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锚杆支护实践教学实验台的设计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9-08-03 10:27
【摘要】:分析了锚杆支护教学的要点和难点,模块化设计了锚杆支护实践教学实验台,并展开了顶板钻孔施工与锚杆锚固实验、锚杆锚固质量检测实验、顶板合理锚固层位判别实验、实际锚固状态下锚杆力学性能测试、锚杆预紧力损失监测等方面的实践教学。该实验台对于学生完善专业知识、提升实际动手能力、增加专业知识学习兴趣、增强团队合作意识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图文】:

锚杆支护实践教学实验台的设计与应用


限度地模拟现场施工条件与围岩环境并可安装真实锚杆,是锚杆支护实践教学实验台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前提是需要与真实巷(隧)道尺寸相当的操作空间。根据机械设计总体要求,结合需要完成的功能,以适于安装的模块化原理为设计理念,实验台由基础架台、龙门框架、围岩箱、加载油缸、液压系统组成。实验台实照及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基础架台主要用于支撑和固定围岩箱和加载油缸,便于下方的锚杆钻机向围岩箱内钻锚固孔,支腿下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基础架台装有方便人员上下的扶梯和护栏。围岩箱(结构见图2)由箱体、压板和挡板组成,箱内可分层浇筑以模拟层状围岩,侧边挡板由螺栓固定,各侧边挡板留有20mm的间隙以供传感器导线穿过,围岩箱另一边为有机玻璃板,用于观测内部围岩的情况。龙门框架(结构见图3)固定在基础架台上,用于承载围岩箱和加载油缸。加载油缸设置3组,最大行程300mm,单个加载油缸最大加载力1000kN,并配备相应的高压泵站和连油管。图1实验台实照及结构图实验采用真实锚杆,设置实验台围岩箱的合理尺寸为1000mm×500mm×1500mm,可并排施工2~4根长度不超过1350mm的锚杆。为了尽可能模拟现场施工环境,基础架台的高度定为2000mm,即一般巷道掘图2围岩箱结构图图3龙门框架结构示意图进期间锚杆的施工高度。加载油缸用来模拟实际应力环境,加载油缸加载时,围岩变形速度以实际地质条件下的变形特征为依据,其加载速度为vm=CVvp式中:vm为围岩变形速度,mm/s;CV为时间相似性系数;vp为实际围岩变形速度,mm/s。实验室

锚杆支护实践教学实验台的设计与应用


机压力必须保持在0.4~0.63MPa,压缩空气要洁净和干燥,把附近气水分离装置中的积水排放干净。冲洗水压应保持0.6~1.2MPa。把围岩箱置于基础架台上并固定,开始钻孔工作,开眼位时,转速不可过快,气腿推力要调小一些。当钻进孔眼30mm左右时,方可逐步加快转速,加大推力,进入正常钻孔作业。随后,人工用锚杆将一根锚固剂向锚杆孔内推入,并顶到位,装上搅拌套筒,用锚杆机搅拌和安装,钻机的转速,先以中速为宜,气腿推进的时间以15~30s为宜,紧固锚杆后完成锚杆锚固。图4为学生进行该实验的现场图片。图4顶板钻孔施工与锚杆锚固试验现场照片2.2锚杆锚固质量检测实验巷(隧)道锚杆锚固质量检测是实际工程中的常规检测项目,本实验的目的是判定巷道围岩的可锚性,以及评价锚杆、树脂、围岩锚固系统的性能和锚杆的锚固力。实际检测必须在现场进行,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与巷道正常支护相同。本实验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锚杆锚固质量检测原理,了解检测中的相关操作规范、操作方法以及检测中所涉技术要点,拉拔检测在锚杆安装后0.5~4.0h进行,检测时应确保锚杆拉力计油缸的中心线与锚杆轴线重合,检测由2人完成,一人加载,一人记录,实验时应缓慢均匀地操作手动泵压杆。当锚杆出现明显位移时停止加压,记录锚杆拉力计读数,此读数即为锚固力数值。2.3顶板合理锚固层位判别实验合理锚固层位判别是层状围岩巷(隧)道支护的重要前提之一,本实验的目的是判断不同层位的可锚性,评价锚杆、树脂、围岩锚固系统的性能和锚杆的锚固力,得到最为合理的锚固层位,需要锚杆拉拔计配合完成。实验前,需要在围岩箱浇筑配别不同强度的层状围岩(见图5)
【作者单位】: 河南理工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基金】:河南理工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资助(2014JG020);河南理工大学博士基金项目资助(B2016-49)
【分类号】:G642.423;TD353.6-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立君;冯英伟;;锚杆支护的实践与认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年06期

