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煤层开采矿压显现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本文关键词:浅埋煤层开采矿压显现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 出处:《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浅埋煤层 承载关键层 矿山压力显现 影响因素 敏感性分析
【摘要】:针对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影响因素多样的情况,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实测相结合,分析了浅埋煤层埋深、承载关键层厚度及其层位等因素对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研究表明:承载关键层厚度对浅埋煤层工作面来压步距影响最大,煤层埋深次之,承载关键层距煤层距离的影响较小;承载关键层的层位决定了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剧烈程度,承载关键层距煤层的距离L与煤层埋深H比值η0.35时,工作面来压强烈,当η0.35时,工作面来压强度较小。结合工作面地质生产条件,分析了浅埋煤层工作面开采时承载关键层的破断形式及工作面矿压显现特征。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准格尔旗云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中国矿业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42DPY21)
【分类号】:TD323
【正文快照】: 浅埋煤层条件下,覆岩关键层的破断失稳是造成工作面矿压显现的直接原因。文献[1-2]对浅埋煤层覆岩关键层结构的类型及其破断失稳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单一关键层结构是导致浅埋煤层特殊采动损害现象的地质根源。文献[3-5]通过对不同条件的浅埋煤层工作面矿压实测,初步提出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辉;范志伟;冯文生;;浅埋煤层防灭火治理措施[J];能源与节能;2011年11期
2 计宏;余学义;;浅埋煤层沟壑区塌陷灾害形成机理分析研究[J];煤炭工程;2012年06期
3 黄庆享;浅埋煤层的矿压特征与浅埋煤层定义[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8期
4 纪志云;;浅埋煤层开采界定指标取值特征分析[J];煤炭技术;2006年11期
5 董爱菊;张沛;杨花娥;杨渭清;;浅埋煤层厚沙土层采动卸荷破坏的“拱”状数学模型[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6 范宗乾;王振;方华;;含水沙层下浅埋煤层的安全开采技术[J];现代矿业;2014年01期
7 梅国栋;王云海;刘璐;;测氡法在探测浅埋煤层火源范围中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7年10期
8 邵小平;史建君;石平五;;浅埋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相似模拟实验研究[J];煤炭工程;2013年05期
9 柴敬;浅埋煤层开采的大比例立体模拟研究[J];煤炭学报;1998年04期
10 黄庆享,钱鸣高,石平五;浅埋煤层采场老顶周期来压的结构分析[J];煤炭学报;199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柴敬;段书武;;厚风积沙浅埋煤层顶板灾害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2 苗彦平;郭佐宁;黄永安;王碧清;;浅埋煤层合理支护阻力实测统计分析[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3 刘国磊;樊克恭;肖同强;;山地浅埋煤层工作面支架合理工作阻力研究[A];第十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黄庆享;石平五;钱鸣高;;浅埋煤层长壁开采的矿压特征[A];面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五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1998年
5 黄庆享;刘素花;张沛;黄克军;;浅埋煤层局部充填开采的地表移动规律模拟[A];安全高效矿井建设与开采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C];2010年
6 郝君;白如红;王振华;何龙伟;;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阻力分布规律研究[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7 侯彦威;高波;马炳镇;王鹏;张振勇;程思远;;浅埋煤层顶板富水区的直流电法探测技术[A];煤矿水害防治技术研究——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C];2013年
8 杨治林;;初始后屈曲理论在浅埋煤层顶板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A];现代数学和力学(MMM-XI):第十一届全国现代数学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黄庆享;;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结构及合理支护阻力研究[A];岩石力学新进展与西部开发中的岩土工程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七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2年
10 李保仁;;浅埋煤层综采工作面深孔预裂爆破安全技术[A];安全高效矿井安全保障技术——陕西省煤炭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1)[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张沛;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动态结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年
2 范钢伟;浅埋煤层开采与脆弱生态保护相互响应机理与工程实践[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3 李凤仪;浅埋煤层长壁开采矿压特点及其安全开采界限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7年
4 赵兵朝;浅埋煤层条件下基于概率积分法的保水开采识别模式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5 张志强;沟谷地形对浅埋煤层工作面动载矿压的影响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6 刘新杰;浅埋煤层采场上覆岩层运动分析及支架阻力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森林;浅埋煤层采动裂缝损害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6年
2 刘文岗;浅埋煤层砂土层载荷传递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3 谢大平;浅埋煤层长壁开采顶板结构稳定性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4 任艳芳;浅埋煤层长壁开采覆岩结构特征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8年
5 李昊;浅埋煤层群开采地表漏风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年
6 杨菊花;浅埋煤层顶板岩层结构的非稳定性态分析[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7 张沛;浅埋煤层上覆厚沙土层采动载荷传递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4年
8 郭文;浅埋煤层顶板结构灾害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8年
9 谢胜华;地表厚土层浅埋煤层覆岩运动与破坏规律研究[D];西安科技学院;2002年
10 王锐军;浅埋煤层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覆岩结构与来压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3199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319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