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村庄下厚煤层开采方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5 12:35

  本文选题:村庄下厚煤层 + 分层充填开采 ; 参考:《煤炭科学技术》2016年01期


【摘要】:针对我国村庄下厚煤层压煤量巨大的问题,提出进行分层充填开采、覆岩离层及垮落带断裂带注浆充填开采和村庄搬迁新模式开采,以解放村庄下厚煤层。在技术条件可行的前提下,对比分析了不同煤层厚度及不同村庄人口密度时3种开采方法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3种开采方法的经济利润随煤厚的增加均呈增长趋势,随村庄人口密度的增长均呈下降趋势,分层充填开采的利润增长或下降幅度最小,村庄搬迁方法的利润增长或下降幅度最大。村庄搬迁方法受2种因素的影响巨大,煤层越厚越有利于实施村庄搬迁方法,村庄人口越稀少,村庄搬迁的利润就越高。最后,总结了村庄下厚煤层开采方法选择时应遵循的原则。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huge coal pressure in the thick coal seam under the village in our country, it is proposed to carry out stratified filling mining, grouting filling mining in the overburden rock separation zone and fault zone in the collapse zone and new mining mode of village relocation in order to liberate the thick coal seam under the village.On the premise of feasible technical conditions,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ree mining methods with different coal seam thickness and different village population density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economic profits of the three mining method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al thickness, and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 density in villages, while the profit of stratified filling mining increased or decreased by the smallest extent.The profit growth or decline of the village relocation method is the largest.The method of village relocation is greatly affected by two factors. The thicker the coal seam is, the more favorable it is to implement the method of village relocation. The less the population of the village is, the higher the profit of village relocation is.Finally, the principles to be followed in the selection of mining methods for thick coal seam under village are summarized.
【作者单位】: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处;
【分类号】:TD823.2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王成真;冯光明;;超高水材料覆岩离层及冒落裂隙带注浆充填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1年03期

2 轩大洋;许家林;朱卫兵;王露;;注浆充填控制巨厚火成岩下动力灾害的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2年12期

3 胡炳南;;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及其发展趋势[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11期

4 贾凯军;冯光明;李华健;李杰;;薄煤层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相似模拟试验研究[J];煤炭学报;2013年S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岗;;浅论井下采煤技术与工艺现状及选择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年12期

2 李中彬;;我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年23期

3 李杨;郭佳浩;时宝;郭森峗;匡汉;;沿空留巷覆岩释放能量与充填体变形能的匹配[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0期

4 何涛;刘长武;高云瑞;;控制工作面基本顶岩层稳定的临界充填高度[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4年04期

5 张立亚;张宏梅;刘辉;龙四春;李黎;;超高水材料长壁充填开采地表移动特征分析[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5年S1期

6 贾凯军;冯光明;;煤矿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及其展望[J];煤炭科学技术;2012年11期

7 马君;;试论采矿工艺技术在采矿作业中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年18期

8 张建公;张步勤;;年产百万吨工作面高效充填综采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7期

9 贾林刚;;高速公路保护煤柱留设及压煤开采评价[J];煤矿开采;2013年04期

10 梁和平;;充填开采与井下原煤分选一体化技术[J];煤炭科学技术;2013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许家林;倪建明;轩大洋;喻怀君;朱卫兵;王晓振;王秉龙;滕浩;;覆岩隔离注浆充填不迁村采煤技术[A];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一:采矿与井巷工程[C];2015年

2 郑军;;大倾角薄煤层综采面原巷充填无煤柱开采技术[A];第十届全国采矿学术会议论文集——专题一:采矿与井巷工程[C];201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黄艳利;固体密实充填采煤的矿压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2 于健浩;急倾斜煤层充填开采方法及其围岩移动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3 罗吉安;巨厚火成岩下煤巷冲击地压机理及防治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3年

4 张明;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覆岩控制机理研究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5 郭俊廷;建(构)筑物下“采—充—留”耦合开采理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6 赵有生;新阳煤矿高浓度胶结充填料浆输送特性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王光伟;膏体充填开采遗留条带煤柱的理论研究与实践[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8 刘辉;西部黄土沟壑区采动地裂缝发育规律及治理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9 贺桂成;缓倾斜层状矿体开采沉陷预测与控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文菁;矸石充填开采条件下岩层与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3年

2 张静;采动影响下风力发电机组变形机理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3 韦钊;采空区条带充填开采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4 杜明泽;粉煤灰充填材料早龄期物理力学特性及其水化过程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5 贾鹏;采空区条带式充填中充填参数的灰色关联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家林;朱卫兵;李兴尚;赖文奇;;控制煤矿开采沉陷的部分充填开采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6年01期

2 李凤荣;陈真富;王和志;;煤层顶板离层水体分布规律及防治技术探讨[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09年02期

3 冯光明;王成真;李凤凯;韩晓东;周振;连小林;;超高水材料开放式充填开采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0年04期

