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矿业工程论文 >

北沟尾矿库排洪工程施工测量及贯通精度分析

发布时间:2020-11-07 07:34
   尾矿库排洪系统是尾矿库建设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相关统计表明,尾矿库排洪系统的泄流能力不足或排洪失效是引起尾矿库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测量工作又是排洪工程施工建设的基础。主要分析空间定位技术GPS在布设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上的应用;洞外、洞内平面控制对支洞和主洞贯通面横向贯通精度的影响;高程控制和竖井垂吊高程对贯通面竖向贯通精度的影响;工程坐标与2000国家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从这些方面研究本工程的相关测量工作,得出以下结论:(1)在隧洞平面控制网方面,进行横向贯通误差分配的时候,洞外控制网误差比洞内控制网误差重要,要优先分配。(2)在竖井高程控制方面,由于竖井垂线定向及垂吊钢尺传递高程具有在方向和距离上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根据误差传播定律,高程误差会不断积累,故在竖井工程的施工中,贯通到设计高程后就不再向主洞方向贯通。(3)随着我国北斗卫星的不断完善以及2000国家坐标系统的全面实施,分析大地测量学的基础,用Visual Basic软件,编写了一套适合本工程实际的向2000国家坐标系统转换的软件,能直接进行本工程运用。以上结论是在北沟尾矿库排洪工程的施工建设中研究得出,其中结论一和结论二均是经过实例论证,不仅适用于北沟尾矿库工程,同样适用于其他排洪隧洞工程。结论三中坐标转换软件适用于北沟尾矿库工程周围30km内任何工程的北京54坐标系与2000国家坐标系坐标点之间的转换。在排洪隧洞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用以上结论可为前期的测量方案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并在确保工程贯通要求的基础上,可最大限度节省测量成本,同时可实现工程坐标转换到2000国家坐标系,对工程施工测量具有现实意义。
【学位单位】:西京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D926.4
【部分图文】:

尾矿库,概况


流程是首先布设高精度首级控制网,然后在此精度较高的控制网基础下控制或放样。控制测量分为控制点的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平面控制确平面位置,高程控制确定控制点的高程位置。在北沟尾矿库工程中,所基准是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洞外采用水准测量布设附和水准路线配合 合的方法确定控制点高程,洞内采用水准测量布设水准路线的方法控制,根据以往经验,规范的水准测量程序很容易达到我们需要的精度要求等水准测量的过程可以消除很多客观误差,操作也较简易,其高程精度文中不再详细讨论高程控制网的布设,重点讨论平面的控制。工程概述北沟尾矿库位于洛阳市汝阳县,地处东经 110 度,北纬 33°-34°,项豫西伏牛山区,区内为山地丘陵地貌,东西两侧崇山峻岭,南北程狭长沟因此得名。排洪系统地下部分主要由 5 座排水竖井,1070m 长的排23m 长的排洪主洞组成,竖井内径 5m,支洞与主洞均为内径 3.5m 圆形坡度 3.2%。北沟尾矿库概况见图 2.1 所示。

原理图,单点定位,原理图,接收机


西京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用户接受机部分,GPS 接收机能够接收并读取 GPS 卫星过无线电波时间与速度得到空间定位数据,解算出接收机所还包括 GPS 数据的平差软件包,以上构成完整的 GPS 设备S 定位原理 接收机确定点位坐标原理:GPS 接收机确定点位坐标定位原会原理。就是通过相对静止的未知点,测得若干个已知点坐角形已知边的边长,通过三角函数方程解算出未知点的坐标。在测站点上安置 GPS 接收机,同一时刻接收 4 颗以上卫图见下图 3.1 所示[24]。

原理图,相对定位,原理图


北沟尾矿库排洪工程施工测量及贯通精度分析对定位,示意图见图 3.2 所示,尽管多有一个相对定位的基站点,但因为无法形成闭合图形,缺乏检核条件,故精度与相对定位还是有差距的。绝对定位的优点是简便快捷,操作步骤和相关的计算也较少,缺点是测点直间没有形成闭合的几何图形,乏校验的基线继而进行高精度的平差和误差分配,导致精度相对较低。相对定位样在固定的坐标系中,在确定点相对地球质心的位置的同时,还可以确定点与地参考点之间的位置和多个测站点与点之间的位置,如图 3.2 所示,相对定位精度高,有检核条件,可消除粗差,而且有多余的基线向量,有严密的几何图形,可进行网平差,误差分配之后的点精度较高[2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海宁;孙久运;刘超;庞有智;;大比例尺数字测图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全球定位系统;2015年03期

2 张世军;潘立志;;新疆波波娜水电站引水隧洞贯通测量方案[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年15期

3 李冬韩;;GPS测量在水利水电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析[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年02期

4 吴海玲;李作虎;刘晖;张明;;卫星导航系统国际标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地理信息世界;2014年06期

5 吴彬;;浅埋松散围岩隧道贯通施工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年22期

6 宁津生;姚宜斌;张小红;;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发展综述[J];导航定位学报;2013年01期

7 范海生;孙祥彪;张为同;王相军;;GPS高程拟合替代几何水准测量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27期

8 彭东东;;贯通测量中的误差预计及控制研究[J];矿山测量;2012年04期

9 丁明华;余存林;郭秉程;;GPS工程控制网的布设[J];西部资源;2012年04期

10 刘小阳;孙广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信息;2011年3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戴东凯;基于GNSS/SINS组合的船载高精度垂线偏差测量方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利刚;长大隧道洞内控制测量方法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2 郝海亮;精密导向技术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4年

3 李文佳;顾北矿GPS网数据处理与质量评价[D];安徽理工大学;2014年

4 周必全;雷达与AIS的数据融合及雷达性能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

5 黄维;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在抗震救灾中的应用与二次开发[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6 郑航行;GPS控制网优化技术及坐标转换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7 白涛;现代测量技术在大型机场施工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8 郭沈凡;盾构隧道精密定位导向技术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9 刘永启;全球定位系统在GIS数据采集中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4年

10 田建波;GPS控制网的布设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873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2873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71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