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4基因通过调控脂肪细胞自噬影响白脂棕色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Mark4基因通过调控脂肪细胞自噬影响白脂棕色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Mark4 3T3-L1脂肪细胞 自噬 白脂棕色化
【摘要】:MAP微管亲和调节激酶4(Mark4)属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调控作用十分广泛。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Mark4敲缺鼠表现出食欲增强、活动量增多、代谢率提高,上调棕色脂肪组织(BAT)活性,而超表达Mark4可促进脂滴沉积。自噬是通过溶酶体系统降解胞内错误折叠蛋白和受损细胞器,维持细胞稳态的进化保守过程。抑制脂肪特异性自噬可增加棕色样脂肪细胞数量,有利于脂肪酸氧化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简称白脂棕色化,即是诱导白脂中出现棕色样米色脂肪细胞,增加机体能量消耗。抑制自噬可增加米色脂肪细胞数量,干扰掉Mark4同样可以上调BAT活性,由此推测Mark4-自噬-白脂棕色化有一定联系,而Mark4能否影响自噬与白脂棕色化未见报道。本研究为了明确Mark4调控脂肪细胞自噬与白脂棕色化机制,在3T3-L1脂肪细胞超表达和干扰Mark4基因,得到以下结果:1.Mark4调控血清饥饿诱导的脂肪细胞自噬:血清饥饿8h成功构建脂肪细胞自噬模型。在饥饿模型基础上分析Mark4对自噬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表达Mark4显著提高促自噬因子Beclin1、ATG7的表达(P0.05),促进自噬标志蛋白LC3A转化为LC3B(P0.05),抑制P62蛋白表达(P0.05),同时发现自噬泡数量显著增多(P0.05),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GFP-LC3表达增多(P0.05),干扰Mark4组呈现相反趋势,说明Mark4促进饥饿诱导的脂肪细胞自噬。进一步研究发现超表达Mark4显著提高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AKT磷酸化水平,伴随着LC3A向LC3B转化增多,P62蛋白水平降低(P0.05),干扰组则呈现相反的趋势,说明Mark4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抑制AKT信号通路促进血清饥饿诱导的自噬发生。2.Mark4调控雷帕霉素(Rapa)诱导的脂肪细胞自噬:100nM Rapa处理12h成功构建脂肪细胞自噬模型。在Rapa诱导自噬模型基础上分析Mark4对自噬的影响,结果表明超表达Mark4显著提高促自噬因子Beclin1、ATG7的表达(P0.05),促进自噬标志蛋白LC3A向LC3B转化,抑制P62蛋白表达(P0.05),酸性自噬泡数量显著增多(P0.05),细胞内绿色荧光蛋白GFP-LC3表达增多(P0.05),而干扰Mark4组呈现相反趋势,说明Mark4促进Rapa诱导的脂肪细胞自噬。进一步研究发现超表达Mark4抑制m TOR以及其下游靶分子S6K的磷酸化变化(P0.05),但是AMPK/AKT磷酸化水平没有变化,说明Mark4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促进雷帕霉素诱导的自噬发生,这一过程不依赖AMPK/AKT信号通路。3.Mark4通过调控自噬影响白脂棕色化:冷刺激显著降低WAT中Mark4、Beclin1、ATG7表达,显著提高UCP1、PGC1a、Prdm16、Cidea的表达(P0.05)。冷刺激显著降低BAT中Mark4表达,伴随着Beclin1、ATG7及UCP1、PGC1a、Prdm16、Cidea表达水平升高(P0.05)。HFD饲喂条件下,不管WAT还是BAT中,Mark4表达水平都是显著升高的(P0.05)。WAT中Beclin1、ATG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UCP1、PGC1a、Cidea、Prdm16表达水平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HFD条件下BAT中Beclin1、ATG7及UCP1、PGC1a、Cidea、Prdm16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5)。超表达Mark4给予3-MA处理后,UCP1、PGC1a、Prdm16、Cidea的表达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干扰组显著促进UCP1、PGC1a、Prdm16、Cidea的表达(P0.05)。油红O染色发现,干扰Mark4给予3-MA处理脂滴变小、变少,说明Mark4通过抑制自噬调控白脂棕色化相关因子表达。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构建饥饿和Rapa两种脂肪细胞自噬模型,明确Mark4通过激活AMPK,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自噬发生并阐明其调控机理,进一步证实Mark4促进自噬抑制白脂棕色化相关因子表达。
【关键词】:Mark4 3T3-L1脂肪细胞 自噬 白脂棕色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Q591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3
- 文献综述13-26
- 第一章 MARK4概述13-16
- 1.1 MARKS家族来源与结构13
- 1.2 MARKS家族功能13-14
- 1.3 MARK4结构14-15
- 1.4 MARK4功能研究15-16
- 第二章 自噬研究进展16-22
- 2.1 自噬种类16-18
- 2.2 自噬调节机制18-20
- 2.2.1 自噬体膜来源18-19
- 2.2.2 自噬体成熟19
- 2.2.3 其他调节分子19-20
- 2.3 自噬与脂代谢关系20-22
- 第三章 白脂棕色化研究进展22-26
- 3.1 三类脂肪组织22
- 3.2 调节白脂、棕脂和米脂分化的因子22-23
- 3.3 白脂棕色化相关研究23-26
- 试验研究26-55
- 前言26-27
- 第四章 MARK4促进饥饿诱导的脂肪细胞自噬27-39
- 4.1 材料27-28
- 4.1.1 细胞27-28
- 4.1.2 主要试剂及设备仪器28
- 4.2 方法28-31
- 4.2.1 3T3-L1脂肪细胞复苏、培养及冻存28
- 4.2.2 细胞诱导分化28-29
- 4.2.3 油红O染色29
- 4.2.4 CCK8检测细胞活性29
