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封闭空间内水层对爆炸载荷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24 13:36
【摘要】:采用球对称爆炸装置,在球形容器中开展了炸药与水之间有空气间隙(层)的置水爆炸实验,根据实测的激波走时、压力和冲量等数据,对容器内置水爆炸载荷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爆炸过程中空气间隙与爆轰产物和水之间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置水爆炸时容器内壁受到的载荷主要包括幅值较低的前导空气冲击波和雾状水滴的持续撞击作用,有空气间隙的置水爆炸可以降低反射压力、准静态压力和冲量,空气间隙有利于水对爆炸载荷的消减效果。
[Abstract]:By using spherical symmetric explosive device, a water-setting explosion experiment with air gap (layer) between explosive and water was carried out in a spherical vessel.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data of shock wave travel, pressure and impulse, etc. In this paper, the mechanism of formation of explosion load with water in the vessel is analyzed, and the interaction mechanism between air gap, detonation product and water during explosion is discuss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ad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vessel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shock wave of the leading air with lower amplitude and the continuous impact of the droplets, and the explosion with air gap can reduce the reflection pressure, quasi static pressure and impulse. The air gap is advantageous to the water to reduce the explosion load effect.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强动载与效应重点实验室;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72245)
【分类号】:O383.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殷蔚薏;;植物组织的空气间隙与比重的测定[J];植物生理学通讯;1963年03期

2 汪吉健;青藏铁路海拔4000m以上短空气间隙修正研究[J];冰川冻土;2003年S1期

3 冯江虹,杨建军;水轮机组发电机空气间隙的控制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年06期

4 陈荣格;;110KV变电站空气间隙及电气设备绝缘配合[J];科技风;2014年14期

5 陈宇;;高压送电线路的最小空气间隙探讨[J];广东科技;2009年18期

6 黎兆东;秦中勤;;复合型电源防雷器放电通道的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S1期

7 赵万勇;薛亚丽;马彪;;水轮发电机空气间隙的试验分析与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4年01期

8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李小建;李锐海;文华;段一雄;;空气间隙在高海拔的直流放电特性[A];2007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冉学彬;杨庆;董岳;罗大庆;;鸟粪影响下的紧凑型塔窗—导线空气间隙交流放电特性研究[A];第四届全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3 纪新元;;±800千伏特高压直流线路空气间隙选择研究[A];高效 清洁 安全 电力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吉林省电机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朱玉良;;发电机空气间隙在线监测技术在三峡右岸电站的应用[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委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刘毅;燕桂新;梅昕;;CAD与数字摄影的电流和空气间隙法的应用研究[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晋;;高海拔地区的短空气间隙雷电冲击50%放电电压研究[A];青藏铁路运营管理及相关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黄翠;高性能硅通孔(TSV)三维互连研究[D];清华大学;2015年

2 袁耀;短空气间隙暴雨击穿特性与放电模型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3 曹晶;高海拔换流站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及海拔修正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新怡;±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塔头空气间隙和绝缘配合计算[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2 刘洋;雾霾的模拟及其对棒—板空气间隙放电特性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15年

3 刘伟;降雨对棒—板短空气间隙直流放电影响的仿真及试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4 黄俊;自然雾中棒板短空气间隙放电特性与放电机理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5 林浩然;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大气参数对空气间隙外绝缘影响的试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于亮;低气压下110kV系统棒-板空气间隙冲击放电特性及电压校正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7 王军;低气压下棒—板空气间隙正极性操作冲击放电特性及校正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8 吴亮;沙尘环境下空气间隙和平板模型沿面放电特性的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9 孙利朋;棒—板空气间隙淋雨操作冲击放电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10 王传利;空气间隙小耦合装药爆破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1415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1415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83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