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T型微通道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机制及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21-10-25 23:11
  基于液滴或气泡的多相微流控是近年来微流控技术中快速发展的重要分支之一.本文利用高速显微摄影技术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T型微通道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动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实验研究.实验采用添加表面活性剂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作为液相,空气作为气相.研究T型微通道反应器内气液两相流型的转变过程,并根据微通道内气泡的生成频率和生成气泡的长径比对气泡流进行分类.研究发现当前的进料方式下,可以观测到气泡流和分层流2种流型,且依据气泡生成频率和微通道内气泡的长径比可将气泡流划分为分散气泡流、短弹状气泡流和长弹状气泡流3种类型,并基于受力分析确定3种气泡流的形成机制分别为剪切机制、剪切–挤压机制和挤压机制.考察不同液相黏度和表面张力系数对不同类型气泡流范围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液相黏度相较于表面张力系数而言,对气泡流生成范围影响更大.给出不同类型气泡流流型转变条件的无量纲关系式,实现微通道生成微气泡过程的可控操作. 

【文章来源】:力学学报. 2019,51(02)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实验方法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2.1 T型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型
        2.1.1 气液两相流型转变过程
        2.1.2 气泡流的区域划分
    2.2 液相物性对气液两相流型的影响
        2.2.1 液相黏度对流型的影响
        2.2.2 表面张力对流型的影响
    2.3 不同类型气泡流分区边界的拟合
3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种力–电协同驱动的细胞微流控培养腔理论模型[J]. 王兆伟,武晓刚,陈魁俊,薛雅楠,王宁宁,赵腾,于纬伦,王艳芹,陈维毅.  力学学报. 2018(01)
[2]几何构型对流动聚焦生成微液滴的影响[J]. 刘赵淼,杨洋.  力学学报. 2016(04)
[3]微流控器件中的多相流动[J]. 陈晓东,胡国庆.  力学进展. 2015(00)
[4]Y型微通道两相流内部流动特性[J]. 刘赵淼,刘丽昆,申峰.  力学学报. 2014(02)



本文编号:34583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4583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3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