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基于原位直剪试验的岩土体力学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27 12:26
【摘要】:岩土体力学参数是分析露天开采矿井边坡稳定的必要基础数据,原位直剪试验是获取岩土体可靠力学参数的重要方法。以内蒙古白云鄂博西矿露天边坡为工程背景,提出一种改进的原位直剪试验装置,即通过将型钢用锚杆锚固于岩土体内为垂直液压千斤顶提供作用反力的方式替代堆载装置,开展矿区典型岩土体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区域及类型的岩土体,其内聚力的偏差较内摩擦角更大;岩土体的微观构造及宏观结构显著地影响着岩土体力学特性与剪切面破坏形态;这种改进的原位直剪试验装置在实际操作中是切实可行的,可为矿区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图文】:

采场边坡


地质资料所阐述的矿区地层空间分布,通过地表地质调查,初步可将构成边坡的岩组划分为7类,即:属于H8岩段的白云岩组、铁矿石岩组;属于H9岩段的板岩岩组;介于H9与H8岩段之间的云母岩组;钠闪石岩组、第四系岩组;此外还有岩脉分布。这些岩组在构造特性上具有一定的同一性。为便于边坡稳定性评价、按区段提出最佳边坡角,在工程地质分区基础上,将工程地质条件、边坡几何形状和边坡倾向基本相同的区段划分为同一区,共将西矿采场划分为11个区段,即:西采场A至E区、北采场F至I区以及南采场J,K2区,如图1所示。NA区B区E区C区D区F区G区H区J区I区K区2#1#6#5#3#4#78##图1采场边坡分区Fig.1Slopedivisionofstope2试验方案文中选取矿区具有代表性的黏土、漂石、砂砾石及炭质板岩等岩土体,开展现场原位直剪试验研究,试验布置位置如图1所示。黏土原位直剪试验共3组,分别为试验1#,5#,6#,每组含3个试样,其中试验1#,5#位于采场I区,试验6#位于采场D区;漂石原位直剪试验仅有试验2#一组,共3个试样,位于采场D区;砂砾石原位直剪试验共2组,分别为试验3#,4#,每组含3个试样,均位于采场I区;炭质板岩原位直剪试验共2组,分别为试验7#,8#,每组含2个试样,均位于采场G区。现场原位直剪试验剪力盒尺寸为700mm×700mm,高度250mm.采用平推法施加剪切应力,而法向应力反力由锚固于岩土体内的型钢提供,替代传统的堆载装置,从而建立一种改进的原位直剪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试验步骤如下1)施工前严格放样试坑、锚杆及型钢位置。锚杆距离试坑边缘大于1m,孔位允许偏差为±533

照片,直剪试验,原位,试样


1000~1500%mm6%000%mm鐖25连接套HW250型钢HW400型钢400%mm锚杆锚杆段>5%000%mm传力板鐖25钢筋YCW60B承载板滚轴排YCW60B枕木试样剪力盒700%mm×70%mm图2改进的原位直剪试验装置示意图Fig.2Schematicdiagramofmodifiedapparatusofin-situdirectsheartestcm;锚孔深度大于5.5m,锚杆杆体由鐖25Ⅱ级螺纹钢制作;2)放置型钢,安装锚杆。锚杆安装时外露75cm,锚孔注浆采用P.O42.5纯水泥浆,水灰比为0.45~0.5;3)锚杆浆体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SANY75C型反铲开挖试坑及试样,试样土体周围至少保留10cm进行人工修整。试坑平面尺寸为5.5m×2.1m,深度1.0~1.5m.试样平面尺寸为70cm×70cm方形,高度25cm.同一试坑内的试样间距大于1.0m;4)测定滚轴排摩擦系数,安装垂直、水平加载装置及读数仪表。加载装置均采用YCW60B液压千斤顶;5)分5级施加法向荷载,待法向变形相对稳定后开始施加横向推力;6)横向推力按等差数列分8级施加。施加时水平推力连续、均匀,每分钟记录压力表和百分表读数,当变形相对趋于稳定时,方可施加下一级荷载,直至试样被剪切破坏时终止;7)试验结束,将试样翻起,观察剪切面状态,绘制剪切面缺损、起伏情况,并对试件进行描述,计算试验后的试样面积;8)针对同类试样,按上述方法在不同垂直压力下做3次以上试验,得到3组以上垂直荷载与对应的水平推力读数。图3为现场砂砾岩原位直剪试验照片。3试验结果3.1岩土体抗剪力学特性对选取的岩土体试样进行不同法向荷载作用下的原位直剪试验,所获取的试验数据见表1.其中,图3现场改进的原位直剪试验装置实物图Fig.3Modifiedapparatusofin-situdirectsheartestin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杨继红;董金玉;刘汉东;黄志全;姜彤;;大型堆积体原位直剪试验研究及三维稳定性分析[J];煤炭学报;2010年03期

