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利用染色体片断代换系定位BT、HL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基因

发布时间:2016-08-12 08:09

  本文关键词:Bt杀虫基因的结构改造与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2011年

利用染色体片断代换系定位BT、HL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基因

许作鹏  钱凯  李鹏  张宏根  汤述翥  梁国华  刘巧泉  顾铭洪  

【摘要】: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性的恢复是一复杂的遗传性状,它由主效基因与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基因间存在互作,环境对目标性状表型的影响较大。因此,已有的研究仅能准确定位其中的主效基因,而对微效基因研究较少。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是一有效的QTL遗传鉴定工具。为研究水稻重要性状的QTL,本实验室构建了以两个测序亲本9311、日本晴为背景(同时互为供体)的两套染色体单片断代换系,其中亲本9311是HL、BT型不育系的恢复系,日本晴则是HL、BT型不育系的保持系。本研究以这两套代换系为材料,通过测交鉴定,对HL、BT型不育系的微效恢复基因进行定位。结果表明:(1)HL型籼稻不育系粤泰A与135个9311背景染色体单片断代换系测交F1的花粉育性均在50%左右,小穗育性均在70%以上,与对照无显著差异;(2)BT型日本晴A与59个日本晴为背景染色体单片断代换系测交后代中,共有7个系测交后代出现50%的花粉育性及85%以上的小穗育性,除一个系带有包含第10染色体Rf1基因9311的片断外,其余6个系均不带有此片断,它们所有9311片断涉及到第4、5、8、9等染色体;(3)HL型粳稻不育系六千辛A与59个日本晴为背景染色体单片断代换系测交后代中,有7个系测交后代出现20%的可育花粉及25%左右的小穗育性,这7个系与能恢复BT型日本晴A的代换系一致,表明BT型与HL型粳稻不育系存在相同恢保关系,但HL型粳稻不育系较HL型粳稻不育系难恢。相关的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阐明不同育性恢复基因的效应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为更好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手段选育高配合力恢复系及其了解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机理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
【分类号】:S511
【正文快照】:

利用染色体片断代换系定位BT、HL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基因@许作鹏$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钱凯$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植物功能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009 @李鹏$扬州大学

下载全文更多同类文献

PDF全文下载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璐璐;陈霞;徐英博;李集临;;不同种属间代换系杂交后代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03期

2 陈霞;邢璐璐;丁海燕;徐英博;李集临;;GC1代换系与小麦杂交减数分裂行为的研究[J];植物研究;2008年04期

3 陈建莉,薛秀庄;用Langdon二体代换系统建立小麦染色体RAPD标记[J];遗传学报;1996年01期

4 孙永建;周济;徐华山;余四斌;;利用代换系分析水稻株高QTL及其互作效应[J];分子植物育种;2010年06期

5 马渐新,周荣华,贾继增;用基因组原位杂交与RFLP标记鉴定小麦-簇毛麦抗白粉病代换系[J];遗传学报;1997年05期

6 吴洪涛;四倍体小麦的染色体工程[J];麦类作物学报;1994年03期

7 舒焕麟,杨足君,李光蓉;几个具黑麦遗传物质的小麦材料的遗传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8 徐如宏,杨英仓,任明见,张庆勤;普通小麦与偏凸山羊草代换系的细胞学和RAPD鉴定[J];麦类作物学报;2005年04期

9 丁海燕;张利敏;郑茂波;李集临;;应用小麦-黑麦代换系间杂交培育小麦新品种探讨[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04期

10 丁海燕;张利敏;郑茂波;李集临;;小麦-黑麦代换系间杂交后代的SSR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1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作鹏;钱凯;李鹏;张宏根;汤述翥;梁国华;刘巧泉;顾铭洪;;利用染色体片断代换系定位BT、HL雄性不育系的恢复基因[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胡利君;李光蓉;刘成;班依蓉;郎涛;宋晓瑾;冉玲;苏愿;杨足君;;小麦-茸毛偃麦草1St(1D)代换系及其杂交后代的分子细胞学分析[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朱金燕;周勇;王军;王中德;杨杰;范方军;杨金欢;梁国华;仲维功;;基于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水稻产量性状QTLs的鉴定[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相岐;王献平;;一种高效创制小麦-黑麦定向代换系的新方法-缺-四体回交法[A];中国的遗传学研究——中国遗传学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3年

5 赵春芳;周丽慧;陈涛;张亚东;朱镇;赵庆勇;姚姝;于新;王才林;;利用染色体片段代换系定位水稻苗期耐盐性QTL[A];现代分子植物育种与粮食安全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杨子山;;Bt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的安全性评价进展[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7 陈德华;王永慧;陈源;张祥;吕春花;刘晓飞;;温湿度胁迫对Bt棉杀虫蛋白表达量的影响[A];中国作物学会50周年庆祝会暨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足君;李光蓉;刘成;任正隆;;小麦-多年生簇毛麦异染色体系的选育与分子细胞学鉴定[A];中国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2004-2008)[C];2008年

9 逯晓萍;王树彦;米福贵;;农杆菌转化Bt和抗菌肽融合基因获得转基因油菜的研究[A];北方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展曼曼;田晓莉;段留生;李召虎;;Bt基因导入对棉花苗期钾营养效率的影响[A];中国棉花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祁适雨 贾青山;[N];农民日报;2002年

2 记者 马彦平;[N];农资导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李江武 通讯员 魏桂虎 班丽;[N];河南科技报;2006年

4 卢育辉 通讯员  姜美珍 方玮;[N];广东科技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延锋;转Bt基因抗虫玉米田间试验与遗传稳定性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原亚萍;大麦2H染色体上的α-淀粉酶抑制蛋白基因Isa-H1向普通小麦的导入、鉴定及表达[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3 王永慧;温湿度逆境、棉铃大小和生长物质对Bt棉Bt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D];扬州大学;2010年

4 高建华;两种Bt融合基因抗虫性能及其转基因水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吕豪豪;转Bt基因对水稻根际及残茬降解土壤微生物生态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杨宙;双价Bt抗虫水稻的培育和转基因水稻回交效应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7 陈良燕;抗虫基因对受体水稻(Oryza sativa)的适合度效应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徐遥;新疆棉区Bt棉花对靶标与非靶标昆虫的生态效应[D];浙江大学;2010年

9 胡利君;偃麦草染色质向小麦中转移及小麦—偃麦草抗性新种质的鉴定[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10 孟志刚;Bt杀虫基因的结构改造与功能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金凤;小麦代换系耐低磷特性的染色体效应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2 王玉民;籼梗亚种间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完善及导入片段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3 田晓燕;转Bt玉米叶面微生物区系及Bt蛋白表达规律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唐珍;抗条锈病的小麦-中间偃麦草附加系、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分析[D];四川农业大学;2004年

5 肖凯夫;Bt水稻对蜘蛛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初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6 孙爻;中国转基因棉Bt基因表达盒的检测[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7 任少华;种植转Bt水稻对固氮细菌多样性的影响和固氮酶铁蛋白基因nifH的水平转移[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8 周丽容;农杆菌介导转Bt基因海岛棉技术体系的建立及抗虫性鉴定[D];新疆农业大学;2011年

9 马爱丽;Bt棉生殖器官杀虫蛋白表达量特征及高温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1年

10 张丽;小麦中国春背景下长穗偃麦草E~e染色体组特异AFLP及STS标记的建立[D];四川农业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Bt杀虫基因的结构改造与功能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20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920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e2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