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相流中细长颗粒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本文关键词:多相流中细长颗粒数值模拟研究综述
【摘要】:纤维干燥尾气中的飞灰含有大量的木质纤维、砂光粉和其他粉尘。从形状来看,木质纤维属细长颗粒,和研究较为成熟的球形颗粒在许多方面存在较多差异。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已对细长颗粒在多相流中的悬浮、沉降及流化方面开展了大量数值模拟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此基础上,继续完善木质纤维的运动特征、推导出其在换热器表面的碰撞沉积模型是下一步的主要工作。
【作者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406088)
【分类号】:O359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能源需求的日趋增加,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木材加工行业中,纤维干燥后的尾气温度约80℃[1],大多直接排放至环境空气中,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因此,干燥尾气的余热回收利用是木材加工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纤维干燥尾气中的飞灰为大量的木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庆良;多相流运动学几个基本公式[J];东北工学院学报;1990年06期
2 邹履泰;多相流理论及其应用[J];水利电力机械;1994年01期
3 郭烈锦;21世纪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未来与挑战[J];科技导报;1995年10期
4 王勇;多相流技术的发展水平及现状[J];中国海洋平台;1995年06期
5 常峥;多相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J];能源研究与利用;1996年04期
6 林宗虎;能源和动力工程中的重要理论基础——多相流热物理[J];中国科学基金;2000年06期
7 周力行;第四届国际多相流会议简介[J];力学进展;2001年04期
8 林宗虎,王栋,王树众,林益;近期多相流基础理论研究综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1年09期
9 赵庆军,吕宇玲,赵景生,何利民,王纪春;非线性分析技术在多相流领域中的应用[J];油气储运;2002年10期
10 陈听宽;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进展[J];力学进展;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建忠;;柱状粒子多相流若干问题的研究[A];庆祝中国力学学会成立50周年暨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7论文摘要集(上)[C];2007年
2 李海青;;工业多相流检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3 唐克伦;张应迁;梁智权;;多相流搅拌流场数值模拟软件的研发[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4 郭烈锦;;气液两相及多相流相界面非线性动力学形为研究[A];第二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文集[C];2011年
5 郭烈锦;;21世纪中国能源的利用状况与多相流热物理学术研究[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6 陈瑜;蔡庆东;;格子玻尔兹曼多相流模拟中无滑移边条件选取[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7 郭双全;雷华;甘春标;;两端固定输流管道的随机不确定建模与振动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与会议议程[C];2013年
8 张杰;汪世栋;王增辉;倪明玖;;磁场作用下气泡驱动金属流体多相流研究[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9 王希麟;;流动显示技术在多相流检测中的应用[A];流动显示’2002第五届全国流动显示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熊红兵;梁文帆;张凯;;基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的多相流直接数值模拟[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陈伟立;多相流技术的应用与进展[N];中国石化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张跃 通讯员 陈亚镍 施海宁 方成;攀登多相流计量技术的高峰[N];宁波日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赵亚辉 王乐文;“混合”的学问[N];人民日报;2006年
4 通讯员 谢霞宇 本报记者 张哲浩;生产数据的“制氢工厂”[N];科技日报;2005年
5 记者 周泽山;超声波多相流测试仪获三项专利[N];中国石油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朝阳;井筒多相流瞬态流动数值算法及响应特征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5年
2 王则力;多相流全尺度直接数值模拟方法及应用[D];浙江大学;2010年
3 刘亦安;基于太赫兹技术的多相流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许明;小管径多相流特性及流动参数测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5 杨磊;含多相流弹性及粘弹性介质中波频散与衰减分析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14年
6 张力;旋转气固多相流分离的数值分析及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01年
7 刘丛林;金属颗粒在气固多相热流场的动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8 王月明;油气水多相流流量电磁相关测量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3年
9 韩骏;小波熵与小波网络在多相流参数测量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于春生;随机孔隙网络建模与多相流模拟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俊辰;X射线多相流检测技术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5年
2 杨濮亦;顶吹气泡相间运动及多相流流态模拟与实验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吴昊;油气水多相流实验装置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D];天津大学;2014年
4 祝武明;油气水多相流核磁共振传感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5 钟岳;复合黑体空腔传感器内颗粒流动特性及其对测温干扰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6 王乐;井筒多相流参数预测与研究[D];长江大学;2016年
7 谭玲;多相流沼气池增温技术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8 邵威;基于模糊控制的多相流实验系统设计[D];中国舰船研究院;2016年
9 李世皎;基于多相流的机场场面滑行性能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16年
10 孙红跃;用于工程训练的多相流实验系统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2852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28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