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稻吸收砷镉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本文关键词:旱稻吸收砷镉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摘要】:通过盆栽试验,比较了29种不同基因型旱稻对As、Cd的吸收与转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旱稻在生物量和As、Cd吸收上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单株平均生物量和变异系数分别为23.57 g和15.8%。茎叶、颖壳和糙米As含量分别为1.022、0.177、0.050 mg·kg~(-1),变异系数分别为25.1%、54.3%和39.7%;Cd含量分别为0.811、0.230、0.116 mg·kg~(-1),变异系数分别为58.2%、38.9%和58.0%。旱稻不同器官对As、Cd累积的大小顺序均为糙米颖壳茎叶,Cd、As在三器官间的比值分别为1∶1.9∶6.7和1∶3.5∶20.4,说明不同器官间Cd转移系数高于As。相关性分析表明,茎叶与颖壳、茎叶与糙米、颖壳与糙米之间的相关系数:Cd分别为0.466(P0.05)、0.658(P0.01)和0.758(P0.01),As分别为0.437(P0.05)、0.290和0.611(P0.01)。旱稻对Cd的吸收与转运能力以及其基因型差异均较As大。29份不同基因型旱稻糙米As含量均达标(NY 5115—2002,0.5 mg·kg~(-1)),82.8%的旱稻Cd达标(GB 2762—2012,0.2 mg·kg~(-1)),糙米As、Cd含量均低于二分之一标准的基因型占37.9%,包括V2、V3、V6、V11、V12、V13、V15、V16、V19、V20和V25,表明通过筛选Cd、As低吸收的旱稻进行非淹水种植可保障稻米安全生产。
【作者单位】: 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关键词】: 旱稻 砷 镉 基因型 筛选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306,41471274) 中国农科院科技创新工程,农业部生态环境保护项目
【分类号】:S511.6
【正文快照】: 表1供试旱稻基本信息Table 1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tested upland rice cultivars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2014年环保部、国土资源部联合发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1],土壤镉(Cd)、砷(As)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全国点位超标率分别为7.0%和2.7%。农业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海燕;张洪程;戴其根;马群;李杰;张庆;霍中洋;许轲;;施氮处理对水稻精米中铁含量的影响及基因型差异[J];中国水稻科学;2010年01期
2 蔡红光;张秀芝;任军;高强;陈范骏;米国华;;不同品种氮素累积量及转移的基因型差异[J];玉米科学;2011年06期
3 张国平,杨玉爱,马国瑞;不同硼水平下小麦育性与结实率的基因型差异研究[J];作物学报;2000年02期
4 库文珍;彭克勤;萧浪涛;周浩;沈志锦;苏益;黄欣;张雪芹;陈立德;;水稻钾营养基因型差异研究进展[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5 石秋梅,林文雄,陈芳育,郭玉春,梁义元;水稻苗期耐低磷基因型差异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01期
6 G.C.Elliott;A.L釨uchli;傅景昌;;玉米磷的有效性及磷铁互作[J];国外农学-杂粮作物;1986年04期
7 朱建峰,田增荣,余玲,徐旗;小麦耐盐性基因型差异研究[J];甘肃农业科技;1996年08期
8 叶全宝,张洪程,夏科,魏海燕,汪本福,张瑛,霍中洋,戴其根,许轲;水稻粒重对氮素反应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类型[J];作物学报;2005年08期
9 蒿宝珍;姜丽娜;李春喜;邵云;;小麦锌营养效率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10 张国平,马国瑞,杨玉爱;小麦对土壤硼水平反应的基因型差异研究[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艳;陈范骏;米国华;;不同基因型玉米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A];中国青年农业科学学术年报[C];2002年
2 李广敏;关军锋;马春红;刘海龙;;小麦根冠关系的基因型差异及其与产量的关系[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3 耿贵;;轻度氯化钠胁迫下甜菜的产质量特征的基因型差异[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王应祥;廖红;严小龙;;大豆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初探[A];第八届全国青年土壤暨第三届全国青年植物营养与肥料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5 刘拥海;陈奕斌;黄建城;刘昔辉;魏秀惠;何素萍;;荞麦耐铅毒的基因型差异研究[A];中国植物生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章爱群;玉米对磷铝耦合胁迫的基因型差异及有机酸对土壤磷素有效性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2 邵国胜;水稻镉耐性和积累的基因型差异与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万吉丽;锌在水稻体内运输、分配及积累的生理机制及基因型差异[D];浙江大学;2010年
2 许爱霞;小麦对氮肥响应的基因型差异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3 郭换粉;糯玉米淀粉回生特性的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4 李晶晶;黑米抗氧化作用的基因型差异及抑制动物肿瘤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5 顾海永;小麦氮素利用效率基因型差异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6 徐祥玉;夏玉米水氮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生理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7 刘文星;外源硒缓解烟草镉毒害及基因型差异的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8 张胜飞;粳稻磷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及其类型划分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416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8416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