2 徐晓斌;秦晶晶;高飞;;某核电站强风化花岗岩原位直剪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丁建;唐辉明;张雅慧;林成远;赵萌;;粗粒土试验与力学特性研究现状[J];冰川冻土;2016年04期

2 彭凯贝;贾瑞清;;深孔原位直剪测试仪的研制及应用[J];金属矿山;2016年05期

3 王琦;冯文凯;黄家华;艾国海;白慧林;;岷江上游欢喜坡冰水堆积体原位大剪试验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6年08期

4 朱彦鹏;张强;马天忠;来春景;李京榜;;舟曲某千枚岩与砾石土质高边坡现场剪切试验及稳定性分析研究[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5年03期

5 胡伟;闵弘;陈健;徐开民;;大型原位直剪试验设备改进研制与应用[J];岩土力学;2015年03期

6 周罕;曹平;张科;;昔格达组黏土岩和粉砂岩现场直剪试验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0期

7 梁文辉;;山底隧道弃渣堆积区地表注浆加固技术研究[J];公路;2014年05期

8 蔡利平;李钢;史文中;;增地节地型露天矿排土场优化设计[J];煤炭学报;2013年12期

9 杨雄;程小俊;何忠意;;原位直剪试验装置的优化研究及应用[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10 罗寿斌;;某深基坑边坡岩体的原位直剪试验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继红;董金玉;陈亚鹏;王媛媛;马平;李曼;;某水电站库区堆积体边坡的成因机制分析及稳定性评价[J];工程地质学报;2008年03期

2 林杭;曹平;李江腾;刘业科;;边坡临界失稳状态的判定标准[J];煤炭学报;2008年06期

3 何习平;华锡生;何秀凤;赵志勇;邹青;;崩塌堆积体变形分形分区研究[J];煤炭学报;2007年07期

4 董云;柴贺军;;土石混合料剪切面分形特征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07年05期

5 谭儒蛟;胡瑞林;刘衡秋;李志祥;曾如意;;虎跳峡工程区松散堆积体原位直剪试验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年06期

6 郑颖人,张玉芳,赵尚毅,齐明柱;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在元磨高速公路高边坡工程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21期

7 朱继良,黄润秋;某水电站坝前堆积体稳定性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J];岩土力学;2005年08期

8 邓建辉,张嘉翔,闵弘,梅松华;基于强度折减概念的滑坡稳定性三维分析方法(Ⅱ):加固安全系数计算[J];岩土力学;2004年06期

9 油新华,汤劲松;土石混合体野外水平推剪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10期

10 连镇营,韩国城,孔宪京;强度折减有限元法研究开挖边坡的稳定性[J];岩土工程学报;2001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倪海波;刘俊;王彦黎;;原位直剪试验在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资源环境与工程;2014年02期

2 谭儒蛟;胡瑞林;刘衡秋;李志祥;曾如意;;虎跳峡工程区松散堆积体原位直剪试验研究[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5年06期

3 杜俊;侯克鹏;杨帆;康永红;;都龙锡矿排土场松散岩土体原位直剪试验研究[J];现代矿业;2009年10期

4 杨继红;董金玉;刘汉东;黄志全;姜彤;;大型堆积体原位直剪试验研究及三维稳定性分析[J];煤炭学报;2010年03期

5 王云龙,徐大威,熊传治;矿山岩体原位直剪试验自动记录系统[J];矿冶工程;1989年03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继红;董金玉;刘汉东;黄志全;姜彤;;大型堆积体原位直剪试验研究及三维稳定性分析[A];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1年



本文编号:27318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7318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7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