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辛基羟肟酸活化浮选孔雀石机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05 05:44
【摘要】:氧化铜矿是铜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铜需求量的不断增加,难选氧化铜矿的开发利用成为必然。鉴于有机螯合剂在氧化铜矿活化浮选上的突出效果,有必要对其活化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廉价高效活化剂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论文研究包括三个部分:首先应用溶液化学理论和密度泛函理论对代表性氧化铜矿物孔雀石和常用有机螯合剂辛基羟肟酸的浮选特性和它们相互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之后利用过浮选试验、Zeta电位测试、XPS测试和吸附量测定等手段对辛基羟肟酸活化浮选孔雀石的行为规律进行研究;最后利用分子动力学工具对有机螯合剂活化浮选孔雀石进行了系统的模拟计算。论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通过孔雀石的溶液化学分析得出,在不同pH值条件下,孔雀石所溶解的组分浓度不同:在酸性pH值下,孔雀石表面以正离子Cu2+为主;在碱性pH值下,孔雀石表面以负离子Cu(OH)42-为主。对孔雀石晶体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孔雀石晶体表现出金属性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在孔雀石晶体中Cu和O原子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孔雀石的优势解理面为(2 0 1)。对异戊基黄药和辛基羟肟酸在孔雀石(20 1)吸附的计算得出,辛基羟肟酸主要以O、O五元螯合环的形式与孔雀石表面的Cu作用,异戊基黄药主要以单键S原子与孔雀石表面的Cu原子之间的吸附,且吸附能计算表明辛基羟肟酸在孔雀石表面的吸附能力远大于异戊基黄药。通过态密度分析可知,辛基羟肟酸在孔雀石(20 1)面吸附时,在费米能级附近,辛基羟肟酸中的O、C和S原子的2p轨道电子均和Cu原子3d轨道电子有强烈的相互作用。在辛基羟肟酸的结构中,由C、O各一个π电子和N、O各一对未共享的电子组成的π46共轭体,可能是导致上述强烈相互作用的主要原因。浮选试验表明,使用钽试剂、辛基羟羟肟酸等亲铜螯合剂作活化剂,能有效地活化浮选孔雀石,其活化效果优于硫化钠;且在螯合剂用量很低的情况下能大幅度降低异戊基黄药用量。活化剂活化浮选最佳pH一般在7~9之间。且活化剂对孔雀石的活化效果越好,则活化浮选有效pH范围就越宽。Zeta-电位测试表明,孔雀石经羟肟酸和黄药共同作用后,在pH=7~9左右,表面Zeta-电位负值增加最大,并明显超过辛基羟肟酸或黄药单独吸附在孔雀石表面时的Zeta-电位变化值。这说明,辛基羟肟酸和黄药共存时,在pH=7~9左右最易在孔雀石表面发生共吸附,并且这种吸附的加强不是简单的联合作用结果。XPS测试表明,异戊基黄药和辛基羟肟酸能在孔雀石表面和铜离子发生了化学作用,并形成了辛基羟肟酸-Cu和异戊基黄药-Cu吸附膜。辛基羟肟酸和异戊基黄药不和孔雀石表面的O发生作用。吸附量测定结果表明,异戊基黄药和辛基羟肟酸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竞争”作用,但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竞争作用只在一方浓度过大时出现。辛基羟肟酸和异戊基黄药在孔雀石表面吸附量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符合Freundlich方程。辛基羟肟酸和异戊基黄药在孔雀石矿物表面呈不均匀吸附,其吸附形式主要为层叠型。辛基羟肟酸吸附于内层起活化作用。对孔雀石(2 0 1)面水化膜的分子动力学研究证实了孔雀石表面水膜的存在,孔雀石(2 0 1)面属于亲水表面。水环境下进行单药剂分子与孔雀石表面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孔雀石(20 1)面水化膜的存在阻碍了药剂在孔雀石表面的吸附。在多元体系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辛基羟肟酸和Cu2+的存在,能够显著提高异戊基黄药在孔雀石表面的吸附能力。并且药剂在发生吸附后,趋向于聚集为胶束结构,有效破坏孔雀石表面水化膜,大大改善孔雀石的可浮选性能。进一步的结构和动力学分析发现,当溶液中有Cu2+存在时,会与辛基羟肟酸和异戊基黄药分子形成三元混配物,从而促进黄药向疏水集团聚集,加快孔雀石表面疏水化,从而改善孔雀石的可浮性能。最后论文结合上述研究,提出了辛基羟肟酸活化浮选孔雀石的机理模型。
【图文】:

