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基于Fluent平衡大气边界层流场模拟及应用

发布时间:2018-10-24 08:53
【摘要】:采用Fluent进行平衡大气边界层流场模拟,在地面边界引入气动粗糙壁面函数,上边界分别采用剪力驱动和速度驱动。首先对平坦区域进行流场模拟,然后基于模拟的流场对立方体建筑物表面风压分布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本文的边界条件设置方法,三种k-ε湍流模型均能获得良好的自保持性平衡大气边界层流场;在地面边界引入气动粗糙壁面函数,可实现任意类型的平衡大气边界层流场模拟,且对近地单元的高度无限制,有利于精细化网格计算;在上边界采用剪力驱动和速度驱动是等效的,采用速度驱动边界条件有利于提高计算效率;三种k-ε湍流模型计算的立方体中心面表面压力分布基本在测量值变化范围内,说明基于本文的平衡大气边界层流场可应用于结构风荷载数值模拟研究中。
[Abstract]:The equilibrium atmospheric boundary laminar flow field is simulated by Fluent. The aerodynamic rough wall function is introduced at the surface boundary, and the upper boundary is driven by shear force and velocity, respectively. Firstly, the flow field is simulated in the flat area, and then the wind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the cube building surface i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simulated flow fiel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hree k- 蔚 turbulence models can obtain a good self-retention equilibrium atmospheric boundary laminar flow field based on the boundary condition setting method in this paper, and the aerodynamic rough wall function is introduced into the surface boundary. Any type of equilibrium atmospheric boundary laminar flow field simulation can be realized, and the height of the near-Earth element is unlimited, which is advantageous to fine mesh calculation, and the shear drive and velocity drive are equivalent to each other at the upper boundary. Using the velocity-driven boundary condition can improve the calculation efficiency, and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on the surface of the cube center surface calculated by three k- 蔚 turbulence models is basically within the range of measured values.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quilibrium atmospheric boundary laminar flow field based on this paper can be applied to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wind loads of structures.
【作者单位】: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分类号】:O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唐煜;郑史雄;赵博文;李明水;;平衡大气边界层自保持问题的研究[J];工程力学;2014年10期

2 王卫华;廖海黎;李明水;;基于时变边界屋面积雪分布数值模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秦刚;程旭;;边界层自保持对建筑风压的影响研究[J];山西建筑;2017年05期

2 王卫华;廖海黎;李明水;黄汉杰;;基于Fluent平衡大气边界层流场模拟及应用[J];应用力学学报;2017年01期

3 王卫华;黄汉杰;;屋面雪荷载分布风洞试验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6年05期

4 于舰涵;李明水;廖海黎;;山区地形对桥位风场影响的数值模拟[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6年04期

5 李正昊;楼文娟;章李刚;卞荣;段志勇;;地貌因素对垭口内风速影响的数值模拟[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16年05期

6 陈谦;焦朗;蔡若楠;武茜;韩丰潇;贾杰;;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风荷载数值仿真计算[J];山西建筑;2016年09期

7 康路阳;周fE毅;顾明;;考虑积雪休止角的屋面积雪漂移数值模拟方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德海;南波;舒铮;;雪灾后某网架破坏分析及加固[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张建;杨庆山;;基于标准k-ε模型的平衡大气边界层模拟[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9年06期

3 顾明;李孙伟;周印;;平衡大气边界层的数值模拟和风洞实验[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周fE毅;顾明;;风致积雪漂移堆积效应的研究进展[J];工程力学;2008年07期

5 陈素琴;宋文雷;;边长为6m的立方体其周围流场的数值研究[J];应用力学学报;2008年02期

6 曾锴;汪丛军;黄本才;周大伟;;计算风工程中几个关键影响因素的分析与建议[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7年04期

7 周fE毅;顾明;朱忠义;黄];;首都国际机场3号航站楼屋面雪荷载分布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9期

8 杨伟;金新阳;顾明;陈素琴;;风工程数值模拟中平衡大气边界层的研究与应用[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9 杨伟,顾明,陈素琴;计算风工程中k-ε模型的一类边界条件[J];空气动力学学报;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熙明;胡非;;大气边界层的研究——从均匀到非均匀[J];气象与减灾研究;2007年02期

