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链缠结对凝胶薄膜起皱的影响
本文选题:合物凝胶 切入点:凝胶自由能 出处:《力学季刊》2016年04期
【摘要】:凝胶薄膜在变形时易发生屈曲、起皱等失稳现象,这在凝胶薄膜的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针对凝胶薄膜的屈曲、起皱失稳行为,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尝试从力学角度进行分析.但是大多数的研究是基于Flory-Rehner弹性凝胶理论,未考虑凝胶网链缠结引起的物理交联对凝胶自由能的影响,模型精度不高.本文采用Edwards-Vilgis所提出的Slip-link模型对平面内起皱的凝胶薄膜进行分析,研究了不伸展参数、滑移参数对聚合物凝胶增量模量的影响以及不伸展参数、滑移参数、基底材料泊松比对凝胶薄膜起皱时的临界波长和临界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势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随着化学势的增加,增量模量、临界波长、临界应力减小;不可伸长参数越大,增量模量、临界波长及临界应力越大;滑移参数越大,增量模量、临界波长及临界应力越小.
[Abstract]:The buckling and wrinkling of gel films are very important in the application of gel films. In recent years, the buckling and wrinkling behavior of gel films have been studied.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are trying to analyze the gel from a mechanical point of view. But most of the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Flory-Rehner elastic gel theory, without 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physical crosslinking caused by network entanglement on the gel free energy. The model accuracy is not high. In this paper, the Slip-link model proposed by Edwards-Vilgis is used to analyze the wrinkled gel film in the plane,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unstretching parameter, the slip parameter on the incremental modulus of the polymer gel, the unstretching parameter and the slip parameter are studied. The influence of Poisson's ratio on critical wavelength and critical stress of gel film during wrink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chemical potential changes in a certain range, the increment modulus, critical wavelength and critical stress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hemical potential. The larger the imextensibility parameter, the greater the increment modulus, critical wavelength and stress, and the smaller the increment modulus, critical wavelength and critical stress.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三明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分类号】:O343.9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广明;;气凝胶薄膜能源材料的研究进展[A];中国真空学会2012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曹峥;杜滨阳;范志强;;温敏性有机/无机杂化水凝胶薄膜的制备、结构与性能研究[A];2007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上册)[C];2007年
3 肖锟;吴广明;陈世文;沈军;周斌;;V_2O_5常压干燥气凝胶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TFC'05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肖锟;吴广明;陈世文;房兴梅;沈军;;V_2O_5常压干燥气凝胶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A];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史非;刘敬肖;曾淼;王立久;王继红;徐龙权;;玻璃表面SiO_2气凝胶薄膜的常压干燥制备及表征[A];全国第六届浮法玻璃及深加工玻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静;侯立松;;掺杂对TiO_2溶胶-凝胶薄膜结构转变和润湿性能的影响[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聂素云;卢文庆;邹孔标;;透明质酸的化学修饰和凝胶薄膜的制备[A];2006年全国功能材料学术年会专辑[C];2006年
8 周秀文;李波;王朝阳;张林;蔡红梅;;新型RF炭气凝胶薄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A];2006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赵高扬;赵桂荣;;功能薄膜微细图形制作新技术[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10 赵桂荣;赵高扬;张黄莉;;溶胶-凝胶法制备感光性YBCO凝胶薄膜的研究[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黄莉;钇钡铜氧超导薄膜及其微细图形化新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林茜茜;双层超薄芦荟海藻酸钠天然水凝胶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赵倩;姜黄素/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水凝胶薄膜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3 许俊;聚乙烯醇/丝胶共混凝胶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与结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4 李伟;稀土有机配合物掺杂凝胶薄膜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刘伟民;RF有机气凝胶薄膜的溶胶—凝胶制备和初步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薛人中;钇钡铜氧感光凝胶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7 薛岳;Al_2O_3表面掺铜TiO_2凝胶薄膜的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8 李莺;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微细加工[D];西安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6704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1670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