示意图,下降法,梯度法,示意图


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指出奶在态空间中的改变方向,从而使得中i不断地逼近总能量最小的波2.邋2所示,我们可以沿着得到的梯度方向不断修正Wi,当选定的Wi使得能量降到最小后,我们再把波函数改为这个最低值,然后通过新的梯度下去,,一直到找到能量的最小值。STEfPEST邋DESCE.WS逦CO^JUSAK邋SJ5ABKKT逡逑

示意图,赝势,波函数,价电子


(a)逦(b)逡逑图1.1最快下降法(a)与共轭梯度法(b)示意图逡逑Fig.邋1.1邋The邋fastest邋descent邋method邋(a)邋and邋the邋conjugate邋gradient邋method邋(b)逡逑1.5.1.5赝势及平面波基底逡逑从化学上的价电子理论中我们知道,各种化学性质的体现主要是价电子体现逡逑的。因此我们在解薛定谔方程是总是希望解出关于价电子的那一部分就可以了。逡逑这里我们就需要引.进赝势。逡逑“赝势’’是一种人为故意设定的假的位势,用以解决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它逡逑把原子核+内层电子放在一起来考虑与价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逡逑(1)赝势的产生逡逑如图2.邋3,实线分别是真实位势Z/r与All-electron价电子波函数%,取逡逑距原子中心rc处为划分点,n;以上波函数完全保留,而rc以内则对波函数加以逡逑改造。主要是把振荡剧烈的波函数改造为变化缓慢的波函数,而它必须没有节点,逡逑如虚线的HVeud。所示。少了剧烈振荡允许只以相对很少的平面波来展开波函数,逡逑没有节点的(径向)波函数也意味着没有比它本征值更低的量子态来与它正交。逡逑求解内层电子的需要就自动消失了。这样一个假位势能在相同本征值情况下给出逡逑这样的价电子近似解,我们把它叫做是赝势Vpseud()(Vps)。(由于逡逑屮v=屮ps其中r>rc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TD9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绿山;明大增;李志祥;李沪萍;;硫酸铵的应用研究进展[J];化学工程师;2013年05期

2 邢春燕;贾瑞强;霍明春;;氧化铜矿硫化浮选中硫化钠大量消耗机理研究[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2期

3 邢春燕;贾瑞强;;氧化铜矿浮选中硫酸铵对S~(2-)消耗的影响试验[J];现代矿业;2012年04期

4 易运来;刘忠荣;殷志刚;;高碱高钙介质黄铁矿抑制及铵盐活化机理的现状与展望[J];湖南有色金属;2011年04期

5 范娜;段珠;霍利平;;B130选别难选氧化铜矿石的研究[J];现代矿业;2010年06期

6 刘殿文;尚旭;方建军;文书明;张文彬;;微细粒氧化铜矿物浮选方法研究[J];中国矿业;2010年01期

7 孙伟;杨帆;胡岳华;何国勇;刘文莉;;前线轨道在黄铜矿捕收剂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年08期

8 刘殿文;方建军;尚旭;文书明;张文彬;;微细粒氧化铜矿物难选原因探讨[J];中国矿业;2009年03期

9 张国范;朱阳戈;冯其明;卢毅屏;欧乐明;;油酸钠对微细粒钛铁矿的捕收机理[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年02期

10 宋志鹏;胡国荣;彭忠东;周玉琳;;碳酸铵溶液浸出非洲氧化铜矿的研究[J];矿冶工程;200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毛莹博;铵—胺盐强化硫化孔雀石浮选理论与试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年

2 吴丹丹;铵盐对菱锌矿强化硫化浮选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建;闪锌矿表面原子构型及铜吸附活化浮选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4 先永骏;黄铁矿晶体缺陷及其表面吸附特性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5 邓久帅;黄铜矿流体包裹体组分释放及其与弛豫表面的相互作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殿文;孔雀石硫化机理探讨与氧化铜矿石浮选新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7 李纯莲;药物设计中分子对接优化设计的算法和软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沈同喜;氧化铅矿硫化浮选强化技术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3年

2 邢春燕;铵盐—孔雀石—硫化钠体系催化氧化机理探讨[D];昆明理工大学;2012年

3 霍明春;硫化钠活化氧化矿时S~(2-)消耗跟踪理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4 邢月;闪锌矿结构半金属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976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6976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79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