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论文 > 力学论文 >

力学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探讨

发布时间:2021-11-21 09:17
  传统力学课程教学体系中存在着实验与课程内容教学分离、力学课程教学与模拟仿真分离以及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三个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升教学效果,适应"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文章提出一体化力学课程教学模式,通过采用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将实验、教学、模拟仿真有机结合,辅以一体化的考评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良好的力学思维。 

【文章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20,(32)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力学课程教学模式优化探讨


力学原理在实际问题解决中作用

力学,体系,模拟仿真,课程


另外,在现有的力学课程教学体系当中,模拟仿真这一将力学原理和动手操作紧密结合的过程几乎在教学实践中游离于这一体系之外。在此情况下,模拟仿真相关课程会放在高年级(大三大四)进行单独教学,以基本的弹性力学概念介绍为铺垫,后续主要为某一两种商用软件的操作教学。而在另一些情况下,则安排单独的模拟仿真课程与力学课程在同一阶段展开。无论是上述的哪一种安排。模拟仿真这一重要环节基本上游离于力学课程体系之外。三、现有力学课程教学体系不足

力学,教学模式,模拟仿真,学生


为了解决传统力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的学生学习热情降低和参与感不足等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将探究性课题的研究加入力学课程教学体系中。前人研究表明[8],通过将学生分组并安排不同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探究性课题,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探究性课题研究的开展,让学生在研究中应用所学的力学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并主动地开展模拟仿真和数值实验。如此一来,传统力学课程教学体系中游离的模拟仿真这一重要环节将被并入力学课程教学体系中。由于模拟仿真的学习和运用具有明确的问题导向,学生将在模拟仿真的学习和应用中明确地以力学问题抽象、力学建模和求解这一主干过程为核心,以软件的学习和应用为手段。以往单纯地以软件操作为导向的模拟仿真学习将被更为主动且注重力学思维培养的模拟仿真学习所替代,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参与感加强,学习热情也会提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试论“双一流”建设的若干方略[J]. 王定华.  中国高教研究. 2019(10)
[2]“新工科”建设中力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黄林冲,孙鹏飞,梁禹.  课程教育研究. 2019(01)
[3]新工科力学课程体系的几点思考[J]. 马宏伟,张伟伟.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8(03)
[4]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与策略[J]. 卫建国.  高等教育研究. 2018(04)
[5]大学课堂教学改革问题:生活世界理论的视角[J]. 王鉴,王明娣.  高等教育研究. 2013(11)
[6]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J]. 冯露,亢一澜,王志勇,孙建,王世斌,贾启芬,沈岷.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3(04)
[7]理论力学课程教学的现状与教学改革的探索[J]. 艾薇,侯作富,周思柱,冯定.  力学与实践. 2009(05)
[8]教学型本科结构力学课程体系设置探讨[J]. 何春林,龚成中.  高等建筑教育. 2008(05)
[9]土建类力学课程一体化方案设想[J]. 丁克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6)
[10]国内外大学工科专业力学课程设置情况对比[J]. 黄再兴,胡海岩.  力学与实践. 2003(01)



本文编号:35092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kejilunwen/lxlw/35092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8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