2 A·s·莫宁,贾复;大气边界层(摘译)[J];力学情报;1972年09期

3 赵柏林,徐进;微波遥感在大气边界层预报中的应用[J];气象学报;1992年01期

4 胡非,洪钟祥,雷孝恩;大气边界层和大气环境研究进展[J];大气科学;2003年04期

5 夏俊杰,徐玉貌,倪允琪;农林复合带一维非静力大气边界层模式及其模拟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6 程雪玲,胡非;大气边界层剪切湍流统计特性的风洞实验及其层次相似律[J];大气科学;2005年04期

7 刘焕彬,王栋成,郑全岭;沂蒙南部山区冬季大气边界层风、温场结构特征研究[J];气象科学;2005年03期

8 程雪玲,胡非;大气边界层内羽流扩散研究[J];力学学报;2005年02期

9 张鑫;蔡旭晖;柴发合;;北京市秋季大气边界层结构与特征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宋星灼;张宏升;刘新建;范邵华;刘辉志;胡非;李诗明;周明煜;卞林根;徐祥德;;青藏高原中部地区不稳定大气边界层高度的确定与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丽人;张美根;李鲲;;大气边界层基本气象要素数值模拟的工程化应用[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2 刘树华;李洁;文平辉;;城市及乡村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A];城市气象服务科学讨论会学术论文集[C];2001年

3 佟华;桑建国;;海淀地区大气边界层的数值模拟研究[A];第九届(2001)全国大气环境与污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谢庄;李伟;吴蕾;邵明轩;刘凤辉;于永涛;;北京八月边界层特征初探[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张礼春;朱彬;牛生杰;李子华;;南京市冬季市区和郊区晴天大气边界层结构对比分析[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人工影响天气与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6 李天然;罗森波;林良根;吴乃庚;邝建新;;广州城市大气边界层的气象特征[A];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资源应用研究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魏庆鼎;陈凯;卢占斌;毕卫涛;余永生;贾丛贤;王建明;;风洞模拟大气边界层的若干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8 朱凌云;张美根;马舒坡;李鹏;邹捍;李爱国;;珠峰绒布河谷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大气物理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9 吴蒙;吴兑;范绍佳;;珠江口东部冬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对空气质量影响的观测研究[A];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第六章)[C];2014年

10 上官云信;高永卫;周瑞兴;肖春生;;用热线测量模拟B类地貌大气边界层的风特性[A];第九届(2001)全国大气环境与污染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伍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研讨大气边界层研究战略[N];中国气象报;2011年

2 通讯员 马跃t ;南京开展大气边界层观测[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记者 潘继鹏 通讯员 李进忠;乌鲁木齐市局建成大气边界层气象观测系统[N];中国气象报;2013年

4 采访人 本报记者 倪永强;影响天气气候的重要角色[N];中国气象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董永春;世界最高塔的气象秘密[N];中国气象报;2010年

6 记者 李冬梅 通讯员 廖志鸿;三大气象项目将在年内建设完成[N];中国气象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董永春 通讯员 陈朝阳 林艳兰;四点连线铺成面 特种观测待“花”落[N];中国气象报;2010年

8 贾天清;广东启动“捕风”计划[N];中国气象报;2003年

9 通讯员 赵懿 记者 付毅飞;航天科工环境气象雷达完成科考试验[N];科技日报;2014年

10 路熙娜;“会诊”环渤海气象[N];北方经济时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马敏劲;中国西北地区极端大气边界层高度及其对化学追踪物质传输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金莉莉;乌鲁木齐市大气边界层特征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5年

3 李响;海上大气边界层模式的物理过程及其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4 李惠君;大气边界层特性的风洞模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5 牛红亚;区域大气边界层内气溶胶粒子的单颗粒法解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富燕;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地基遥感探测和数值模拟[D];南京大学;2015年

2 潘涛;基于OpenFOAM大气边界层风场模拟[D];重庆大学;2015年

3 许灵波;湖南科技大学直流吸入式风洞风场模拟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6年

4 钟鑫;基于GIS的污染天气下大气边界层高度特征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6年

5 黄佳;对大气边界层内传统叶片(NACA4418)及马格努斯型Chiral叶片的性能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6 王琦;海洋大气边界层中卤素化学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7 孙海燕;贵阳市大气边界层风温特性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8年

8 乔娟;西北干旱区大气边界层时空变化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D];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2009年

9 张歌;基于微波辐射观测的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及其对大气质量的影响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刘明星;戈壁下垫面夏冬两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及演变特征的对比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90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290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9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