性T细胞异常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中作用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黄绣媚(Wong Sau Mui);汪悦教授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经验与用药特色分析[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5年

9 吴岚;红霉素及其衍生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5年

10 菅向东;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及肺间质病变的相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祝静;雌激素对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s表达的影响[D];川北医学院;2015年

2 孙凤艳;滤泡辅助性T细胞及白介素-21在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和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牟方祥;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命质量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4 王巧灵;关节超声对类风湿关节炎诊疗的意义[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刘韦;小分子SYK抑制化合物HL131078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治疗作用[D];苏州大学;2015年

6 邓龙飞;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研究威灵仙总皂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作用机制[D];安徽中医药大学;2015年

7 陈本露;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8 王云萍;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周期联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其对外周血GITRL表达的影响[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9 李希明;炎性因子IL-17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糖蛋白的调控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10 朱凯;山东地区汉族人群类风湿关节炎与IRF5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及Meta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84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784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c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