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架式水下作业机器人的设计与实现
【学位单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TP242
【部分图文】:
图 2.1 双稳态势阱示意图( a 0.8, b 0.5)声 n( t)与周期信号 s (t)作用的 Duffing 振子方程:()()3 x kx ax bx st nt 0s (t )=A cos 2 f t Duffing 振子 SR 系统输入, A为输入信号幅度,势函数 U ( x )存在三个极值点在相轨迹组成的曲线和非稳定点( 0 , 0);如果 的拐点与极点为同一27b。态,式(2.6)惯性项忽略,且 k 1时,获得一3x ax bx s (t ) n( t )
图 2.4 SR 系统输入/输出信噪比随 D变化曲线领域中,有时更需获知系统输出相比于输入信号质量的Signal to Noise RatioImprovement, S NRI)衡量随机共ininoutoutinoutSfNfSfNfSNRSNRSNRI()/()()/()0000 ,表明经 SR 处理后,噪声部分能量转化成微弱信号能RI 越大检测性能越好。道容量传输时,可使用误码率来衡量传输性能的好坏;数字信道容量来描述随机共振现象[61-63]。在无记忆的高斯白噪声
线性系统势函数11 1( ) ( ) ( )2 4V y ay b y,势垒高度1(4 ) Vb bD,调节噪声强度 D 相当于更改参数1b ,其中 的变化可通过修改 跃迁率kr 的变化与系统参数 a 有关,调节参数 能适应不同输入速度,固定噪声强度不变,可通过调节参数 、 达到 SR 效果。参数a和b 值会造成势函数的势垒高度2(4 )aUb 、势阱间距离x 值34 27cA a b改变。从图 2.5(a)可知:当 a =1时, b 值变小,势函, x 变大。从图 2.5(b) 可知:当 b =1时,a 值变小,势函数 的 ,从图 2.5(c)(d)可知,cA 与 、 b 呈非线性关系,cA 增大,粒子需要势垒实现跃迁得目的。在双稳态系统中, 决定系统实现 SR 时, 变化会造成系统实现 SR 时,输出信号幅度的改变,因此,系对双稳态系统参数对随机共振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水下机器人收放系统[J];重工与起重技术;2017年01期
2 任忠涛;王业山;李增辉;方婧宜;彭志豪;;小型水下机器人的研究发展及其应用现状[J];新型工业化;2019年10期
3 周正权;郭冀江;陈yN;罗高生;姜哲;孙涛;;一种用于导管架平台结构清洗与检测的新型水下机器人总体设计初探[J];清洗世界;2019年12期
4 严高超;沈孝芹;于复生;;带缆遥控水下机器人缆绳对机器运动影响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年12期
5 ;图说[J];新疆农垦科技;2019年08期
6 王慧;陈恒钊;黄浩恩;谭聪林;梁棋源;聂兆炜;蔡泽铭;张宇航;;便携式水下机器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自动化应用;2018年11期
7 李永龙;王皓冉;张华;;水下机器人在水利水电工程检测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8年06期
8 裴国栋;卞则武;温亚楠;;便携式水下机器人设计[J];船电技术;2019年01期
9 曹少华;张春晓;王广洲;潘水艳;罗文;李森;;智能水下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在军事上的应用[J];船舶工程;2019年02期
10 ;中国水下机器人有多牛[J];青海党的生活;2019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晓旭;顾临怡;周彤;吴新然;徐怿弘;王尧尧;;水下机器人收放装置液压系统参数最优化设计[A];仪器仪表学报(2015(增刊)第36卷)[C];2015年
2 罗伟林;吕文靖;;水下机器人型线自动优化设计[A];2013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学术论文集[C];2014年
3 沈海龙;赵藤;杜茉;苏玉民;;水下机器人舵翼设计与水动力性能预报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十二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黄东武;暴景阳;桑金;;水下机器人双频识别声呐系统应用研究[A];第二十一届海洋测绘综合性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徐玉如;;智能水下机器人技术的展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6 郭威;崔胜国;赵洋;王晓辉;;一种遥控水下机器人视频监控系统[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C];2008年
7 桑恩方;;用水下机器人进行堤坝安全隐患检测[A];泄水建筑物安全及新材料新技术应用论文集[C];2010年
8 谢海斌;林龙信;沈林成;;仿生水下机器人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孙玉山;代天娇;赵志平;;水下机器人航位推算导航系统及误差分析[A];201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优秀论文集[C];2012年
10 程子健;何小飞;黄继勋;;水下机器人光纤惯导系统大方位失准角初始对准的研究[A];惯性技术发展动态发展方向研讨会文集——新世纪惯性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冯维维;水下机器人在无人之境采矿[N];中国科学报;2017年
2 本报记者 王群;初创企业里的“高精尖”[N];工人日报;2020年
3 实习记者 崔爽;水下机器人:探索海洋非它不可[N];科技日报;2018年
4 本报记者 金昶;水下机器人 起步中的蓝色商机[N];中国海洋报;2019年
5 记者 江耘;全球首款五驱微型水下机器人亮相[N];科技日报;2018年
6 本报记者 王自X;畅游冰海探极地[N];中国海洋报;2019年
7 通讯员 霍萍 记者 李丽云;智能水下机器人首次探秘“地球眼泪”[N];科技日报;2018年
8 记者 王敏;中国工业级水下机器人首次进军日本市场[N];中国经济导报;2019年
9 记者 王海;资本潜行水下机器人 它的征途是深耕海洋[N];第一财经日报;2019年
10 郭峰 霍萍 记者 赵一诺;哈工程获国际水下机器人竞赛冠军[N];黑龙江日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乃龙;水下机器人建模与非线性自适应控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年
2 姜春萌;自主水下机器人智能控制与参数优化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3 李战东;面向核电水池作业的水下机器人及其动力学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8年
4 潘无为;分布式多水下机器人编队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5 姜大鹏;多水下机器人协调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6 高延增;超小型水下机器人关键性能提升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常文君;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水下机器人协调控制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于华男;开架式水下机器人辨识与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9 成巍;仿生水下机器人仿真与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10 由光鑫;多水下机器人分布式智能控制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班红军;模型参数不确定的水下机器人轨迹追踪算法设计与实现[D];燕山大学;2019年
2 从宏超;水下机器人及机械手系统动力学与运动控制研究[D];福州大学;2018年
3 熊靖武;小型水下机器人地面操控系统设计[D];西安工业大学;2019年
4 王晨光;微型水下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D];沈阳理工大学;2019年
5 张高;雅安市名山区生猪养殖业污染情况调查及生态防治策略的初步探索[D];四川农业大学;2018年
6 范涛;基于Arduino的小型浅水水下机器人研制[D];东北石油大学;2019年
7 辜立忠;基于深度学习的水下机器人推进系统故障诊断[D];浙江大学;2019年
8 孙英顺;ROV本体结构设计及动力学仿真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9 KAMRAN AHMED SHAHANI;混合式水下机器人和水下原位观测显微镜的设计与研发[D];浙江大学;2019年
10 彭云根;未知扰动下水下机器人预设性能跟踪与编队控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23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2823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