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线性与非线性稳定性理论下液体射流空间发展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9-06-03 22:39
【摘要】:分别基于线性和非线性稳定性理论,建立了描述同轴旋转可压缩气体中含空泡液体射流稳定性的一阶与二阶色散方程,并对色散方程进行验证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射流表面一阶与二阶扰动及其发展的分析,线性与非线性稳定性理论下射流空间发展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二阶扰动波的波长和振幅明显小于一阶扰动波;沿射流方向,射流表面的扰动发展主要由一阶扰动波的发展所主导;随着轴向距离的增大,二阶扰动波才开始逐渐对扰动的发展起一定的作用.两种稳定性理论下射流表面的占优扰动模式不会发生改变;采用非线性稳定性理论时,可以反映一些实验中发现的射流表面出现"卫星液滴"的现象,由于考虑了射流表面的二阶扰动,射流界面振荡程度加剧.
[Abstract]:Based on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stability theories, the first-order and second-order dispersion equations describing the stability of cavitation liquid jet in coaxial rotating compressible gas are established, and the dispersion equation is verified and analyzed. On this basis, the first-order and second-order disturbances on the jet surface and their development are analyzed, and the spatial development of the jet under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stability theory is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wavelength and amplitude of the second order disturbance wave are obviously smaller than those of the first order disturbance wave, and along the jet direction, the disturbance development of the jet surface is mainly dominat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order disturbance wave. With the increase of axial distance, the second order disturbance wave begins to play a certain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sturbance. Under the two stability theories, the dominant disturbance mode on the jet surface will not change. When the nonlinear stability theory is used, the phenomenon of "satellite droplets" on the jet surface can be reflected in some experiments. Due to the consideration of the second-order disturbance on the jet surface, the oscillation degree of the jet interface is aggravated.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机械与电子控制工程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276011)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132016)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批准号:2016M59106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批准号:2016JBM049)资助的课题~~
【分类号】:O35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吉;;广州市星级酒店空间发展格局[J];经济地理;2006年03期

2 李青丽;对山西省空间发展格局的再认识——从内循环到外开放发展思路的确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年21期

3 吕迎;徐栋;;河南省循环经济空间发展体系研究[J];河南科技;2009年05期

4 龙丽珍;邱阳;;浅析我国临港工业的空间发展——以营口开发区为例[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年27期

5 谢守红;;苏锡常都市圈空间发展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经济地理;2011年11期

6 于伟;王恩儒;宋金平;;1984年以来北京零售业空间发展趋势与特征[J];地理学报;2012年08期

7 张京祥;刘雨平;;沿京杭大运河地区的空间发展——以京杭大运河扬州段为例[J];经济地理;2008年01期

8 黎云;;香港城市的空间发展[J];热带地理;1991年01期

9 谢晓玲;岳佳;朱霞;;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的兰州新区空间发展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10 朱子明;祁新华;;基于Moran'I的闽南三角洲空间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王昆;;跨国境合作阶段、特征与空间发展[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2 徐辉;徐颖;;构筑“开放、合作、和谐”的首都经济圈空间发展新格局[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宇辉;严慧慧;刘晖;;高新区空间发展趋势及结构模式选择[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化与区域规划研究)[C];2012年

4 陈珍珍;朱建达;;苏州地区城镇新区空间发展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朱东风;;城镇群落的区域职能与空间发展——以吴江市东部城镇群落为例[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亚南;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通过初审[N];安阳日报;2009年

2 本报驻广东记者 戴波 张亚萍 通讯员 刘伦斌;深港“都市水墨”的跨文化空间发展[N];中国文化报;2014年

3 李渊;贵德确定“三区两岸一中心”空间发展布局[N];海南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赵杰;仇保兴:强化中央对地方空间发展调控[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5 记者 周琳;拓展空间发展产业 努力实现又富又美[N];福建日报;2014年

6 广西社会科学院院长 吕余生;统筹空间发展格局 推动区域协调联动[N];广西日报;2014年

7 首席记者朱丽华;吸引具有发动机效应重大商业项目落户 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空间发展方向和布局[N];盘锦日报;2011年

8 记者 张云强邋王爽;济南勾画服务业空间发展新格局[N];济南日报;2008年

9 ;鄂尔多斯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关于《鄂尔多斯市都市区空间发展规划》的决议[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张文明 周炳文;城市太挤 昆明渴盼成长空间[N];云南政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亚滨;哈尔滨都市圈空间发展机制与调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兆铮;基于交通经济带的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5年

2 龚裕钊;安溪县茶产业众创空间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年

3 王国志;长春市城市化空间发展格局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芳;广西贵港市区空间发展区划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5 佟玲;乌鲁木齐都市圈空间发展驱动机制及调控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6 高纲彪;“产城融合”视角下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7 李婷;1990年代以来西安边缘新区空间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年

8 王建成;法门寺文化景区建设与扶风县城空间发展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2年

9 高超;龙X 镇空间发展问题及规划对策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

10 彭洁;昆山市空间发展规划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24922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4922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f1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