- 4.2.5 质粒载体提取29
- 4.2.6 质粒载体转染29
- 4.2.7 细胞总RNA提取29-30
- 4.2.8 反转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30-31
- 4.2.9 细胞总蛋白提取31
- 4.2.10 Western Blot检测31
- 4.2.11 MDC染色31
- 4.2.12 数据统计及分析31
- 4.3 结果与分析31-37
- 4.3.1 构建血清饥饿诱导 3T3-L1脂肪细胞自噬模型31-33
- 4.3.2 Mark4调控血清饥饿诱导的自噬33-35
- 4.3.3 Mark4调控血清饥饿诱导的自噬的分子机制35-37
- 4.4 讨论37-38
- 4.5 小结38-39
- 第五章 MARK4促进雷帕霉素诱导的脂肪细胞自噬39-47
- 5.1 材料39
- 5.1.1 细胞39
- 5.1.2 主要试剂设备仪器39
- 5.2 方法39-40
- 5.2.13T3-L1脂肪细胞复苏、培养及冻存39
- 5.2.2 细胞诱导分化与油红O染色39
- 5.2.3 CCK8检测细胞活性39-40
- 5.2.4 质粒载体提取与转染40
- 5.2.5 细胞总RNA提取40
- 5.2.6 反转录及实时定量PCR40
- 5.2.7 细胞总蛋白提取40
- 5.2.8 Western Blot检测40
- 5.2.9 MDC染色40
- 5.2.10数据统计及分析40
- 5.3 结果与分析40-45
- 5.3.1 构建Rapa诱导 3T3-L1脂肪细胞自噬模型40-42
- 5.3.2 Mark4调控Rapa诱导的脂肪细胞自噬42-44
- 5.3.3 Mark4调控Rapa诱导的脂肪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44-45
- 5.4 讨论45-46
- 5.5 小结46-47
- 第六章 MARK4通过调控脂肪细胞自噬影响白脂棕色化47-55
- 6.1 材料47
- 6.1.1 细胞、小鼠47
- 6.1.2 主要试剂47
- 6.1.3 设备仪器47
- 6.2 方法47-48
- 6.2.1 小鼠饲养管理47
- 6.2.2 3T3-L1脂肪细胞复苏、培养及冻存47-48
- 6.2.3 细胞诱导分化与油红O染色48
- 6.2.4 质粒载体提取与转染48
- 6.2.5 细胞总RNA提取48
- 6.2.6 反转录及实时定量PCR48
- 6.2.7 细胞总蛋白提取48
- 6.2.8 Western Blot检测48
- 6.2.9 数据统计及分析48
- 6.3 结果48-53
- 6.3.1 冷刺激影响白脂和棕脂中Mark4、自噬因子及白脂棕色化相关因子表达48-49
- 6.3.2 HFD影响白脂和棕脂中Mark4、自噬因子及白脂棕色化相关因子表达49-50
- 6.3.3 Mark4对抑制自噬条件下脂滴变化的影响50-51
- 6.3.4 Mark4影响白脂棕色化相关因子表达(饥饿诱导自噬模型)51-52
- 6.3.5 Mark4影响白脂棕色化相关因子表达(Rapa诱导自噬模型)52-53
- 6.4 讨论53-54
- 6.5 小结54-55
- 结论、创新点以及进一步研究内容55-56
- 1 结论55
- 2 创新点55
- 3 进一步研究内容55-56
- 参考文献56-64
- 附录64-69
- 致谢69-70
- 作者简介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海杰;谭玉珍;;细胞自噬研究技术进展及其应用[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1年07期
2 钱帅伟;漆正堂;支彩霞;丁树哲;;抑癌基因p53与细胞自噬[J];生命的化学;2011年05期
3 马泰;孙国平;李家斌;;细胞自噬的研究方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2年03期
4 向波;易梅;李小玲;李桂源;;细胞自噬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12年03期
5 王珂;;细胞自噬与肿瘤治疗的初步研究[J];科技风;2012年06期
6 杨智;;细胞自噬受蛋白质乙酰化调控[J];科学;2012年04期
7 ;乙酰化在细胞自噬调控中的功能及分子机制[J];中国基础科学;2012年05期
8 陶冶;任晓峰;;细胞自噬与病毒感染[J];病毒学报;2013年01期
9 何贤辉;何健;欧阳东云;;细胞自噬与炎症反应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13年02期
10 李桂兰;闫华超;;细胞自噬与衰老[J];畜牧与饲料科学;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赤;陈文捷;杨杨;李华;易述红;陈规划;;老年大鼠肝脏细胞自噬及其移植后改变[A];2013中国器官移植大会论文汇编[C];2013年
2 刘杰民;纪云西;蒋历;黄贵华;郑超伟;郭超峰;;细胞自噬是探索中医药微观机制的新思路[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四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2年
3 李康生;代剑平;;病毒感染与细胞自噬[A];新发和再发传染病防治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杨键;邓玉杰;张晓燕;吕鹏飞;徐俊;杨颖;宁光;;脂肪细胞自噬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意义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陈英;朴英杰;;人肝细胞自噬性凋亡的形态学观察[A];第十二届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杨键;邓玉杰;张晓燕;吕鹏飞;徐俊;杨颖;宁光;;脂肪细胞自噬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意义探讨[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赵颖;杨静;廖文娟;刘向宇;张辉;王杉;王冬来;冯京南;俞立;朱卫国;;胞浆中Fox01引起细胞自噬进而发挥抑制肿瘤的功能[A];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中青年肿瘤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华肿瘤 明日之星”大型评选活动暨中青年委员全国遴选论文汇编[C];2011年
8 陈永;邹s舠,
本文编号:9074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907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