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下充填条带开采方案设计及效果评价
本文选题:建筑物下开采 切入点:开采沉陷 出处:《金属矿山》2017年10期
【摘要】:为了解放建筑物下煤炭资源,以邯郸矿区某矿断层发育区地质采矿条件为研究背景,基于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提出了充填条带、冒落条带2种开采方案的工作面布置。在分析了地表变形预计参数的基础上,采用概率积分法基本原理,进行了地表变形预计,并对开采方案进行了优化设计,并给出了安全开采技术措施。结果表明:采用充填条带开采和冒落条带开采,分别可采出煤炭资源330.17万t、216.88万t,采出率分别为70%、45%,地表最大下沉分别为1 390 mm、1 420 mm,最大倾斜均为10.9 mm/m,建议采用超高水材料充填条带开采方案。此方案设计为类似地质采矿条件下的煤炭资源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Abstract]:In order to liberate the coal resources under the building, taking the geological and mining conditions in the fault development area of a mine in Handan mining area a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based on the filling mining technology of ultra-high water material, the backfill strip is propos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diction parameters of surface deformation, the prediction of surface deformation is carried out by us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probability integral method, and the optimization design of mining scheme is carried out. The technical measures of safe mining are also giv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filling strip mining and caving strip mining are adopted. The coal resources can be mined for 3.3017 million t and 2.1688 million t, respectively, and the recovery rate is 70 / 455.The maximum subsidence of the surface is 1 390mm / 1 420 mm and the maximum inclination is 10.9 mm / m respectivel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ining scheme of ultra-high water filling strip should be adopted. The mining of coal resourc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quality mining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s and technical reference.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河北工程大学矿业与测绘学院;冀中能源邯郸矿业集团;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编号:1604a0802115) 河北省高等学校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项目(编号:BJ2016010) 安徽省发改委科技项目(编号:SZAH-2016-13) 平安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科研项目(编号:HNKY-PG-WT-2017-005)
【分类号】:TD823.8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华兴,王建学;宽条带开采的探讨与实践[J];矿山测量;2000年02期
2 董力华,韩军强;建筑物下条带开采技术的应用研究[J];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2002年03期
3 张俊英,戴华阳,郑志刚,滕永海,许建军,唐志新;多煤层条带开采实验模拟研究[J];矿山测量;2000年01期
4 黄生根;山区地形建筑物下条带开采[J];煤矿开采;2000年02期
5 张华兴,赵有星;条带开采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矿开采;2000年03期
6 胡炳南,袁亮;条带开采沉陷主控因素分析及设计对策[J];煤矿开采;2000年04期
7 李乃钊;沛城密集建筑物下深部条带开采试验研究[J];江苏煤炭;2001年02期
8 程书宏,赵洪亮,翟永军,李社柱;村下条带开采在五阳煤矿适应性研究[J];煤;2001年03期
9 赵忠明,孙玉宁,李德海,代智军;倾斜条带开采有限元模拟研究[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2003年03期
10 王全营;条带开采技术在新峰一矿的应用[J];焦作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柴华彬;邹友峰;;万年矿村庄下条带开采技术研究[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徐乃忠;武善元;徐庆国;赵有星;田锦州;;山东省黄河北煤田村庄煤柱条带开采研究与实践[A];2011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胡友健;吴北平;陈性义;;关于条带开采尺寸的合理确定[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余学义;杨子星;周杨;黄国耀;;薛庙滩煤矿条带开采合理采宽的分析[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峰;;建筑物下条带采煤优化实践分析[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贾正奎;;输油、输气管道下条带开采方案研究与实践[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7 张刚艳;许延春;;蒋庄煤矿条带开采条件下导水裂缝带特征[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8 柴华彬;邹友峰;;条带开采工程岩体非线性流变力学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岩石破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马支训;;条带开采法在济宁二号煤矿中的应用[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聂文志;刘增平;韦荣律;姜京福;;村庄下宽条带开采技术研究[A];全国矿山测量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万水平 廖献辉;坪湖煤矿实行第三次条带开采[N];中国矿业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彦宾;条带开采工程非线性动力稳定性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李兴尚;建筑物下条带开采冒落区注浆充填减沉技术的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3 卫晓君;“三下”条带开采局部化灾害监测基础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年
4 赖文奇;建筑物下条带开采沉陷实测纠偏方法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5 陈勇;河堤下固体充填采煤地表变形控制研究与实践[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玮璞;深部厚煤层条带开采沉陷规律研究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孙冰冰;新安煤矿村庄下条带开懫设计及可行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4年
3 李盈;胜利煤矿井下留设煤柱蠕变规律与稳定性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4 安铁梁;煤层条带开采对地表变形规律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3年
5 田锦州;条带开采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6 张荣亮;沈大高速公路下压煤条带开采的数值模拟[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7 问荣峰;建筑物下压煤条带开采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8年
8 高治洲;银河煤矿“三下”条带开采方案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9 段超;万年煤矿村庄下条带开采方案优化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5年
10 袁坚;铁路下条带开采及其应用技术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868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686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