2 任永安;预应力锚杆支护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西部科技;2005年06期

3 郭忠华;;完善锚杆支护技术,提高锚杆支护效果[J];科技信息;2007年01期

4 王君辉;;浅谈认识与实践锚杆支护[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18期

5 徐世勇;;制约煤矿锚杆支护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发展建议[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15期

6 伊腾福夫;孟庆仁;;锚杆支护法(1)[J];国外金属矿采矿;1979年01期

7 青义琢;;锚杆支护的新发展[J];云南冶金;1987年01期

8 黄建岳,王传银;钢带锚杆支护及改进[J];煤炭科学技术;1989年08期

9 A.A.Balkemea;王丽静;;锚杆支护与经济[J];有色矿山;1991年06期

10 景小明;;关于煤矿锚杆支护的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树屏;;隧道围岩中系统锚杆支护效果的研究[A];岩石力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二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89年

2 胡林;;综掘锚杆支护装备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煤矿安全、高效、洁净开采——机电一体化新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桂祥友;马云东;郁钟铭;;锚杆支护可靠性动态设计计算机系统与应用研究[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司林坡;;对锚杆支护中一些问题的探讨[A];采矿工程学新论——北京开采所研究生论文集[C];2005年

5 王联合;侯俊锋;;黄陵一号煤矿锚杆支护施工监测方案设计[A];西部矿山建设工程理论与实践[C];2009年

6 张玉君;段升金;张振海;;锚杆支护失效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A];第六届全国煤炭工业生产一线青年技术创新文集[C];2011年

7 王万冬;;大力推广锚杆支护 促进煤矿安全生产[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8 顾金才;沈俊;;锚杆支护洞室受力反应与破坏形态比例模型试验研究[A];水电与矿业工程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北方岩石力学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文集[C];1991年

9 林健;康红普;;煤矿锚杆支护构件精细化研究方向和趋势[A];中国软岩工程与深部灾害控制研究进展——第四届深部岩体力学与工程灾害控制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百年校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刘永禄;高明涛;;千米深井煤巷桁架与锚杆支护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崔大汉邋薛建宏;煤科院专家解读“锚杆支护”[N];经理日报;2007年

2 李宛玲 郭雪飞;王庄矿一项技术节支2.45亿元[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3 梁勇;祁东矿锚杆支护达100% 彻底取消架棚支护[N];经理日报;2007年

4 梁勇;祁东矿:推广锚杆支护 取替架棚支护[N];经理日报;2007年

5 刘循;采矿工程学科领域获新突破[N];科技日报;2005年

6 刘俊恒 本报记者 张富江;太行脊梁[N];中国煤炭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黄靖龙;新型机械式可回收端锚杆支护机理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2 周纪军;爆炸动载对近区锚杆支护结构影响的试验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平;下沟矿二次动压巷道高预应力支护技术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5年

2 王伟;巷道围岩稳定性分析及锚杆支护效果评价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6年

3 潘春艳;高峰矿玻璃钢锚杆支护系统可靠性评价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6年

4 刘东才;铁法局锚杆支护力学研究与实践[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1年

5 陆雪峰;锚杆支护作业平台的设计与仿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福祥;回采巷道锚杆支护监测技术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2年

7 陈东印;地下工程预应力锚杆支护数值模拟分析[D];山东科技大学;2005年

8 娄培杰;煤巷围岩稳定性分类及锚杆支护辅助设计系统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8年

9 孙倩;矿用锚杆支护静态电阻应变仪的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年

10 邹常富;大冶铁矿玻璃钢锚杆支护的应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225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5225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6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