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卷吸边界层内相干结构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0 07:25
在轴对称水射流实验台上,采用单帧长曝光图像法,测量了出口Reynolds数在1849~2509范围内的卷吸边界层内流场结构。发现在流向距离L=2D~3.5D,径向距离H=D~1.25D的区域内,流场中吞噬作用和侵蚀作用两种卷吸模式交替出现。分析得到,当Re>1915时,吞噬作用所占的比例随着Re的增大而增大,当Re>2311之后,Reynolds数对该结构发生概率的影响降低;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得到该相干结构发生的频率在10~19Hz之间;吞噬作用发生的同时在流场中观测到一些特殊涡结构。同时采用运动单帧长曝光图像法对射流流场进行拉格朗日法观测,发现射流流场中的涡结构一般存在于湍流与非湍流界面附近。
【文章来源】:化工学报. 2019,70(07)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实验方法和设备
1.1 实验方法
1.2 实验设备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射流卷吸边界层内相干结构
2.2 流场中出现的特殊迹线结构
2.3 射流卷吸边界层相干结构规律的研究
2.4 运动单帧长曝光实验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运动单帧图像法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的实验测量[J]. 曲宁宁,蔡小舒,周骛,刘超群,周雷. 化工学报. 2017(11)
[2]流动多参数场的单帧图像法测量方法研究[J]. 陈晶丽,李琛,蔡小舒,周骛. 实验流体力学. 2015(06)
[3]射流卷吸微米级结构的图像可视化研究[J]. 朱赠好,周骛,蔡小舒.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06)
[4]冲击射流及其强化换热的研究进展[J]. 耿铁,李德群,周华民,邵玉杰,汪伟军.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06)
[5]轴对称射流研究进展[J]. 赵清华,全学军.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04)
[6]四角燃烧器射流向火侧相干结构涡的研究[J]. 刁永发,何伯述,许晋源,陈昌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03)
[7]大型电站锅炉燃烧器区向火侧剪切大涡的尺度及其旋转速度[J]. 刁永发,何伯述,许晋源,陈昌和. 热能动力工程. 2003(01)
[8]轴对称射流场涡结构的离散涡段方法研究[J]. 林建忠,林江,朱丽兵. 上海力学. 1999(02)
[9]圆形断面自由湍动射流卷吸的实验研究[J]. 余常昭,李春华. 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 1996(01)
[10]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横流中射流浓度场的研究[J]. 黄真理,李玉梁,余常昭. 水利学报. 1994(11)
本文编号:3197358
【文章来源】:化工学报. 2019,70(07)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实验方法和设备
1.1 实验方法
1.2 实验设备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射流卷吸边界层内相干结构
2.2 流场中出现的特殊迹线结构
2.3 射流卷吸边界层相干结构规律的研究
2.4 运动单帧长曝光实验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运动单帧图像法湍流边界层相干结构的实验测量[J]. 曲宁宁,蔡小舒,周骛,刘超群,周雷. 化工学报. 2017(11)
[2]流动多参数场的单帧图像法测量方法研究[J]. 陈晶丽,李琛,蔡小舒,周骛. 实验流体力学. 2015(06)
[3]射流卷吸微米级结构的图像可视化研究[J]. 朱赠好,周骛,蔡小舒.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4(06)
[4]冲击射流及其强化换热的研究进展[J]. 耿铁,李德群,周华民,邵玉杰,汪伟军.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6(06)
[5]轴对称射流研究进展[J]. 赵清华,全学军.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3(04)
[6]四角燃烧器射流向火侧相干结构涡的研究[J]. 刁永发,何伯述,许晋源,陈昌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03)
[7]大型电站锅炉燃烧器区向火侧剪切大涡的尺度及其旋转速度[J]. 刁永发,何伯述,许晋源,陈昌和. 热能动力工程. 2003(01)
[8]轴对称射流场涡结构的离散涡段方法研究[J]. 林建忠,林江,朱丽兵. 上海力学. 1999(02)
[9]圆形断面自由湍动射流卷吸的实验研究[J]. 余常昭,李春华. 气动实验与测量控制. 1996(01)
[10]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测量横流中射流浓度场的研究[J]. 黄真理,李玉梁,余常昭. 水利学报. 1994(11)
本文编号:3197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19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