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和近红外光谱的转基因小麦快速鉴别方法

发布时间:2016-08-05 14:05

  本文关键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和近红外光谱的转基因小麦快速鉴别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第30卷,第4期2。010年4月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pectroscopyand

SpectralAnalysis

V01.30.No.4,pp924—928

April,2010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和近红外光谱的转基因小麦快速鉴别方法

翟亚锋1,苏谦2,,邬文锦2,何震天3,张宗英3,安家爽1,董槿1,

邓新1,韩成贵1,于嘉林1,李大伟1,陈秀兰3,安冬2。

1.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北京100193

2.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1000833.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扬州

225002

摘要提出了一种采用近红外光谱快速鉴别转基因小麦种子的方法,对不同品种的9个转基因小麦样品种子分别建立了鉴别模型。对9个小麦样品共225个样本,通过近红外光谱仪扫描获得从4

000

12000

em_’波段范围的光谱数据。为了消除噪声,对原始数据先进行了归一化预处理;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得到能反映小麦种子97.28%光谱信息的前10个主成分,提高了数据处理效率;最后利用仿生模式识别(biomimetic

pattern

recognition,BPR)方法建立小麦品种的鉴别模型。对于每个样品中的25个样

本,随机挑选15个样本作为训练样本,其余10个样本作为第一测试集,其他品种共200个样本作为第二测试集。在对第二测试集平均正确拒识率达到96.7%的情况下,对第一测试集中的样本取得了95.6%的平均

正确识别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鉴别准确度,可以作为一种快速无损的转基因小麦种子鉴别

方法。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仿生模式识别;转基因小麦;品种鉴别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4/j.issn.1000-0593(2010)04—0924—05

中图分类号:0657.3

经相当广泛睁5。,其中有很多用于转基因作物的鉴别的报道。

引言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植物转基

芮玉奎等报道了近红外光谱在转基因玉米检测识别中的应用和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检测转基因油菜籽中芥酸和硫甙上的应用,谢丽娟等[4j报道了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鉴别转基因番茄叶等。在转基因小麦鉴别上的应用还未见报道,所以将其用于转基因小麦鉴别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采用了一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B王)R)的转基因小麦品种快速鉴别方法,首先对原始光谱进行矢量归一化处理,然后使用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光谱特征信息,最后利用仿生模式识别方法建立种子鉴别模型。本文应用该方法对9个小麦样品建立了种子鉴别模型,各鉴别模型对本样品种子的正确识别率较高且能有效拒识非本品种种子,在平均正确拒识率为96.7%的情况下,平均正确识别率可达95.6%。

因技术的普及以及转基因农作物的推广,针对转基因作物检测和安全评价方法研究日益得到广泛蘑视。国内外通常使用PCR等分子鉴定手段进行转基因作物的检测,这砦手段有灵敏、高效的特点,能准确对被测样品中的转基网成分进行鉴定。但此类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不能方便地区分待测样本中转基因成分的来源,例如非转基冈小麦中混杂有某种转基因小麦。故而,在针对转基因作物进行检测以及安全评价时,需要开发新的检测手段作为补充。

近红外光谱区介于可见光谱区与中红外光谱区之间,波长范围为780~2

500

ntn。通过近红外光谱,可以得到样品

中所有有机分子含氢基团的特征信息。近红外光谱对物质的穿透能力较强,不需要对样品做任何预处理;近红外光谱还具有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以及快速、高效的特点【l’2]。目前近红外光谱在农产品中的应用已

收稿日期:2009-06—02。修订日期:2009-09-06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设备

实验使用德国BRUKER公司的VECTOR22/N傅里叶

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2006AAIOA213)和转基因专项(2008zx08002-001)资助作者简介:翟亚锋,1978年生。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讲师

e-mail:zhaiyafeng(鸯gmail.c'om

*通讯联系人e-mail:andong(勇semi.戤al

基于仿生模式识别和近红外光谱的转基因小麦快速鉴别方法


  本文关键词:基于仿生模式识别和近红外光谱的转基因小麦快速鉴别方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857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857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3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