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中等流速比不可压脉冲横向射流结构特性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2 22:07
【摘要】:脉冲横向射流是一种复杂的多尺度流动形式,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及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目前对于横向射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穿透、掺混及扩散特性上,而对于脉冲横向射流宏观及微观多尺度结构及控制影响因素尚缺乏足够认识。鉴于此,本文综合使用激光诱导荧光(LIF)和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在自行设计搭建的小型循环水洞上,对不可压的稳定及脉冲横向射流开展了实验测量,详细研究了流速比R=3、4、5,脉冲频率f=0.5、0.75、1,占空比α=35%、50%、65%、100%的脉冲横向射流宏观平均流场结构和微观湍流拟序结构特性。首先应用激光诱导荧光(LIF)方法,通过高速摄像对不同断面的稳定及脉冲横向射流瞬态结构进行了连续成像,得到了脉冲横向射流多尺度结构的演化发展特性;在此基础上,通过高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仪(PIV)测量得到了连续和脉冲横向射流的平均湍流统计量,包括平均速度、湍流耗散率等,以表征横向射流的穿透及掺混特性;接着,对PIV获得的瞬时速度场进行了本征正交分解(POD)处理,并结合拟序涡识别与提取算法,分析得到了横向射流中涡核大小和旋转强度的统计分布特性;最后,应用有限时间李雅普诺夫指数(FTLE)分析方法,提取到了横向射流中拉格朗日拟序结构(LCS),解析了横向射流中潜在的流体输运及掺混路径。结果表明,稳定横向射流中,宏观掺混区域主要分布于射流充分发展段及其后缘回流区,微观湍流拟序结构则主要分布于射流下游的近壁边界层和射流剪切层,其潜在输运路径包括了横流回流区域和射流前缘边界。加入脉冲调制后,横向射流穿透性和掺混性都显著增强,主要掺混区域由射流下游的充分发展段转移至喷嘴出口附近的射流剪切层,并且流场中的湍流拟序结构尺度增大、强度增强,与此同时射流下游近壁面附近的小尺度涡结构则逐渐消失,流体微元的输运掺混路径也逐渐集中到射流前后缘剪切层。最后,对比结果证明,占空比是脉冲横向射流的主要控制参数。
【图文】:

燃烧组织,燃气轮机,横向射流


图 1-1 燃气轮机燃烧组织冲调制也是对横向射流进行控制和优化的主要方法,在横。要对这一重要流场现象进行了解和利用,,就必须进行深用实验、模拟等手段对于脉冲横向射流的平均轨迹线、要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于它的实际工业应用也有大对于脉冲横向射流研究关注于平均特性而忽略微观机理。速手段对脉冲横向射流的速度场进行精确测量,旨在弥补为实际工程和流体力学的研究提供帮助。研究现状向射流研究现状

射流管,蜂窝


同横流主流垂直的横向射流结构。项异步电动机驱动水泵,型号为 YDQ 公司出产,型号为 HDVC7.5E4制范围为 0~1.2m/s。主流水泵带动结构,另其破碎化,再经由渐缩段流动结构进入观测区域。蜂窝段清理窗,用于定期清理杂质,示踪体由透明有机玻璃构成方形腔室(璃厚度为 10mm,保证透明便于实流边界层并调节射流管口与壁面平使用 10mm 铝材制成。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O358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丹;湍流气固两相撞击流多尺度特性及模型的数值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福水;水平槽道内湍流两相流的PIV测量[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5956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5956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0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