4 袁亮,李佩全,程功林,成新龙,沈思良,王起宏;煤层群开采覆岩离层注浆减沉实验与研究[J];煤矿开采;2001年01期

5 高延法,钟亚平,李建民,邓智毅,杨忠东;覆岩离层带多层位注浆减沉的理论与实践[J];煤矿开采;2002年02期

6 张玉申,陈三伟;巨厚火成岩推覆体下采煤技术实践[J];煤矿开采;2005年04期

7 娄金福;齐庆新;蓝航;任勇;王传朋;;焦坪矿区坚硬顶板冲击矿压发生机理与防治对策[J];煤矿开采;2010年02期

8 蓝航;娄金福;;焦坪矿区覆岩破坏规律及致灾研究[J];煤矿开采;2010年05期

9 殷术明;冯光明;顾威龙;马广兴;程本柱;李乃梁;;城郊煤矿超高水材料充填系统设计研究与应用[J];煤炭工程;2012年04期

10 胡炳南;张文海;高庆潮;刘鹏亮;;矸石充填巷式开采永久煤柱试验研究[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冯光明;超高水充填材料及其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杜蜀宾;济宁太平煤矿建筑物下条带开采与充填开采比较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再波;;煤矿绿色充填开采技术应用现状及展望[J];山西建筑;2010年10期

2 吴吟;;中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成效与发展方向[J];中国煤炭;2012年06期

3 李杰峰;;论充填开采技术在煤矿中的实践[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34期

4 杨厚坤;;中国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的成效与发展方向[J];科技风;2013年15期

5 ;新矿成立充填开采国家实验室[J];中国矿山工程;2014年01期

6 李兴尚;许家林;朱卫兵;赖文奇;;从采充均衡论煤矿部分充填开采模式的选择[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7 闫少宏;张华兴;;我国目前煤矿充填开采技术现状[J];煤矿开采;2008年03期

8 李青锋;王戈;朱川曲;;长壁工作面充填开采的充填比与充填效应分析[J];矿业工程研究;2009年02期

9 李建民;;充填开采与煤矿安全的关系[J];山东煤炭科技;2010年01期

10 代建四;;煤矿充填开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1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姜岩;徐永梅;张倬峰;王奉斌;;充填开采等效厚度与充填率研究[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2 王家臣;杨胜利;;固体充填开采支架与围岩关系研究[A];全国大型煤炭企业综采技术发展成果集[C];2010年

3 郭海伟;张万里;崔永亮;;固体充填开采技术初探[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赵文宜;邵东海;孟德鹏;;厚煤层充填开采技术可行性分析[A];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科技支撑——2012年山东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张常山;;绿色充填开采技术研究[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6 许刚;;石家庄瑞丰煤业有限公司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应用方法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2年

7 高文亭;尹保亭;许刚;;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应用方法的研究[A];煤炭开采新理论与新技术——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尚立平;;推广充填开采技术 深化绿色矿山建设——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邢东矿充填开采技术探索与实践[A];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论文集[C];2012年

9 尹保亭;许刚;;应用充填开采技术建设绿色矿山[A];煤炭工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发展论文集[C];2012年

10 胡炳南;祝琨;;“三下”压煤充填开采技术与设计探讨[A];全国“三下”采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李平;立法推行煤矿充填开采[N];中国矿业报;2011年

2 记者 瞿剑;我国将推广应用煤矿充填开采技术[N];科技日报;2012年

3 记者 宋阳;对煤矿充填开采要加强政策扶持[N];中国经济导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武晓娟;能源局推广煤炭充填开采技术[N];中国能源报;2012年

5 本报通讯员 张崇厚 刘侯义 庞锁平;充填开采,煤炭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N];榆林日报;2012年

6 记者 高文静 刘飞 通讯员 孙先铭;山东充填开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N];中国煤炭报;2013年

7 通讯员 薛喜忠 蔡清志 记者 常素莉;邯矿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国际领先[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王丽丽;推行充填开采 改善矿区生态[N];中国煤炭报;2011年

9 记者贺占田;西北煤矿充填开采添新范例[N];中国煤炭报;2011年

10 通讯员 任润山 薛喜忠 王亚强 记者 李仁堂;邯矿超高水充填开采开始规模应用[N];中国煤炭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周跃进;难采资源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开采适宜性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2 孙春东;超高水材料长壁充填开采覆岩活动规律及其控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3 冯光明;超高水充填材料及其充填开采技术研究与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4 孙琦;膏体充填开采胶结体的强度和蠕变特性研究及应用[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5 张明;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覆岩控制机理研究及应用[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3年

6 张德辉;煤矸石充填开采和覆岩控制理论及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兆威;中厚煤层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围岩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2 王长垒;基于充填开采的煤矿塌陷区坡地水土流失特征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3年

3 韦钊;采空区条带充填开采基础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4年

4 崔锋;榆卜界矿房式充填开采的理论研究[D];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09年

5 赵松;彩屯煤矿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充填开采控制覆岩沉降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6 李杰;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留巷围岩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7 李海滨;级索煤矿村下压煤充填开采模式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8 曹秋华;曹庄煤矿充填开采下承压水底板的破坏模型分析[D];青岛理工大学;2012年

9 彭科翔;固体充填开采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年

10 刘振伟;煤矿充填开采覆岩移动规律及地表沉降控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541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17541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b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