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气固两相流流动参数的检测技术

发布时间:2018-10-23 19:57
【摘要】:对气固两相流流动参数检测技术的相关内容,包括基于静电传感器的检测技术、电容层析成像技术以及流型软测量技术中的信号分析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认为静电传感器在气固两相流颗粒速度、浓度以及流型等参数检测方面,技术相对成熟,但其灵敏度空间分布不均匀、颗粒浓度(分布)与静电量大小(分布)之间的对应关系不明确等问题严重影响其测量准确性,是目前研究的难点;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可实现气固两相流流型的可视化监测,但其固有的软场特性影响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目前基于信号分析方法的流型软测量技术避免了这一问题,多尺度信号分析方法将是提高其测量准确性的新方法。
[Abstract]: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reviews the signal analysis methods of gas-solid two-phase flow parameters detection technology, including electrostatic sensor based detection technology, capacitance tomography technology and flow pattern soft sensing technology.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electrostatic sensor is relatively mature in the measurement of particle velocity, concentration and flow pattern of gas-solid two-phase flow, but its sensitivity is not uniformly distributed in space. The uncl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l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and electrostatic volume (distribution) seriously affects th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ment, and is a difficult point in current research, and electrical capacitance tomography can be used to visualize the flow pattern of gas-solid two-phase flow. However, its inherent soft field characteristics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and the current flow pattern soft sensing technology based on signal analysis method avoids this problem. Multi-scale signal analysis method will be a new method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measurement.
【作者单位】: 济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06074)
【分类号】:O35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超;王玉琳;张文彪;;基于静电传感的气固两相流测量及研究装置[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1年01期

2 由长福,祁海鹰,徐旭常;稠密气固两相流中单颗粒所受气动力的数值模拟[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2年01期

3 常剑;高金森;徐春明;;气固两相流中颗粒间碰撞传热进展[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7年04期

4 吴晓;;气固两相流输送特性的试验研究[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5 吴晓;;柱塞气固两相流输送特性[J];化工学报;2009年03期

6 吴晓;;气固两相流能耗特性的试验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孙晨;陈凌珊;汤晨旭;;气固两相流模型在流场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8 张晶晶;范学良;蔡小舒;;单帧单曝光图像法测量气固两相流速度场[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年01期

9 王超;徐占艳;秦伟刚;康旭冰;;稀相气固两相流探针声检测方法的测量信号特征分析[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3年02期

10 孙建国;金英子;金羲东;;超声速气固两相流在不同压强比下的数值模拟研究[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智泉;沈国清;安连锁;姜根山;;声学法测量气固两相流的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声学学会2007年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7年

2 武生智;刘晓军;;复杂边界条件下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朱云;刘志敏;;气固两相流的阻塞预测[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测控技术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张洪军;周凯;WilliamYang;;90°弯管内气固两相流颗粒运动对气相湍流度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常剑;高金森;徐春明;;气固两相流中颗粒间碰撞传热的研究进展[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上)[C];2006年

6 张婉婧;魏小林;李腾;李森;;金属丝网高温烟气除尘器内部的气固两相流分析[A];第七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张婉婧;魏小林;李腾;李森;;金属丝网高温烟气除尘器内部的气固两相流分析[A];多相流与非牛顿流暨第八届全国多相流与非牛顿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田付有;俞自涛;胡亚才;樊建人;;气固两相流边界层转捩风洞实验设计[A];高等学校工程热物理第十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张小辉;刘柏谦;赵立合;;流化床密相区宽筛分颗粒气固两相流流动研究[A];中国颗粒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颗粒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10 王宏亮;田宙;;二维气固两相流数值计算的CE/SE方法[A];全国计算物理学会第六届年会和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我国多尺度离散化研究取得进展[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尹丽洁;稠密气固两相流双流体大涡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张文彪;静电法稀相气固两相流测量机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4年

3 马银亮;高浓度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1年

4 荆德吉;基于气固两相流的控尘理论及其在选煤厂应用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3年

5 李洁;非均相非平衡可压流动的建模与算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安蕾;小型生物质能源油菜籽分层床式干燥设备数值模拟及优化[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马光飞;闸板位置对闸阀内部气固两相流及磨损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3 郭婷婷;基于空间滤波原理的气固两相流速度测量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4 朱剑;一种新型气固两相流流动参数测量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5 董章淼;气固两相流流速测量系统设计[D];东北大学;2014年

6 王大阳;基于分段激励式电容传感器的浓相气固两相流流动参数检测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7 王利伟;粉煤灰采集分级分离装置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东北大学;2014年

8 周信华;稀疏气固两相流固相浓度测量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9 李冠冠;基于静电传感器的颗粒质量流量的测量[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10 温开妮;用于煤粉管道均衡控制的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年



本文编号:22903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2903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f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