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振器布置对随机振动特性影响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0 04:22
以往工程实际中,以随机振动分析手段对机载信号控制器的初始方案进行分析,其初步设计满足使用条件,但是在设计定型阶段又要考虑隔振器布置问题。隔振器位置在不断变化,对隔振能力具有显著的影响。根据设备安装尺寸,设计了两种隔振器布置方案,并分别进行随机振动分析,对比了隔振器位置对隔振效果以及设备随机振动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为隔振器布置提供设计依据,该方法是对信号控制器随机振动特性分析的补充和完善,对工程中同类产品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章来源】:工程与试验. 2019,59(04)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控制器结构方案二
结构改进设计方案二:侧向隔振器间距117.8mm,前后隔振器间距112.9mm的结构,如图2所示。两个方案结构其的他布局完全相同。图2??控制器结构方案二
有限元模型的总体坐标系及坐标原点与结构初步方案的数模一致,采用直角坐标系,采用统一单位如下:质量吨(t),长度毫米(mm),力牛顿(N),导出单位:应力及弹性模量兆帕(1MPa,=1N/mm2=106N/m2),质量密度(t/mm3)。信号控制器主要采用壳元建立有限元模型,按照各部件厚度和实际位置赋属性,箱体内部的板子采用重心位置的质量单元模拟,母线板采用壳元模拟,母线板与侧板之间采用共节点方式连接,质量单元通过MPC与母线板以及侧板连接,隔振器采用BUSH元模拟,并按隔振器各方向阻尼赋属性。控制器有限元模型共13529个单元,13115个结点。定义X方向为航向,Y方向为侧向,Z方向为垂向,在各个方向进行随机振动分析时施加该方向单位载荷,在进行某一方向的随机振动计算时,对该方向的约束进行释放,对其他方向的自由度进行约束。图3所示为某一方向约束示意图。3????仿真结果及对比分析
本文编号:3352803
【文章来源】:工程与试验. 2019,59(04)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控制器结构方案二
结构改进设计方案二:侧向隔振器间距117.8mm,前后隔振器间距112.9mm的结构,如图2所示。两个方案结构其的他布局完全相同。图2??控制器结构方案二
有限元模型的总体坐标系及坐标原点与结构初步方案的数模一致,采用直角坐标系,采用统一单位如下:质量吨(t),长度毫米(mm),力牛顿(N),导出单位:应力及弹性模量兆帕(1MPa,=1N/mm2=106N/m2),质量密度(t/mm3)。信号控制器主要采用壳元建立有限元模型,按照各部件厚度和实际位置赋属性,箱体内部的板子采用重心位置的质量单元模拟,母线板采用壳元模拟,母线板与侧板之间采用共节点方式连接,质量单元通过MPC与母线板以及侧板连接,隔振器采用BUSH元模拟,并按隔振器各方向阻尼赋属性。控制器有限元模型共13529个单元,13115个结点。定义X方向为航向,Y方向为侧向,Z方向为垂向,在各个方向进行随机振动分析时施加该方向单位载荷,在进行某一方向的随机振动计算时,对该方向的约束进行释放,对其他方向的自由度进行约束。图3所示为某一方向约束示意图。3????仿真结果及对比分析
本文编号:33528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3528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