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基于多种搜索策略的人工蜂群算法的结构损伤识别

发布时间:2019-07-09 20:33
【摘要】:人工蜂群算法是一种元启发式算法,具有构架简单,易于操作和鲁棒性较好的特点。本文对原始蜂群算法进行了改进,为蜜蜂们提供了更丰富的搜索策略。基于轮盘赌原则选择更优的迭代方式,进而使算法的收敛速度和精度有了显著的提高。基于频率残差和模态置信准则(MAC)建立结构损伤识别问题的目标函数,然后利用ABC算法,QABC算法和本文方法求解该目标函数,得到损伤识别的结果。利用一桁架结构做数值模拟,用简支梁结构进行实验验证。算例表明,改进的算法更能有效地检测出结构的局部损伤,具有对测量噪声不敏感、高效率以及高精度等优点。
[Abstract]:Artificial bee swarm algorithm is a meta-heuristic algorithm, which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imple architecture, easy operation and good robustness.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al bee colony algorithm is improved to provide a richer search strategy for bees. Based on the roulette principle, a better iterative method is selected, and the convergence speed and accuracy of the algorithm a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ased on the frequency residual and modal confidence criterion (MAC), the objective function of structural damage identification problem is established, and then the ABC algorithm, QABC algorithm and this method are used to solve the objective function, and the results of damage identification are obtained. A truss structure is used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a simply supported beam structure is used for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The example shows that the improved algorithm can detect the local damage of the structure more effectively,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sensitivity to measurement noise, high efficiency and high accuracy.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力学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7233;11272361) 广东省科技计划(2014A020218004;2016A020223006)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A030313126)资助项目
【分类号】:TP18;O34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中东,夏熙梅,陈塑寰;基于剩余模态力分析方法的结构损伤识别[J];吉林工业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9年03期

2 邹志强;吴斌;;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4年04期

3 杨秋伟;;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进展[J];振动与冲击;2007年10期

4 钟军军;董聪;夏开全;;基于频率及振型参数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城市科学版);2009年04期

5 王国胜;;小波技术在起重机桁架臂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J];河北企业;2010年06期

6 刘济科;杨秋伟;邹铁方;;结构损伤识别中的模型缩聚问题[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7 苏英志;;基于模态振型的结构损伤识别[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王居林;唐寿高;;结构损伤识别的非线性解析法[J];力学季刊;2007年01期

9 王子民;傅浪琴;;基于动力特性的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技术(二)[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7年07期

10 张立涛;李兆霞;费庆国;孙正华;;结构损伤识别中的若干正则化问题研究[J];工程力学;200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和飞;叶燎原;;基于振动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综述[A];第二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晓强;基于能量指标的结构损伤识别理论与试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王翔;结构损伤识别的数值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00年

3 高海洋;基于振动特征指标与Kriging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振宗;基于频响函数的输电线塔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2 孟志飞;基于残余力向量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3 邵长利;基于传递熵的工程结构损伤识别[D];暨南大学;2014年

4 李俊;弹性结构损伤识别模态应变能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4年

5 杜志军;基于小波包分析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09年

6 杨璐;基于多模态参数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3年

7 张晴雯;结构损伤识别不确定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8 陈柳洁;基于条件异方差时间序列模型的结构损伤识别[D];暨南大学;2011年

9 陈曦;基于PSO算法的结构损伤精细识别[D];暨南大学;2011年

10 魏成;基于应变的大型结构损伤识别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512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512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e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