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煤矿采动区地面L型顶板水平定向井抽采技术及试验

发布时间:2018-12-13 04:47
【摘要】:为解决井下采掘衔接紧张及上隅角瓦斯超限的问题,结合井下高位钻孔抽采与采动区地面直井抽采技术的特点,提出采动区地面L型井抽采技术。在深入分析采动区地面L型井与传统L型定向井区别的基础上,指出该技术的关键点包括井型结构设计和井位层位选择技术、井身层位导向钻进和疏通技术、地面安全抽采控制技术。在山西晋煤集团寺河煤矿3313工作面开展了采动区地面L型井抽采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地面L型井抽采瓦斯浓度平均80%,平均抽采瓦斯纯流量2.2万m~3/d,上隅角瓦斯浓度平均降幅46.5%,为工作面瓦斯涌出治理起到关键作用,验证了该技术在煤层气开发及瓦斯涌出治理领域的巨大潜力,为我国煤矿区采煤采气一体化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
[Abstract]: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tight connection of underground mining and upper-corner gas extraction,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nderground high hole extraction and surface vertical well extraction in mining area,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surface L-type well extraction technology in mining area. Based on the deep analysis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urface L-type well and the traditional L-type directional well in the mining area, the key points of this technology include the well structure design and well location selection technology, well formation guided drilling and dredging technology. Ground safety extraction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3313 face of Sihe Coal Mine of Shanxi Jinmei Group, an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 the extraction technology of the surface L-type well in the mining area.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gas concentration in the surface L-type well is 80%, and the average net gas drainage flow rate is 22000 mm2 / d. The average decrease of gas concentration in the upper corner is 46.5, which plays a key role in controlling the gas emission in the working face, which verifies the great potential of the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coalbed methane development and gas emission control. It provides a new technical approach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coal mining and gas production in coal mining area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瓦斯灾害监控与应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国家油气开发重大专项(2016ZX05045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74236)
【分类号】:TD712.6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海峰;采动坡体稳定性的有限元数值模拟[J];矿山测量;2000年02期

2 孙世国,蔡美峰,王思敬;矿山复合采动效应的时空属性[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0年06期

3 邵强,冯德学;采动影响下公路损害特征及防护[J];煤炭工程;2004年02期

4 王冬梅;煤矿区采动损害预计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5年05期

5 李凤明;;采动区地表减沉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煤矿开采;2006年01期

6 郎志俊;谢伟;夏军武;;采动损害控制治理探讨[J];煤;2009年11期

7 周兴国;王东权;;煤矿区桥梁抗采动地基加固设计研究[J];河南建材;2011年04期

8 赵希伟;张燕海;王列平;;许疃矿非采动沉降趋势预测与安全监测研究[J];矿山测量;2012年02期

9 李景岱;;桥台受采动影响的稳定计算与保护措施的探讨[J];矿山测量;1989年01期

10 何万龙;孔昭璧;康建荣;;山区采动滑移的应力—应变模型[J];矿山测量;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学理;;矿山采动损害治理工程对策及环境重建[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2 杜青龙;;煤矿采动对地表烟囱的影响实例分析[A];陕晋冀煤炭学会地质测量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何万龙;胡德礼;康建荣;;山区采动坡体的应力应变数值分析[A];岩土力学数值方法的工程应用——第二届全国岩石力学数值计算与模型实验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0年

4 范学理;;矿山采动损害研究领域的再思考与定位建议[A];2010全国“三下”采煤与土地复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5 都新建;田永东;赵小山;赵祉友;何庆宏;;晋城矿区采动影响区地面抽采技术[A];2011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夏玉成;;应用元胞自动机方法预测煤矿区采动损害的演化态势[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7 沈永祥;徐建斌;;矿区采动破坏土地的治理[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8 刘天泉;;矿井采动影响力学及其在特殊开采技术中的应用[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9 刘天泉;;矿山采动影响学及特殊开采技术的新进展[A];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三次大会论文集[C];1994年

10 马文顶;赵海云;张少华;;岩体采动破坏物理模拟再现新探讨[A];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第16分会场论文集[C];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翟晓荣;矿井深部煤层底板采动效应的岩体结构控制机理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5年

2 徐平;采动沉陷影响下埋地管道与土相互作用及力学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3 陈伟;陕北黄土沟壑径流下采动水害机理与防控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4 孔胜利;采动煤岩体离散裂隙网络瓦斯流动特征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5年

5 薄云山;晋华宫矿多煤层采动影响煤巷围岩破坏机理与控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6 傅睿智;浅埋藏近水平特厚煤层采动覆岩及地表移动规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6年

7 于广云;采动区大变形扰动土物理力学性质演变及工程响应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8 何姣云;矿山采动灾害监测及控制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夏玉成;构造环境对煤矿区采动损害的控制机理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10 徐文全;采动空间围岩应力监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靖宇;铜永高速公路压煤采动路段桥梁工程整改措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5年

2 李源辉;断层控制下采动边坡变形破坏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3 陈胜云;采动曲率变形对地表建筑物的影响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6年

4 吴鸿涛;厚松散层重复采动下地表沉陷移动规律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6年

5 李琛;近水平煤层采动边界裂缝导水性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6年

6 徐支松;时空效应对采动区输电线路地表稳定性的影响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7 冯军;山区采动地表沉陷规律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8 谢文苹;采动影响下矿区充水含水层水化学时空演化机理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6年

9 胡红珍;煤矿采动损伤建筑物地震动力响应分析[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5年

10 陈大阳;观文煤矿采动滑坡危险性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2375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375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a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