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应力强度因子预测模型

发布时间:2018-01-15 17:19

  本文关键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应力强度因子预测模型 出处:《机械设计与研究》2016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应力强度因子 粒子群优化 预测


【摘要】:应力强度因子是表征材料断裂的重要参量,与应力大小,裂纹的形状和裂纹长度有关。对应力强度因子进行分析,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原理,结合粒子群优化,建立以应力大小和裂纹长度作为输入值,应力强度因子为输出值的模型,从而对应力强度因子进行分析和预测。模型预测值与理论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结合粒子群优化算法建立的数学模型,模型拟合优度为0.994 9,可通过应力大小和裂纹长度预测应力强度因子,预测值与精确值的相对最大误差为0.186 4,可证明该模型的适用性与精确性。
[Abstract]:Stress intensity factor (SIF)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to characterize the fracture of materials,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size of stress, the shape of crack and the length of crack.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is analyz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LS-SVM). Combined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 model with stress size and crack length as input value and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as output value is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thematical model based on 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ombined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s established. The goodness of fit of the model is 0.994 9.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can be predicted by the stress size and crack length, and the relative maximum error between the predicted value and the accurate value is 0.186 4. The applic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model can be proved.
【作者单位】: 中北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基金】:部级预研项目
【分类号】:TP18;O346.1
【正文快照】: 当构件中存在裂纹时,在裂纹附近部位,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甚至可引起裂纹进一步扩展,最终导致零件断裂失效。弹性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应力强度因子可用于表征裂纹尖端附近的应力场强度,是衡量材料断裂的重要表征参量之一。它和裂纹的形状、应力大小和裂纹长度有关。支持向量机[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海军,胡宗军,刘一华;确定复杂形状平面板的应力强度因子[J];安徽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2 许英姿,任传波;求解裂纹端部应力强度因子的混合方法[J];淄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2期

3 刘希国,张双寅;纤维复合材料复合型断裂正应力强度因子比准则[J];力学与实践;2003年02期

4 高瑞霞,剧锦三,蒋秀根,庄金钊;裂缝边缘凸起变形对带裂缝柱形薄壁结构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初探[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5 刘小妹,刘一华,梁拥成;一种确定双重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方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6 胡卫华;;多裂纹板的应力强度因子研究[J];科技信息;2010年10期

7 张彩凤;;基于有限元方法计算应力强度因子的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8 朱苹,王志群,亓超,季京玮;C型试样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J];力学与实践;1983年05期

9 俞秉义 ,陈四立;一种求应力强度因子的新方法—类比法[J];沈阳机电学院学报;1985年01期

10 汤任基;加强空心圆柱中纵向贯穿裂纹的热击应力强度因子[J];力学学报;198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灿;孙士勇;陈浩然;;无网格法分析双材料中裂纹位置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2 董世明;王清远;舒尚文;;巴西圆盘试件应力强度因子研究的若干进展[A];四川省力学学会2008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勇;王钟羡;陈宜周;蒋家羚;;含裂纹圆筒体抗扭刚度和第三型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A];疲劳与断裂2000——第十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4 韦昌芹;邵永波;;管节点中穿透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A];第14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册)[C];2005年

5 董世明;王清远;舒尚文;;扁平巴西圆盘试件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苏成;郑淳;;应力强度因子可靠度分析的响应面—蒙特卡罗法[A];第十四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邹广平;唱忠良;曲嘉;;紧凑拉伸试样应力强度因子的动态响应[A];第七届海峡两岸工程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刘贺翔;陈珂;毛灵涛;;测取不同缝长单缝有机玻璃梁应力强度因子的试验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程宸;万水;蒋正文;;基于界面力学的有限元方法计算正交各向异性材料的应力强度因子[A];第十九届玻璃钢/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南海顺;王保林;;纳米尺度下表面残余应力对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A];第16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会议程序册[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晋芳;多部位损伤结构应力强度因子算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2 刘晓宇;关于裂纹安全评定及TOFD检测标准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2年

3 高志文;高温超导块材在电磁力作用下的断裂特性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贾宏志;含裂纹结构加固问题中的哈密顿体系方法[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5 赵传宇;CFL加固钢板中表面裂纹扩展规律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陈景杰;含裂纹损伤船体结构强度分析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代鹏;用塑性修正的应力强度因子幅描述疲劳裂纹扩展[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8 王立清;工程中含接触问题的孔边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数值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9 刘钧玉;裂纹内水压对重力坝断裂特性影响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杨在林;SH波作用下半空间中夹杂与裂纹的相互作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卫星;单晶硅压痕微裂纹扩展力学行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2 杨朋磊;Nb_3Sn超导股线中芯丝断裂行为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王文伟;含裂纹铆接连接结构应力强度因子参数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4 王建立;含裂纹铆接结构应力强度因子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王海军;确定多重应力强度因子的数值方法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2年

6 陈佳;含缺陷三通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7 满浩;核电接管安全端焊缝裂纹应力强度因子及扩展行为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8 叶申;含表面裂纹损伤船体典型结构应力强度因子简化计算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9 刘大维;单边直裂纹三维应力强度因子有限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10 王锋;三维应力强度因子分析及干涉预应力影响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2930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42930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c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