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基因论文 >

基因多态性检测在5-氟尿嘧啶治疗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10-02 20:31

  本文关键词:基因多态性检测在5-氟尿嘧啶治疗胃癌患者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氟尿嘧啶 基因多态性检测 胃癌


【摘要】:目的探讨基因多态性检测在5-氟尿嘧啶临床治疗效应评价中的作用。方法收集1例胃癌患者用5-氟尿嘧啶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相关信息,检测相关基因多态性,并分析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结果该患者二氢嘧啶脱氢酶(DPD)基因检测位点均为野生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检测位点则均为突变杂合型,MTHFR活性降低,叶酸代谢异常,5-氟尿嘧啶敏感性增加;ABCB1 3435位点基因型为TT突变纯合型,易引起严重腹泻,且具有较高淋巴转移风险。结论基因多态性检测有助于制订和调整给药方案,实现个体化治疗。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临床药理科;
【关键词】-氟尿嘧啶 基因多态性检测 胃癌
【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十二五”第二批基金资助项目(2012ZX09303016-003)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ZR2012HM071)
【分类号】:R735.2
【正文快照】: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临床药理科,济南250012)ZHANG Rui,LI Ping-li,CHEN Ke-guang,LIU Huan-jun,GUO Xi,CHANG Ping,GAO Hai-qing,GUO Rui-chen(Institute of Clinical Pharmacology,QiluHospit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Jinan250012,China)5-氟尿嘧啶(5-FU)是临床常用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Yuge S.;SantosGodoy D.A.;Coelho deMeloM.C. ;李晓莉;;局部外用氟尿嘧啶治疗边缘性离心性角化棘皮瘤疗效报道[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2006年08期

2 李沛雨;刘娜;李荣;卫勃;;缓释氟尿嘧啶辅助治疗腹膜假性粘液瘤的安全性研究和短期随访[J];中国医药导刊;2009年02期

3 孙爱东;;氟尿嘧啶对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辅助治疗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0年06期

4 刘敏之;李珍珍;吴国英;;氟尿嘧啶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5 林宇,苏富琴,陈咏梅;5-氟尿嘧啶临床应用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6 刘理南;口服氟尿嘧啶的前体药物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19期

7 陆彬,熊素彬,王建;植入瘤体内的氟尿嘧啶微球[J];药学学报;2002年12期

8 徐华;任亮;马菲;;番茄红素对氟尿嘧啶治疗小鼠荷瘤H_(22)的协同作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年11期

9 叶琳;吴崇杰;胡东;熊功友;;氟尿嘧啶植入剂有效性的临床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2年02期

10 马晓聪;李弘;颜丽萍;;氟尿嘧啶植入剂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二变;郝玉萍;;氟尿嘧啶在两种不同途径化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A];山西省抗癌协会第六届肿瘤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高君伟;郭彦琨;刘皋林;;二氢嘧啶脱氢酶基因多态性对氟尿嘧啶化疗毒性的影响[A];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临床药师论坛论文集[C];2013年

3 胥彬;喻平;许健健;;氟尿嘧啶植入剂与肿瘤器官靶向治疗的研究[A];2009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一届全国肿瘤药理与化疗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胡冰;庄建生;季楚舒;林新民;胡长路;江丰收;徐腾云;陈曼萍;丁健;何义富;孙玉蓓;张万亨;;皮下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同静脉用氟尿嘧啶治疗食道、贲门癌近期临床疗效观察[A];安徽省抗癌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暨乳腺癌、肺癌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安徽省肿瘤防治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5 张亚;张长乐;黄道林;盛勇;胡朝亚;尹情胜;钟国勇;;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治疗乳腺癌的初步研究[A];第一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彭帆;王西明;段秋红;陈蓓蓓;何善述;;褪黑素和5-氟尿嘧啶体内协同抗小鼠荷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A];湖北省暨武汉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第七届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7 刘爱国;鲁令传;赵国海;赵成功;王建国;张从雨;周宗和;李德群;王家米;杨荣强;卢贤映;;缓释氟尿嘧啶在进展期胃癌术中腹腔内植入临床研究[A];第一届中国肿瘤靶向治疗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厉军;邓高里;袁航;;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预防大肠癌术后复发转移近期疗效观察[A];2009浙江省大肠肛门病学术交流会暨肛肠外科新技术培训资料汇编[C];2009年

9 王国华;熊伟;;氟尿嘧啶持续静脉滴注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46例[A];《医药导报》第八届编委会成立大会暨2009年度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和临床药学与药学服务研究进展培训班论文集[C];2009年

10 陆明洁;王建;王同杉;黄普文;束永前;刘平;;氟尿嘧啶代谢酶的mRNA水平与胃癌对氟尿嘧啶敏感性的相关性研究[A];2010’全国肿瘤分子标志及应用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中青年肿瘤专家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华君;直肠癌患者术后5-氟尿嘧啶联合化疗再配合放疗的Ⅲ期临床试验效果观察[N];医药经济报;2006年

2 是明启;抗癌之外展身手[N];医药经济报;2001年

3 ;晚期胃癌化疗 国内方案少依据[N];中国医药报;2005年

4 ;在进展期难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进行贝伐单抗联合5-氟尿嘧啶+亚叶酸的Ⅱ期多中心临床试验[N];医药经济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廖铂;伏立诺他增强肝癌细胞对5-氟尿嘧啶及奥沙利铂的化疗敏感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2 于硕;癌因性疲乏病因机制的初步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3 杨鸽;抗氧化剂调控Src激酶活性减弱5-氟尿嘧啶诱导的人结肠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希中;莪术醇联合氟尿嘧啶对裸鼠胃癌移植瘤生长及PCNA和P27表达影响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杨杨;消癌平注射液联合氟尿嘧啶及丝裂霉素对肺癌A549细胞周期、凋亡及相应基因表达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梁基韵;大蒜素增加肝癌细胞对氟尿嘧啶敏感性的初步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3年

4 洪艳艳;氟尿嘧啶植入剂胸(腹)腔内植入治疗恶性胸腹水的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9年

5 翟丹丹;植入用缓释氟尿嘧啶在直肠癌患者中的群体药代动力学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6 梁挺;肝癌切除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剂的近期临床观察[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7 梅林;沙利度胺联用5-氟尿嘧啶对实验性肝癌的治疗作用及部分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8 陈胜全;异甘草酸搨防治胃癌术中氟尿嘧啶缓释植入剂腹腔化疗副反应的临床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潘烨;α干扰素和5-氟尿嘧啶对肝癌切除术后转移复发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10 刘磊;肝癌术中植入氟尿嘧啶缓释剂的安全性及对肝脏相关指标影响的近期临床研究[D];宁夏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616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jiyingongcheng/9616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d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