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腾格尔坳陷赛汉组上段沉积相特征对砂岩型矿床的控制作用
发布时间:2021-02-07 09:48
自1995年起,核工业二〇八大队开始在腾格尔坳陷进行研究及施工。这20多年来取得很大的成果。认为赛汉组上段为该坳陷的主要找矿目的层。本文通过对钻孔数据的分析,总结了区内赛汉组上段的分布规律以及矿床矿化的富集层位。认为本区赛汉组上段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文章来源】:世界有色金属. 2020,(11)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15号勘探线剖面图
赛汉组上段铀矿化主要分布在阿其图乌拉地区,地表未见铀矿化显示,为隐伏矿体,位于新近系地层之下。阿其图乌拉地区赛汉组上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砂体呈带状近东西向展布,铀矿化受氧化砂体中的灰色残留体砂体控制。腾格尔地区赛汉组上段发现砂岩型工业铀矿孔1个,矿化孔3个,异常孔9个(表1)。所发现的砂岩矿化段均处于同一砂层中,含矿层砂体层数多,呈透镜状,泥岩夹层较发育,单层砂体厚度10m~20m,砂体累计厚度在11m~70m之间,含砂率在13%~93%,底板埋深在132m~335.1m之间,底板标高821m~870m;工业矿孔TZK3-3砂体厚度43.66m,含砂率65.85%,底板埋深为148.30m,底板标高为865.70m。TZK3-3矿化段位于29.03m~130.23m,位于赛汉组上段,矿层厚度1.20m,解释品位0.0427%,平米铀量1.02kg/m2,为低品级铀矿化,含矿岩性为灰色泥质细砂岩、中砂岩和砂质砾岩,结构疏松,以孔隙式胶结为主,部分为基底式胶结;经薄片镜下鉴定定名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碎屑物含量60%~80%,碎屑物以石英、长石为主。腾格尔坳陷赛汉组上段完全由一套辫状河三角洲及河流环境下的灰色、深灰色含砾砂岩、砂岩及泥岩组成,古气候以温暖潮湿为主,晚白垩世地壳抬升,该区气候也向干旱转变,进入第三纪以来,腾格尔坳陷一直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状态,沉积了以黄色、褐黄色、红色等为主的泥岩、粉砂岩,长时期的干旱环境有利于氧化作用的发育及成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腾格尔坳陷砂岩型铀矿控矿成因相特征及远景预测[J]. 刘波,杨建新,乔宝成,张锋. 地质与勘探. 2015(05)
本文编号:3022045
【文章来源】:世界有色金属. 2020,(11)
【文章页数】:2 页
【部分图文】:
15号勘探线剖面图
赛汉组上段铀矿化主要分布在阿其图乌拉地区,地表未见铀矿化显示,为隐伏矿体,位于新近系地层之下。阿其图乌拉地区赛汉组上段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砂体,砂体呈带状近东西向展布,铀矿化受氧化砂体中的灰色残留体砂体控制。腾格尔地区赛汉组上段发现砂岩型工业铀矿孔1个,矿化孔3个,异常孔9个(表1)。所发现的砂岩矿化段均处于同一砂层中,含矿层砂体层数多,呈透镜状,泥岩夹层较发育,单层砂体厚度10m~20m,砂体累计厚度在11m~70m之间,含砂率在13%~93%,底板埋深在132m~335.1m之间,底板标高821m~870m;工业矿孔TZK3-3砂体厚度43.66m,含砂率65.85%,底板埋深为148.30m,底板标高为865.70m。TZK3-3矿化段位于29.03m~130.23m,位于赛汉组上段,矿层厚度1.20m,解释品位0.0427%,平米铀量1.02kg/m2,为低品级铀矿化,含矿岩性为灰色泥质细砂岩、中砂岩和砂质砾岩,结构疏松,以孔隙式胶结为主,部分为基底式胶结;经薄片镜下鉴定定名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砂岩,碎屑物含量60%~80%,碎屑物以石英、长石为主。腾格尔坳陷赛汉组上段完全由一套辫状河三角洲及河流环境下的灰色、深灰色含砾砂岩、砂岩及泥岩组成,古气候以温暖潮湿为主,晚白垩世地壳抬升,该区气候也向干旱转变,进入第三纪以来,腾格尔坳陷一直处于干旱、半干旱气候状态,沉积了以黄色、褐黄色、红色等为主的泥岩、粉砂岩,长时期的干旱环境有利于氧化作用的发育及成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腾格尔坳陷砂岩型铀矿控矿成因相特征及远景预测[J]. 刘波,杨建新,乔宝成,张锋. 地质与勘探. 2015(05)
本文编号:30220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kuangye/3022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