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应用FPM方法模拟封闭方腔自然对流

发布时间:2019-01-09 09:02
【摘要】:为验证有限粒子方法(FPM)能否很好地模拟自然对流问题,采用FPM方法对封闭方腔自然对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对FPM方法进行详细描述,并利用FPM方法对拉格朗日型的N-S方程进行离散,基于离散后的方程对瑞利数Ra分别为104,105,106的封闭方腔自然对流问题进行数值模拟,给出了不同瑞利数条件下的速度和温度云图以及中心线上量纲一的速度和温度分布曲线.结果表明,FPM方法能够获得较准确的温度分布规律,当瑞利数较低时也能获得较准确的速度分布规律,但随着瑞利数的增大,速度场的模拟结果精度和稳定性变差,因此为了获得更准确和光滑的速度分布场,需要对FPM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
[Abstract]:In order to verify whether the finite particle method (FPM) can well simulate the natural convection problem, the FPM method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natural convection problem in a closed square cavity. The FPM method is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Lagrange N-S equation is discretized by FPM method. Based on the discrete equations, the natural convection problem of closed square cavity with Rayleigh number Ra 104105106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Th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cloud map and th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curves of dimension one on the center line under different Rayleigh numbers are give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PM method can obtain a more accurate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law and a more accurate velocity distribution law when the Rayleigh number is low.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e of Rayleigh number, the accuracy and sta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results of the velocity field become worse. Therefore, in order to obtain a more accurate and smooth velocity distribution field, FPM method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作者单位】: 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
【分类号】:O3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宋艺新,段远源;空气沿横管外表面自然对流实验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年05期

2 S·M·马赫弗兹;Md·A·霍辛;黄锋;;传导-辐射对沿垂直平面有热泳的瞬时自然对流的影响[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2年03期

3 郭宽良,吴式灿,G.奎因;具有大长高比和倾斜角的封闭腔体中的自然对流的数值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84年01期

4 高应才,凤小兵;环形空腔自然对流的数值解法[J];工程数学学报;1985年01期

5 刘斌;均匀发热矩形物体的自然对流热传导[J];力学进展;1986年03期

6 汤广发,陈在康,吕文瑚,唐路明,舒立德;二维层流室内自然对流数值解[J];空气动力学学报;1986年04期

7 许学谘 ,任安禄 ,杜辉;闭包内自然对流问题的数值分析(Ⅰ)[J];浙江大学学报;1987年02期

8 高应才,魏玉亭;环形空腔自然对流的数值解法(Ⅱ)[J];工程数学学报;1987年02期

9 赵勇,刘庄;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的传热和自然对流计算[J];计算物理;1988年04期

10 蒋锦良;用矢量势和涡方程计算闭腔内水的三维自然对流[J];计算物理;199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传山;李琪;;自然对流对微小颗粒孔隙中运动沉积的影响[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七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崔会敏;徐丰;;时间依赖侧加热腔体内自然对流[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3 徐丰;崔会敏;;侧加热腔内瞬态自然对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苏耿辉;余佳佳;张锡文;何枫;;平板自然对流的温度动态测量及分析[A];第九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13年

5 崔会敏;徐丰;;三角腔内自然对流的三维数值模拟[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6 戴传山;;含相变颗粒流体的Rayleigh-Benard自然对流[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张运章;;自然对流问题基于亚格子预估校正稳定化算法的数值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流体力学数值方法研讨会2013论文集[C];2013年

8 苏耿辉;余佳佳;张锡文;何枫;;密闭腔室内平板自然对流测量及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9 崔会敏;徐丰;;周期性热边界条件下三角腔内自然对流[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马佳;徐丰;;绝热翅片高度对侧加热腔内自然对流流动的影响[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袁晓凤;水平环缝内具有密度极值流体的自然对流流型演变及传热特性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2 王烨;封闭腔湍流自然对流修正k-ε模型及其应用[D];兰州交通大学;2011年

3 赵福云;室内空气多态模拟及对流反演[D];湖南大学;2008年

4 耿文广;考虑交叉耦合扩散效应时多物理场自然对流传热传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张连山;缩放通道内自然对流和沸腾的强化传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6 门启明;非能动余热排出热交换器传热机制与计算方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大温差封闭腔体自然对流数值模拟[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2 亓伟;密闭圆筒仓内储粮自然对流及热湿耦合传递的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5年

3 刘彦穹;自然对流条件下一种新型结构散热器的散热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4 许春龙;磁重力补偿下磁流体的自然对流与沸腾传热实验研究[D];上海大学;2015年

5 张朝柱;竖直环形夹层内部自然对流现象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5年

6 程莹莹;纳米流体Rayleigh-Benard自然对流流动及换热的数值模拟[D];东北电力大学;2016年

7 黄夫泉;封闭圆内开缝圆自然对流及其非线性特性分析[D];上海理工大学;2008年

8 杨小川;复杂热环境中大型薄壳体内的自然对流数值模拟[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9 杨琳琳;封闭室内自然对流数值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10 陈奇成;耦合自然对流作用的固液相变数值模拟[D];上海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054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4054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8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