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菊头蝠翼膜的空气动力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6 05:31
  蝙蝠作为唯一具有真正飞行能力的哺乳动物,它的翼是由前肢在进化过程中演变而来的,翼膜将前肢、身体和尾巴连接成一个整体。蝙蝠的飞行过程离不开翼膜,翼膜能够为蝙蝠的飞行提供升力。马铁菊头蝠属于小蝙蝠亚目中的菊头蝠科,在低速飞行过程中具有很强的机动性。本文通过对马铁菊头蝠模型翼膜所受升力的实验测量,对数据进行拟合,得到翼膜的升力系数,探究马铁菊头蝠翼膜的空气动力学特性。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获取蝙蝠样本三维数字结构首先捕捉蝙蝠样本,对其形态学结构进行测量和拍照。然后将蝙蝠罹体样本进行一系列地处理,处理过程包括固定蝙蝠的形状、重塑蝙蝠体型、喷显像剂和贴标记点。然后使用三维光学扫描系统对蝙蝠样本进行表面扫描,通过计算机的自行处理得到原始表面结构的三维数字模型,利用图形处理软件处理原始三维数字模型,得到完整结构和无翼膜结构的模型,通过三维打印技术得到蝙蝠的实物模型。(2)蝙蝠模型的风洞实验对实物模型进行风洞实验,实验仰角范围为0°20°,每次以1°的变化量增加,风洞的风速控制在0m/s6/s的范围内,风速变化值为0.5m/s。记录风洞实验的数... 

【文章来源】: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蝙蝠研究的历史背景及进展
        1.1.1 蝙蝠声呐系统的研究
        1.1.2 蝙蝠飞行特性的研究
        1.1.3 我国关于蝙蝠研究的进展及展望
    1.2 马铁菊头蝠的介绍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样品的制备及扫描
    2.1 蝙蝠的获取
    2.2 蝙蝠样本的处理
    2.3 蝙蝠样本的扫描
        2.3.1 三维光学扫描系统
        2.3.2 贴标志点和定标
        2.3.3 蝙蝠样本的扫描过程
    2.4 实物模型
第3章 空气动力学理论及实验方法
    3.1 空气动力学的理论依据
    3.2 实验设备
    3.3 实验过程
第4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4.1 数据处理及分析
    4.2 结果及讨论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5.1 工作内容总结
    5.2 研究工作的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三维人体的点云获取与点云重建[J]. 李鹏飞,侯毅星,景军锋.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14(01)
[2]结构光三维成像技术[J]. 苏显渝,张启灿,陈文静.  中国激光. 2014(02)
[3]相似材料试验模型破坏区面扫描数据提取研究[J]. 张云鹏,吴侃.  煤炭科学技术. 2012(08)
[4]这奇异的“飞老鼠”能用耳朵“看”东西吗?——蝙蝠“声纳”系统的发现[J]. 任晃荪.  生命世界. 2010(01)
[5]三维测量中空间编码技术的研究[J]. 李红岩,达飞鹏,金亚.  应用光学. 2006(04)
[6]蝙蝠听觉器的“视”功能[J]. 吴飞健,陈其才.  生物学通报. 1997(07)

硕士论文
[1]蝙蝠外耳边缘扩展对波束形成的影响的研究[D]. 王晓彬.山东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36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0362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a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