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vBNC操纵子协同cimA基因过表达提高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YILW L-异亮氨酸
本文关键词:ilvBNC操纵子协同cimA基因过表达提高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YILW L-异亮氨酸产量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L-异亮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 α-酮基丁酸 启动子替换 柠苹酸合成酶
【摘要】:L-异亮氨酸是人和动物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乙酰羟基酸合成酶(acetohydroxyacid synthase,AHAS)是L-异亮氨酸合成途径的关键酶(由ilvBN编码),α-酮基丁酸是L-异亮氨酸合成的重要前体。因此强化ilvBN的表达以及增加α-酮基丁酸的供应理论上可提高L-异亮氨酸的合成。cim A编码的甲基苹果酸合成酶可以催化丙酮酸和乙酰-Co A快速生成L-异亮氨酸前体α-酮基丁酸,从而增强主代谢流通量。本文采用基因重组手段将L-异亮氨酸生产菌株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YILW ilvBNC操纵子中的启动子替换为强启动子Ptac获得C.glutamicum YILWPtac。摇瓶发酵结果显示该菌株L-异亮氨酸产量和转化率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4.8%和18.6%。在此基础上过表达cimA基因,获得C.glutamicum YILWPtacp XMJ19cim A,其L-异亮氨酸酸产量和糖酸转化率分别较出发菌株提高了14.5%和42.4%。本研究可为氨基酸生产菌株的选育提供依据。
【作者单位】: 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天津市氨基酸高效绿色制造工程实验室天津科技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天津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有限公司;
【关键词】: L-异亮氨酸 谷氨酸棒杆菌 α-酮基丁酸 启动子替换 柠苹酸合成酶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00069)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2ZCZDSY01900)
【分类号】:TQ922
【正文快照】: L-异亮氨酸(L-isoleucine,ILE),又名“异白氨酸”,分子式为C6H13NO2,是人和脊椎动物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L-异亮氨酸对激素和蛋白质的合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与食品、医药保健等行业。图1 L-异亮氨酸代谢调控机制Fig.1 Metabolic reg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灿丽;崔冠明;;L-异亮氨酸检测方法研讨[J];发酵科技通讯;2007年02期
2 侯小康;毕雪艳;余卫兵;;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异亮氨酸中的微量砷[J];齐鲁药事;2008年05期
3 浦军平,郭永复,李忠民;L-异亮氨酸互生菌发酵条件的研究[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4 王菲,陈宁,宋文军,刘淑云,张克旭;L-异亮氨酸发酵条件的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5 李光霞;李宗伟;陈林海;汪杏莉;李宗义;秦广雍;;发酵法生产L-异亮氨酸的研究进展[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6年01期
6 王玉婷;吴刘洋;;酶法拆分制备D-异亮氨酸的工艺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1年04期
7 刘勇,陈雅丽,张长铠,李昆峰;L—异亮氨酸发酵对氧需求的研究[J];生物技术;1998年01期
8 张伟国,陈坚,伦世仪;L-异亮氨酸发酵的代谢控制育种[J];江苏食品与发酵;1999年03期
9 宋如生;周雪美;;类似结构物对筛选L-异亮氨酸育种是工业化稳产高产的关键[J];发酵科技通讯;1999年03期
10 张良珂,黄瑜,陈锡如;微波辐射C-烷基化合成异亮氨酸[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贵忠;刘汉平;王吉华;;电场对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紫外吸收光谱的影响[A];第七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邹膺;郭晓奎;赵国屏;;钩体中异亮氨酸合成途径与其进化地位有关[A];第二届中国青年学者微生物遗传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赵华;李晶;袁佩;邱宗荫;;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分离分析血浆、尿样中异亮氨酸异构体[A];首届中国中西部地区色谱学术交流会暨仪器展览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荣娟邋吴延华;专家指出:阿胶价值亟待回归[N];中国贸易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尹良鸿;高产L-异亮氨酸谷氨酸棒杆菌的代谢工程改造[D];江南大学;2013年
2 宋文军;L-异亮氨酸高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
3 郭燕风;基于代谢工程由黄色短杆菌选育L-异亮氨酸高产菌[D];江南大学;2015年
4 赵华;苏氨酸、异亮氨酸立体异构体的手性色谱分离及其在哺乳动物体内分布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志坚;乳糖发酵短杆菌发酵生产L-异亮氨酸控制策略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2 刘丽君;L-异亮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3 常高峰;L-异亮氨酸产生菌的发酵控制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灿丽;高产L-异亮氨酸菌种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5 龙辉;发酵法生产L-异亮氨酸的优化与控制策略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4年
6 张俊丽;发酵法生产L-异亮氨酸的优化与控制策略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7 王菲;L-异亮氨酸产生菌的融合育种选育及其关键酶与发酵条件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
8 魏春;L-异亮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02年
9 李进;L-异亮氨酸产生菌的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D];江南大学;2005年
10 还晓静;三种棒杆菌NAD激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对L-异亮氨酸合成的影响[D];江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2665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9266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